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奉事  拼音:fèng shì
服侍、伺候。引申为嫁给。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前奉贤尊命,不弃小国,许令次女瑶芳,奉事君子。」
《國語辭典》:顶戴(頂戴)  拼音:dǐng dài
1.敬礼。南朝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顶戴奉持,终不舍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举家顶戴不尽。可见世间刑狱之事,许多隐昧之情,一些造次不得。」
2.清代官吏品级,以帽上顶珠的色质为别,称为「顶戴」。
《國語辭典》:事奉  拼音:shì fèng
侍奉、服侍。《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是个头陀,今请足下略剪去了些头发,我辈以师礼事奉,径到彼处便了。」
《國語辭典》:供献(供獻)  拼音:gòng xiàn
1.供奉、呈献。如:「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供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水浒传》第九○回:「我师不纳,可令库司办斋,供献本寺僧众。」
2.指供品。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岁暮杂务》:「调羹饭,治祭品,摆供献,雕茶果。」
《漢語大詞典》:享事
供奉。 宋 范仲淹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青涧 与 环 人,皆画君之像而享事之。”
分類:供奉
《國語辭典》:生事  拼音:shēng shì
1.人下葬前事以生人之礼。《礼记。檀弓下》:「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
2.制造事端、纠纷。《西游记》第一七回:「悟空,你回去罢。好生伏侍唐僧,以后休懈惰生事。」《红楼梦》第四回:「太太满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几次寒心。」
3.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务。唐。王维〈偶然作〉诗六首之四:「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4.人事、世事。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诗:「生事且瀰漫,愿为持竿叟。」
《國語辭典》:香火  拼音:xiāng huǒ
1.供佛敬神所点的香灯和蜡烛。《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列传。临贺王子岳》:「延兴建武中,凡三诛诸王,每一行事,高宗辄先烧香火,呜咽涕泣。」《红楼梦》第五四回:「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著拿香火点著了。」
2.祭祀祖先用的香烛。后多用以指子孙或文化的传承者。《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3.庙寺中掌理烧香、点灯等杂务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父亲秦良,十三岁上将他卖了,自己在上天竺去做香火。」
4.盟誓。古人结盟,多设香火以告神。《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兆曰:『香火重誓,何所虑也?』绍宗曰:『亲兄弟尚尔难信,何论香火!』」
5.进香、朝拜之事。如:「这庙里香火很盛。」
《國語辭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拼音:xiāng huǒ yīn yuán
前世共修所结的缘分。《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唐。白居易〈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诗:「臭帑世界终须出,香火因缘久愿同。」
《國語辭典》:馨香  拼音:xīn xiāng
芳香。《书经。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三国演义》第八九回:「篱落之中,有数间茅屋,闻得馨香喷鼻。」
《國語辭典》:馨香祷祝(馨香禱祝)  拼音:xīn xiāng dǎo zhù
虔诚的焚香,向神祷告祝愿。后形容真诚的盼望。如:「生活安乐,是我们大家所馨香祷祝的。」清。徐珂《清稗类钞。讥讽类。周明斋断章取义》:「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固人人所馨香祷祝而欲得之,且百出其计,降志辱身以力求之者。」
分類:真诚期望
《國語辭典》:拾遗(拾遺)  拼音:shí yí
1.捡取他人遗失的财物。《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2.比喻轻而易举。《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举秦如鸿毛,取楚若拾遗。」《文选。干宝。晋纪总论》:「自上逆下,非邻国之势也,然而成败异效,扰天下如驱羊,举二都如拾遗。」
3.采补缺漏遗佚。《南齐书。卷九。礼志上》:「吴则太史令丁孚拾遗汉事,蜀则孟光、许慈草建众典。」
4.匡正别人过失或缺点。《抱朴子。外篇。崇教》:「有师友之名,无拾遗之实。」
5.职官名。唐代谏官,武则天时始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以救补人主言行的缺失。见《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
《國語辭典》:待诏(待詔)  拼音:dài zhào
1.唐朝时,凡文词经学之士及医卜技术等专家,养于翰林院中,以待皇帝诏命应对。有画待诏、医待诏、棋待诏等名称。
2.职官名。宋置。明、清属翰林院。
3.宋元时对各种工匠的尊称。《水浒传》第四回:「智深便道:『兀那待诏,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女童觉被他看见,脸都红了,道:『蒯待诏,有甚说话?』」
《漢語大詞典》:三班
(1). 宋 代官制,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后亦以东西供奉,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为三班。 宋 曾巩 《再议经费札子》:“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六都知行首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 端拱 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皆领於三班,三班之称亦不改。” 宋 崔公度 《金华神记》卷二:“ 汴 人有 吴生 者,世为富人,而生以娶宗女,得官於三班。”
(2).见“ 三班六房 ”。
(3).昼夜不间断生产的工厂,工人轮流上早、中、夜班,统称三班。与“常日班”相对。
《國語辭典》:三班六房  拼音:sān bān liù fáng
旧日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三班是衙役,分为皂班,掌看守牢狱;壮班,掌召捕;快班,掌侦缉。六房是文书吏,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漢語大詞典》:灵宫(靈宫)
(1).用以供奉神灵的宫阙楼观。《文选·班固〈西都赋〉》:“其阴则冠以 九嵕 ,陪以 甘泉 ,乃有灵宫,起乎其中。” 李善 注:“汉书 公孙卿 曰:仙人好楼居,於是上令 甘泉 作 延寿舘 。” 张铣 注:“ 甘泉 ,山名, 汉 置宫於上以祈祀,故言灵宫。” 宋 梅尧臣 《祫礼颂圣德诗》:“帝入灵宫,左撞黄钟,陞阶置玉,日气曈鸿。”
(2).天帝或仙人住所。汉武帝内传:“夫真形寳文,灵宫所贵。”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虽 崐崘 之灵宫,将何以乎侈旃。” 吕向 注:“天帝神居,故云灵宫。”云笈七籤卷八十:“灵宫飞天女,六真宴 常阳 。”
(3).指寺庙。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逕趋灵宫。” 孙汝听 注:“灵宫,岳庙。” 宋 朱熹 《马上举韩退之话口占》:“此心元自通天地,可笑灵宫枉炷香。”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六章二:“山上都显得非常索寞,既没有什么‘松柏一径’的大树,也没有什么‘粉墙丹柱’的灵宫。”
(4).对宫殿的美称。 唐 王勃 《九成宫颂》序:“仙都密邇,犹连上苑之扃;灵宫岿然,直透崇冈之曲。”
(5).对住宅的美称。 郑泽 《夏夜作》诗:“烦暑不我蒸,灵宫自澄澈。”
(6).指供奉帝王遗像的宫室。 宋 王圭 《奉安真宗皇帝御容于寿星观永崇殿导引歌词》:“灵宫旧是栖真处,还望玉舆归。”
(7).引申指圹宫,墓穴。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天祸降宗国,灭我圣哲王。渴葬池水南,灵宫迫妃殤。” 王蘧常 汇注引《逸史·赵一桂传》:“职於三月二十五日奉 顺天府 伪官 李 檄 昌平州 官吏,即动帑银僱夫穿 田妃 壙,葬先帝及 周后 。”
《國語辭典》:内相(內相)  拼音:nèi xiàng
1.唐翰林学士的美称。专掌内命,参与朝廷议案。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旧唐书。卷一三九。列传。陆贽》:「贽初入翰林……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贽,故当时目为『内相』。」
2.太监、宦官。《金瓶梅》第六四回:「你我一个光身汉、老内相,要他做甚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当今内相当权,广有私路,可以得官。」
3.称人妻善治家者。
《漢語大詞典》:佛殿
寺院供奉佛像的大殿。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二:“ 丰乐里 开业寺 有神人足跡甚长,自寺外门至佛殿。”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红娘 ,俺去佛殿上耍去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范祠鸟:“ 长白山 醴泉寺 ,即 范文正公 读书处,祠在佛殿东偏。” 郑振铎 《西行书简·云岗》:“第一窟通称为大佛殿。”
《漢語大詞典》:虔奉
(1).恭谨地承受。晋书·武帝纪:“ 炎 虔奉皇运,寅畏天威,敬简元辰,升坛受禪。”《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虔奉典謨,克承丕构,终任贤之效,无旰食之忧。” 宋 张方平 《乞致仕第三表》:“间因燕见,屡尝恳激於引年,虔奉德音,乃復逡巡而就次。”
(2).恭敬地供奉。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七圣院:“遂捐金改造,虔奉香火。”
(3).诚敬地信奉。 茅盾 《子夜》一:“ 吴老太爷 自从骑马跌伤了腿,终至成为半肢疯以来,就虔奉太上感应篇,二十馀年如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