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申祝
祷祝。 宋 苏轼 《紫宸殿正旦教坊词·放小儿队》:“望彤墀而申祝,整翠袖以言归。”
分類:祷祝
《漢語大詞典》:馨香
(1).散播很远的香气。国语·周语上:“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 韦昭 注:“馨香,芳馨之升闻者也。”《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少顷,拿了七钟细茶来,馨香可掬,每人面前一盏。” 陈毅 《冬夜杂咏·幽兰》:“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2).芳香馥郁貌。 汉 宋子侯 《董娇娆》诗:“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唐 元稹 《郑氏封才人制》:“桃姿焜燿,兰行馨香?” 明 陈子龙 《长歌行》之二:“仙人餐沆瀣,肌体何馨香?” 冰心 《南归》:“对于这些无情的自然,如阳光,如花卉,在她的病的静息中,也加倍的温煦馨香。”
(3).指用作祭品的黍稷。左传·僖公五年:“若 晋 取 虞 ,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唐 包佶 《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德盛昭临,迎拜巽方。爰候发生,式荐馨香。” 清 陈梦雷 《木瘿瓢赋》:“调太羹而注黄流兮,荐馨香而攸宜。”亦泛指供奉神佛的香火。绍剧《龙虎斗》第十场:“生为英雄死为神,千秋万岁受馨香。”
(4).谓祷祝时心诚意切。 唐 白居易 《得景为宰秋雩刺史责其非时辞云旱甚若不雩恐为灾判》:“馨香以感,夕旦望於月离。” 清 谭嗣同 《致邹岳生书》之一:“依依天末,住去两点,惟有馨香祷之而已。”参见“ 馨香祷祝 ”。
(5).比喻风雅。镜花缘第七四回:“教我各处找不着,原来却在围棋一处。看这光景,大约也是要借点馨香之意。”
(6).比喻可流传后代的好名声。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男儿抱热血,君子不偷生,光彩留今史,馨香貽后人。”
《漢語大詞典》:馨香祷祝(馨香禱祝)
语本书·酒诰:“弗惟德馨香,祀登闻于天。”后以“馨香祷祝”表示真诚期望。 章炳麟 《复蒋智由书》:“於此知君果非有异志,则僕所馨香祷祝以求之者也。” 李大钊 《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这就是我们人类全体所馨香祷祝的世界大同!” 毛泽东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 孙中山 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这在中国共产党方面真是日夜馨香祷祝之的。”
分類:真诚期望
《漢語大詞典》:加额(加額)
双手放置额前。旧为祷祝仪式之一。亦用以表示敬意。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他道 小梅 行必定是个廝儿胎,不由我不频频的加额,落可便暗暗的伤怀。”《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白氏 问了详细,知得丈夫中了头名状元,以手加额,对天拜谢。”
《漢語大詞典》:祷祝(禱祝)
祷告祝福。韩非子·内储说下:“其説在 卫 人之夫妻祷祝也。” 汉 焦赣 《易林·离之坤》:“春秋祷祝,解过除忧,君子无咎。” 唐 元稹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奴在自己绣的 观音菩萨 面前,朝夕焚香,也曾暗暗祷祝,不见应验。” 巴金 《家》二二:“他们一方面祷祝,希望时间快些过去,让太阳早点升起来;但是同时他们又明白时间过得愈快,恐怖的时刻也就更加逼近了。”
《漢語大詞典》:祭文
文体名。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若乃礼之祭祀,事止告饗;而中代祭文,兼讚言行。祭而兼讚,盖引神而作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四:“忽有髑髏自空堕几案间,举家骇愕, 咏之 为祭文而埋之。” 章炳麟 《国故论衡·正斋送》:“近世或有功德在民,祭於州邑,及夫往世特达之士, 比干 、 夷 齐 、 鲁连 、 郑康成 之伦,庙祀犹在,有特豚鱼菽之祭,为之祭文可也。” 沙汀 《还乡记》四:“免得拖死了连祭文都不好写。”
《漢語大詞典》:咒愿
1.向天或神佛祷祝,希望顺遂或表示心愿。
2.佛教语。指唱诵愿文,为施主作种种赞叹。
《漢語大詞典》:灵曲(靈曲)
祷祝亡魂的乐曲。 殷夫 《给林林》诗:“我虽没握手倾听火车朗鸣,无依的灵曲中也插歌着慰安。”
《漢語大詞典》:申祷(申禱)
再次祷祝。左传·成公十六年:“ 苗賁皇 徇曰:‘蒐乘、补卒,秣马、利兵,脩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復战!’” 杨伯峻 注:“申祷,再次祈祷求胜。”
分類:再次祷祝
《漢語大詞典》:祷颂(禱頌)
祈祷祝颂。 宋 曾巩 《贺杭州赵资政冬状》:“ 巩 祗服冠箴,远违门著。素积依归之望,弥深祷颂之勤。” 宋 陈师道 《代与宰相贺正书》:“岁时月之三元,惟此夏时之正,德寿康之五福,莫如君子之宜,凡在陶鎔,举兴祷颂。”
《漢語大詞典》:斋事(齋事)
指诵经拜忏、祷祝祈福等佛事。《初刻拍案惊奇》卷六:“﹝ 狄氏 ﹞问道:‘其人来未?’ 慧澄 道:‘未来。’ 狄氏 道:‘最好,且完了斋事。’”
《漢語大詞典》:祝尸
供奉神像,祭祀祷祝,表示崇拜敬仰。 明 宋濂 《许文正公衡》:“无德弗报,四海祝尸。”
《漢語大詞典》:通陈(通陳)
祷告,祷祝。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见真神下降,叩首不迭,志心通陈,求判偷银之贼。”《何典》第一回:“ 活鬼 朝上跪下,通陈了心思,磕了一顿响头。”
分類:祷告祷祝
《漢語大詞典》:焚祷(焚禱)
焚香祷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 王妻 ﹞治洁室,悬观音像,以无子嗣,日日焚祷其中。”
分類:焚香祷祝
《漢語大詞典》:祷福(禱福)
祷祝求福。新唐书·李德裕传:“帝方惑佛 老 ,祷福祈年。”
分類:祷祝求福
《漢語大詞典》:攻祷(攻禱)
祷祝之一种。举行某种祷祝仪式以驱邪除怪。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刘世则 女病魅积年,巫为攻祷,伐空冢故城间,得狸鼉数十,病犹不差。”参见“ 攻説 ”。
《漢語大詞典》:攻说(攻説)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说。谓击鼓声讨毒蛊之罪而除之。蛊,传说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虫。周礼·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説禬之,嘉草攻之。” 郑玄 注:“攻説,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 孙诒让 正义:“盖亦鸣鼓攻之,復以辞责其神,故兼有二名。详彼疏。云‘祈其神,求去之也’者,以毒蛊亦有神凭之,故攻説声其罪除去之。”
(2).攻击议论。 前蜀 贯休 《寄景地判官》诗:“举世唯攻説,多君即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