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歃血
(1).古代盟会中的一种仪式。盟约宣读后,参加者用口微吸所杀牲之血,以示诚意。一说,以指蘸血,涂于口旁。《穀梁传·庄公二十七年》:“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淮南子·齐俗训》:“故 胡 人弹骨, 越 人契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谓 楚王 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 毛遂 奉铜槃而跪进之 楚王 ,曰:‘王当歃血而定从。’” 司马贞 索隐:“盟之所用牲贵贱不同,天子用牛及马,诸侯用犬及豭,大夫已下用鸡。今此总言盟之用血,故云‘取鸡狗马之血来’耳。”
(2).指结盟。新唐书·长孙无忌传:“ 突厥 頡利可汗 已盟而政乱,诸将请遂讨之。帝顾新歃血,不取为失机,取之失信,计犹豫,以问大臣。”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而当其歃血举义之时,固未尝以其必从而少沮。”
《漢語大詞典》:缔交(締交)
(1).结盟。 汉 贾谊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 。不爱珍器重寳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唐 柳宗元 《封建论》:“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
(2).结交。 南朝 梁 沈约 《丽人赋》:“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新唐书·魏玄同传:“ 玄同 与 裴炎 缔交,能保终始,故号‘耐久朋’。” 明 杜岕 《思贤篇送荔轩还京师》:“伊余既缔交,寧禁弹清瑟。”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我两人原以文字缔交,不从色慾起见。” 夏衍 《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分類:结交结盟
《漢語大詞典》:连衡(連衡)
(1). 战国 时 张仪 游说六国共同事奉 秦国 称连衡,与 苏秦 说六国联合抗 秦 叫合纵相对。荀子·赋:“以能合纵,又善连衡。”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是时, 商君 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鬭诸侯。” 明 王錂《春芜记·庆寿》:“连衡而后, 嬴秦 肆虐。”
(2).结盟;联合。南齐书·张融周颙传赞:“务在连衡,不谋销印。”隋书·柳庄传:“时 梁 之将帅咸潜请兴师,与 尉迥 等为连衡之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彼时以京师长随,连衡成局,有忠於主人者,共排挤之。”
(3).比配;比肩。晋书·食货志:“於是 王君夫 、 武子 、 石崇 等更相夸尚,舆服鼎俎之盛,连衡帝室,布金埒之泉,粉珊瑚之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兴尼寺:“为君共 尧 舜 连衡,为臣与 伊 皋 等迹。”周书·苏绰传论:“则 舜 、 禹 、 汤 、 武 之德可连衡矣, 稷 、 契 、 伊 、 吕 之流可比肩矣。”
(4).谓多。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謨臣盈室,武将连衡。” 李善 注:“ 包咸 《论语注》曰:衡,軛也。戎车,武将所驾,故以连衡喻多也。”
《漢語大詞典》:香火社
(1).佛教徒的结社。以“香火”名社,盖取“香火因缘”之意。 唐 白居易 《唐江州兴果寺律大德凑公塔碣铭》:“本结菩提香火社,共嫌烦恼电泡身。”旧唐书·白居易传:“ 会昌 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 香山 僧 如满 结香火社。”
(2).泛指志同道合者的结盟。 宋 林光朝 《次韵贺丘国镇致仕》:“解后却成香火社,好将诗句细商量。”参见“ 香火因缘 ”。
《漢語大詞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佛教语。香与灯火,为供奉佛前之物。因以“香火因缘”谓同在佛门,彼此契合。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於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 长庆 初,俱为中书舍人日,寻诣 普济寺 宗律 师所,同受八戒,各持十斋。由是香火因缘,渐相亲近。”亦省作“ 香火缘 ”。 唐 白居易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 宋 楼钥 《适斋挂冠次韵》之一:“秖图径取衣冠挂,不愿更寻香火缘。” 清 袁枚 新齐谐·王莽时蛇冤:“先生辞 光武 之聘,早登仙道。与吾有香火缘,故来相救。”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争结香火缘,远方亦麕至。”
《漢語大詞典》:订盟(訂盟)
结盟;缔盟。 明 孙仁孺东郭记·则得妻:“自怜出世独钟情,偶尔姻缘巧订盟。” 清 戴名世 《崇祯甲申保定城守纪略》:“ 罗彦 兄弟、 宗元 等哭曰:‘曩者只城守,今则復君父仇矣!’各饮泣北向拜,又罗拜,重订盟。” 许地山 《集外·萤灯》:“我单人去见国王,要他与我们订盟,彼此不相侵略。”
分類:结盟订盟
《漢語大詞典》:夏盟
(1).古代华夏诸侯国间的结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晋 主夏盟为 范 氏,其是之谓乎?” 杜预 注:“ 晋 为诸夏盟主。”
(2).泛指 中国 境内的结盟。 宋 文天祥 《平原》诗:“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漢語大詞典》:连横(連横)
(1). 战国 时 张仪 游说六国共同事奉 秦国 称连横; 苏秦 说六国联合抗 秦 叫合纵。战国策·齐策一:“ 张仪 为 秦 连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於是彊国务攻,弱国备守,合从连横,驰车击轂,介胄生蟣蝨,民无所告愬。”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若史记载 苏秦 合从, 张仪 连横, 范雎 反间以相 秦 , 鲁连 解纷而全 赵 是也。”
(2).泛指结盟。梁书·张缅传:“收散亡之餘弱,结与国而连横。”陈书·高祖纪上:“ 豫章 祅寇,依凭山泽,缮甲完聚,多歷岁时,结从连横,爰洎 交 广 。”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居无何,河中、 永兴 、 凤翔 连横 谋叛。”
《漢語大詞典》:辞要(辭要)
犹结盟。后汉书·西羌传论:“知 夷貊 殊性,难以道御,故斥远诸华,薄其贡职,唯与辞要而已。”
分類:结盟
《漢語大詞典》:香火
(1).香烛;香和灯火。晋书·艺术传·单道开:“ 陈郡 袁宏 为 南海 太守,与弟 颖叔 及沙门 支法防 共登 罗浮山 ,至石室口,见 道开 形骸如生,香火瓦器犹存。” 五代 齐己 《怀天台华顶僧》诗:“曾从 国清寺 ,上看明月潮。好鸟亲香火,狂泉喷泬寥。” 清 龚自珍 《鹊桥仙》词:“吟诗也要,从军也要,何处宗风香火?”
(2).引申指供奉神佛之事。 唐 白居易 《五月斋戒先以长句呈谢》:“散斋香火今朝散,开素盘筵后日开。” 元 胡用和 《粉蝶儿·题金陵景》套曲:“三山香火年年盛,十庙英灵世世昌。” 清 侯方域 《任源邃传》:“少时有羣儿戏为泥龕于田间,设神像,谬以灵应相与煽惑,为香火鬨里閈间。” 峻青 《秋色赋·在干旱的日子里》:“这庙里,终年香火不断,天旱了,人们去求它普降甘霖;天涝了,人们又去求它收起云雾。”
(3).借指供奉神佛之所。儒林外史第二回:“这庵是十方的香火,只得一个和尚住。”
(4).指子孙祭祀祖先之事。借指后嗣。《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絶了香火。”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但得一男半女,也絶不了 郭氏 门中香火。”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书》:“见今娶妻生子,改姓 李 ,以奉 翰峰先生 香火矣。”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九:“你是兼祧了两房的, 钱 家的香火,就只在你一人身上呢!”
(5).谓燃点香。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百日内夜常燃灯,旦常香火。”
(6).燃着的香。 唐 白居易 《戏礼经老僧》诗:“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归潜志卷八引 元 张翥 诗:“矮窗小户寒不到,一鑪香火四围书。”
(7).指主持香火的人。金石萃编·北周颜那米等造像记:“香火 庞敬 ,一心供养。”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浄安院 ,内侍 董宋臣 香火。”
(8).指庙祝,庙宇中照料香火及打杂的人。《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穆春 走进前殿,转到厨房,见一香火在那里盪酒。”《黄绣球》第十四回:“这庵门暂叫香火看着,房门窗门一齐关锁好了,再把要紧的箱子也带到我家去,先安顿了娘娘为是。”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听说这里从前有个香火老头吊死过,如今就连先生们的脸上都有点阴森森的。”
(9).指誓约结盟时燃点香火。亦用以指结盟之交。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 兆 ( 尒朱兆 )曰:‘香火重誓,何所虑邪?’ 绍宗 ( 慕容绍宗 )曰:‘亲兄弟尚难信,何论香火!’”
(10).谓信奉佛法,共结香火之缘。 前蜀 贯休 《蜀王登福感寺塔诗》之一:“天资忠孝佐金轮,香火空王有宿因。” 宋 王安石 《示耿天骘》诗:“弦歌无旧习,香火有新缘。” 宋 苏轼 《龟山辩才师》诗:“何当来世结香火,永与名山躬井磑。”参见“ 香火因缘 ”。
《漢語大詞典》:香火因缘(香火因緣)
佛教语。香与灯火,为供奉佛前之物。因以“香火因缘”谓同在佛门,彼此契合。北齐书·陆法和传:“ 法和 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於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 长庆 初,俱为中书舍人日,寻诣 普济寺 宗律 师所,同受八戒,各持十斋。由是香火因缘,渐相亲近。”亦省作“ 香火缘 ”。 唐 白居易 《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 宋 楼钥 《适斋挂冠次韵》之一:“秖图径取衣冠挂,不愿更寻香火缘。” 清 袁枚 新齐谐·王莽时蛇冤:“先生辞 光武 之聘,早登仙道。与吾有香火缘,故来相救。”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争结香火缘,远方亦麕至。”
《漢語大詞典》:同盟
(1).指古代诸侯国歃血为誓,缔结盟约。后泛指国与国、人与人共缔盟约。左传·僖公九年:“秋, 齐侯 盟诸侯於 葵丘 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於好。’”《穀梁传·襄公十一年》:“秋,七月,己未,同盟於京城北。” 唐 郑启 《严塘经乱书事》诗:“虽知四海同盟久,未合中原武备空。” 元 房皞 《忆新墙刘德渊》诗:“同盟 鄂渚 言犹在,偕隐 庐峰 兴未忘。”
(2).共结盟约者。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 桓 文 作霸,糺合同盟, 春秋 之时,事之大者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木孩童》:“新来同盟,可先入瞰之。”
(3).指为实现共同政治目标而结成的组织。如:“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
(4).泛指密友。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同盟致享,备物充庭。”
(5).指同党。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 司马 父子﹞於是芟除异己,树植同盟。”
(6).喻指结伴。亦指伴侣。 宋 冯去非 《喜迁莺》词:“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鷺。” 明 李贽 《顾冲庵登楼话别》诗之二:“惜别听鸡到晓声,高山流水是同盟。” 清 葆光子 《物妖传·鸳鸯白鸥》:“同盟三五共优游,镇日清閒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契合
(1).投合,意气相投。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策行宜战伐,契合动昭融。” 元 揭傒斯 《宋徽宗曲宴蔡京图画记》诗:“君臣契合同 尧 舜 ,礼乐光华迈 汉 唐 。” 秦牧 《漫记端木蕻良》:“我个人,相信他们两位思想、感情有很契合的一面,但在生活习气上也有不大调和的地方。”
(2).符合。 宋 叶适 《受玉宝贺笺》:“慰满民望,契合天心。” 明 唐顺之 《答茅鹿门知县书》:“熟观 鹿门 之文及 鹿门 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多看古人句子,令自己少写好些。一面欣与古人契合,一面又有‘恨不踊身千载上,趁古人未说我先说’之感。”
(3).谓结盟,结拜。元朝秘史卷二:“ 帖木真 説:‘在前日子你与我父亲契合,便是父亲一般。今将我妻上见公姑的礼物将来与父亲。’随即将黑貂鼠袄子与了。”
(4).泛指结好。 清 李渔 《慎鸾交·久要》:“我和你无心契合,竟成莫逆之交。”
《漢語大詞典》:结盟(結盟)
(1).结成同盟。史记·楚世家:“寡人愿与君王会 武关 ,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六年:“ 凉公 暠 以银二千斤、金二千两赎 元虎 ; 蒙逊 归之,遂与 暠 结盟而还。”
(2).指结拜为兄弟姐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撇同胞之手足而与陌路结盟。”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芸 与 憨园 ﹞焚香结盟后,拟再续前饮。”
《漢語大詞典》:盟誓
(1).结盟立誓。国语·鲁语上:“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荀子·富国:“事之以货寳,则货寳单而交不结;约信盟誓,则约定而畔无日。”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且古建大事,必先盟誓,故周礼有司盟之官,尚书有告誓之文。”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草草临盟誓,区区务富强。”《说唐》第九回:“兄弟在花园盟誓,只道戏言并无凭证,谁知后来俱应前言。”
(2).指起誓。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咱对天盟誓,诸位神道老天爷。”
(3).指盟约。宋史·陆游传:“一和之后,盟誓已立,动有拘碍。” 明 李梦阳 《冬日灵济宫十六韵》:“累朝盟誓册,玉柜少人知。”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这无异缔结了一种盟誓,彼此在同一目标之下,完全无私地团结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同会(同會)
(1).指与会结盟之诸侯。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诸侯五月而葬,同会毕至。”
(2).犹会合。南齐书·柳世隆传:“ 太祖 之谋渡 广陵 也,令 世祖 率众下,同会京邑。”
《漢語大詞典》:盟约(盟約)
结盟时订立誓约或条约;结盟时所订立的誓约或条约。周礼·秋官·大司寇:“凡邦之大盟约,涖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史记·黥布列传:“夫 楚 兵虽彊,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盟约而杀 义帝 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汉 之与 吴 ,虽信由中,然分土裂境,宜有盟约。”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君之此去,必就佳姻,盟约之言,徒虚语耳。”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自书懺文,投池水中,与神明共盟约。” 廖仲恺 《革命继续的功夫》:“这同盟会的盟约,有四项大事要大家信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