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田园(田園)
(1).田地和园圃。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於道。”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宋 曾巩 《上齐工部书》:“ 巩 世家 南丰 ,及大人謫官以还,无屋庐田园于 南丰 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万延之 ﹞自此营建第宅,置买田园,扳结婚姻。” 徐迟 《狂欢之夜》:“一片寂静包裹着整个山林田园。”
(2).泛指农村。史记·汲郑列传:“后数月, 黯 坐小法,会赦免官。於是 黯 隐於田园。” 唐 杜甫 《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诗:“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羣。”
《漢語大詞典》:田舍
(1).田地和房屋。史记·苏秦列传:“地名虽小,然而田舍庐廡之数,曾无所芻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一回:“若是父母有钱的,更是免不了争家财,争田舍等事。”
(2).农舍。史记·黥布列传:“ 番阳 人杀 布 兹乡 民田舍,遂灭 黥布 。”汉书·季布传:“﹝ 周氏 ﹞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 鲁 朱家 卖之。 朱家 心知其 季布 也,买置田舍。” 唐 白居易 《答刘和州》诗:“我亦思归田舍下,君应厌卧郡斋中。”
(3).泛指农家或农村。 唐 王维 《送孟六归襄阳》诗:“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 唐 王建 《寒食》诗:“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明张景《飞丸记·全家配远》:“乡梦初回已四更,田舍人家睡未醒,相思一夜情难罄。”引申为粗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以倾倚申脚者为妖妍标秀,以风格端严者为田舍朴騃。”
(4).指农家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王大将军 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 楚 。”
《漢語大詞典》:田野
亦作“ 田壄 ”。亦作“ 田埜 ”。
(1).田地。管子·八观:“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飢饱之国可以知也。”《楚辞·九辩》:“农夫輟耕而容与兮,恐田野之芜秽。”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匹夫之力尽於南亩,匹妇之力尽於麻枲。田野闢,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
(2).指田地和原野。 茅盾 《水藻行》:“在这朴素的田野间,远远近近傲然站着的青森森的一团一团,却是富人家的坟园。”
(3).泛指农村。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不可使襍处……是故圣王之处士必於閒燕,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 宋 赵蕃 《闻舂》诗:“我居田野间,糴米如赁佣。”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处农就田埜,处商就市井。”
《漢語大詞典》:田亩(田畝)
(1).田地。书·盘庚上:“惰农自安,不昬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为三公,典牧州郡,田亩不增。”《水浒传》第二二回:“老汉自和孩儿 宋清 ,在此荒村,守些田亩过活。”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说什么农事忙,没有人手,怕荒废了田亩,一派鬼话!”
(2).泛指农村。 唐 白居易 《适意》诗之二:“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李邺侯》:“ 唐 制府兵,平日皆居田亩,每府有折衝领之。”
(3).指乡间百姓。 宋 苏辙 《进策五道·民政上二》:“孝悌忠信之美,发於士大夫之间,而下至於田亩,朝夕从事,终身而不厌。”
《漢語大詞典》:田庄(田莊)
(1).田地和庄园。新唐书·高郢传:“禄廩虽薄,在我则有餘,田庄何所取乎?”《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张员外 ﹞广有田庄地宅,只是寸男尺女并无,以此心中不满。” 清 顾炎武 《书太虚山人〈象象谭〉后》:“嗣位诸王,又皆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无不广置田庄,放情酒色。”
(2).农村;村庄。 萧红 《生死场》八:“夏天,田庄上人们怨恨太阳和怨恨一个恶毒的暴力者一般。”
《漢語大詞典》:竹马(竹馬)
(1).儿童游戏时当马骑的竹竿。后汉书·郭伋传:“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吏之典。 唐 许浑 《送人之任邛州》诗:“羣童竹马交迎日,二老兰觴初见时。” 宋 苏轼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竹马迎 细侯 ,大钱送 刘宠 。”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五:“先君集中有《依韵答卢石甫明府二律》,皆再任时倡和之作也,敬録於左:‘迎来竹马又三年,爱景薰风话果然。’”
(2).即薅马。南方农村耘稻时所用的一种农具。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薅马,薅禾所乘竹马也。似篮而长,如鞍而狭,两端攀以竹系,农人薅禾之际乃寘於跨间……余尝盛夏过 吴中 见之,土人呼为竹马,与儿童戏乘者名同而实异。”
《漢語大詞典》:田间(田間)
亦作“ 田閒 ”。
(1).田地里。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家与故 潁阴侯 孙屏野居 蓝田 南山 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閒饮。”后汉书·王丹传:“每岁农时,輒载酒肴於田閒,候勤者而劳之。” 老舍 《骆驼祥子》三:“走到什么地方了?不想问了,虽然田间已有男女来作工。”
(2).泛指农村、乡间。 唐 戴叔伦 《送萧二》诗:“拟向田间老此身,寒郊怨别甚於春。” 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闻 鲁直 、 无咎 辈皆起,而公独为猘子所啮,尚栖迟田间。”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宗伯大拜:“ 沈归德 、 朱山阴 俱以故宗伯起田间入东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只是百姓未尽温饱……所以特将先生起自田间,望先生悉心为朕筹画,不必有所隐讳。”
《漢語大詞典》:小队(小隊)
(1).人数少的队伍。 唐 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 宋 王沂孙 《高阳台》词:“驼褐轻装,狨鞯小队,冰河夜渡流澌。” 清 查慎行 《发辰州马上大雨》诗:“百折冈峦去復迴,弓刀小队转城隈。”
(2).部队基层编制。现代有些军警支属亦称小队,人数不等。宋史·兵志九:“每三人自相得者结为一小队,合三小队为一中队。” 王林 《智取姜庄子据点》:“ 贾俊廷 是区小队的班长,党员,个子又高,身板又壮。”
(3).亦称“ 小队子 ”。 清 代地方长官招募来维持治安的兵丁。《老残游记》第七回:“前任养小队五十名,盗案仍是叠出。”《老残游记》第三回:“养了二百名小队子,象那不捕鼠的猫一样,毫无用处。”
(4).少年先锋队的基层组织。
(5).农村人民公社的基层组织。 刘亚舟 《男婚女嫁》第三章:“在屯子里,大队、小队的干部们,人人看重老 苗海 。”
《漢語大詞典》:待诏(待詔)
(1).等待诏命。文选·扬雄〈甘泉赋〉序:“ 孝成帝 时,客有荐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张铣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待詔吾留 金马门 ,修书君上 南薰殿 。”
(2).官名。 汉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 金马门 ,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汉书·王莽传中:“ 莽 诛灭待詔,而封告者。” 唐 有翰林待诏,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后改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属官有待诏,秩从九品,掌校对章疏文史,为低级事务官。
(3).待命供奉内廷的人。 唐 代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亦供直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有医待诏、画待诏等名称。 宋 元 时对手艺工匠尊称为待诏,本此。《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裱褙铺里﹞ 璩待詔 问:‘府干有何见諭?’虞候道:‘无甚事,閒问则个。’”《水浒传》第四回:“ 智深 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看那娘子,正与浇蜡烛待詔説话。”
(4).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詔”。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几个人早都交卷完毕,在理发室找待诏梳了发辫。”
《漢語大詞典》:村舍
农村房舍。 清 蒲松龄 《离乱》诗:“邨舍逃亡空四邻,纵横寇盗乱如尘。”
《漢語大詞典》:草头(草頭)
(1).草端。 元 萨都剌 《酹江月·登凤凰台怀古用前韵》词:“遥忆 王 谢 功名,人间富贵,散草头朝露。”
(2).也叫草字头。汉字的偏旁。如芋、苗等字,顶端作“卄”者,概称草头。《新华文摘》1981年第4期:“他又说,这笔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国民党方面有人来查问原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矛’上加个草头,‘茅’姓甚多,不会引起注意。”
(3).草寇的头领。《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羣盗从之如流,啸聚至十餘万。”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一折:“苦相持一万阵,恶战九千场,全凭着竹节鞭,生併了些草头王。”《水浒传》第一一七回:“不是这四员将来 乌龙岭 厮杀,有分教: 清溪县 裡,削平哨聚贼兵; 帮源洞 中,活捉草头天子。”
(4).万位数的隐称。旧时往往用以代“万”字。 茅盾 《子夜》十二:“那么,我先打一个电话找 陆匡时 来,--谋事在人;我们化一个草头,也许可以提前两天。”
(5).我国有些农村地区对苜蓿的俗称。《农谚选》:“稻、麦、草头轮流种,九成变做十成收。”
《漢語大詞典》:公田
(1).古代井田制度下,把土地划成“井”字形,分为九区,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称为“公田”。同中区以外的“私田”相对称。《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朱熹 集传:“公田者,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而同养公田也。”礼记·王制:“古者公田藉而不税。” 孔颖达 疏:“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参见“ 井田 ”。
(2).公家之田。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亦称“ 官田 ”。汉书·食货志上:“令命家田 三辅 公田。”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令得田公田,优之也。” 三国 魏 曹植 《籍田论》:“夫营畴万亩,厥田上下……司农是掌,是为公田。”续资治通鉴·宋德祐元年:“詔:公田最为民害,稔祸十有餘年,自今并给原主,令率其租户为兵。”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但其性质实为民田。
(4).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 李朝 《四川省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互助联组》:“许多联组还试行了小包工,集体经营公田。”
《漢語大詞典》:井田
(1).相传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以方九百亩为一里,划为九区,形如“井”字,故名。其中为公田,外八区为私田,八家均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事。从 春秋 时起,井田制日趋崩溃,逐渐被封建生产关系所取代。《穀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范宁 注:“出除公田八十亩,餘八百二十亩,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亩。餘二十亩,家各二亩半,为庐舍。”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严复 《论中国教化之退》:“ 秦 併天下,更古制,更井田而为阡陌。”参阅周礼·考工记·匠人孟子·滕文公上
(2).泛指田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3).在采矿工程中,一个矿田可分为属各个井(坑)开采的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井田”。
《漢語大詞典》:乡村(鄉村)
亦作“ 乡邨 ”。
(1).村庄。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室山诗》:“乡村絶闻见,樵苏限风霄。”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 平叔 又请乡村去州县远处,令所由将盐就村糶易。” 宋 苏舜钦 《谘目五》:“又不可全依 汉 制,人人尽取,恐下户贫民难以应给,况乡邨之间徭役已多。”儒林外史第三六回:“ 应天 苏州府 常熟县 有个乡村,叫做 麟紱镇 。”
(2).今亦泛指农村。 艾青 《献给乡村的诗》:“我想起乡村田野上的道路--用卵石或石板铺的曲折窄小的道路。”
(3).乡里,家乡。 唐 王维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 清 蒲松龄 《流民蒙君恩载送东归》诗:“家中逃者方出门,旧年逃者返乡邨。”
《漢語大詞典》:村人
(1).乡下人,农村人。 唐 白居易 《登村东古冢》诗:“村人不爱花,多种栗与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贤母辞拾遗钞:“有村人早出卖菜,拾得 至元 钞十五锭,归以奉母。” 鲁迅 《书信集·致赖少麒》:“就是极平常的动植物图,我曾经给向来没有见过图画的村人看,他们也不懂。”
(2).俗人,蠢人。朱子语类卷三五:“所谓君子者,岂是歛手束脚底村人耶?”《水浒传》第五回:“ 鲁智深 大怒道:‘你这廝村人,好没道理!俺又不曾説甚的,便要绑缚洒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丝竹》:“谚云:‘村人吃橄欖,不知回味。’”
《漢語大詞典》:村社
(1).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我覷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2).犹村落。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徵君逊官疏:“拜无渥泽,惊动村社。”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山禺 ﹞有众二千餘人,刦掠村社、族帐。”《西游记》第二八回:“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巨浪悠悠……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
(3).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组织。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包括同一氏族的和其他氏族的一群家庭组成。土地公有;牲畜、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