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4,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跌宕
登降
登顿
上落
登下
以来
上下
内外
来往
颠倒
曲折
来去
光景
下马
相承
《國語辭典》:跌宕  拼音:dié dàng
1.行为放纵不拘。《文选。江淹。恨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简雍传》:「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也作「跌荡」。
2.形容文章音节抑扬顿挫。如:「文章贵于跌宕生姿,波澜变化。」也作「跌荡」、「跌踼」。
《國語辭典》:跌宕昭彰  拼音:dié dàng zhāo zhāng
文章的气势放纵不拘,文意鲜明。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漢語大詞典》:登降
(1).增减。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 宋 范仲淹 《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穀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
(2).引申为改革。 明 吴承恩 《〈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
(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墨子·非儒下:“﹝ 孔丘 ﹞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
(4).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文选·扬雄〈甘泉赋〉:“登降峛崺,单埢垣兮。” 李善 注:“登降,上下也。” 汉 班彪 《北征赋》:“乘陵冈以登降,息 郇 邠 之邑乡。”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餘。”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峩峩 九霄殿 ,登降纷摩肩。”
(5).起伏。一起一落。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 汉 班固 《西都赋》:“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隋书·天文志上:“况人路迂迴,山川登降。”
(6).升降。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於是列髹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璫,蝹若神龙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授受靡諐,登降弗爽。”
(7).立即降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 良 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
《漢語大詞典》:登顿(登頓)
上下;行止。《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李周翰 注:“登顿,谓上下也。” 金 元好问 《沁州刺史李君神道碑》:“太夫人以 六盘 路险,登顿殊甚,山外高寒,非老人所堪。”随园诗话卷二引 清 胡书巢 《朝天峡》诗:“旬月走云栈,登顿劳下上。”
分類:上下行止
《國語辭典》:上落  拼音:shàng luò
数落、责难。《崇祯本金瓶梅》第八六回:「万物也要个真实,你老人家就上落我起来!」
《漢語大詞典》:登下
(1).登记与削除。犹增减。周礼·夏官·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周礼·秋官·司民:“掌登万民之数,由生齿以上,皆书於版……岁登下其死生。” 郑玄 注:“登,上也;版,今户籍也;下,犹去也。每岁更著生去死。” 孙诒让 正义:“此登下犹言增减。”
(2).上下;升降。周礼·考工记序:“六尺有六寸之轮,軹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軫与轐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 明 徐昭庆 《考工记通》:“登下,谓登车下车也。人长八尺,軫轐得人之半,故升降以此为节,而得其宜也。”
(3).犹丰歉。逸周书·大聚:“立祭祀与岁穀登下厚薄,此为德教。” 孔晁 注:“登下,随穀丰俭也。”
《國語辭典》:以来(以來)  拼音:yǐ lái
1.从过去的某时间直到现在。如:「十年以来」。《左传。昭公十三年》:「志业于好,讲礼于等,示威于众,昭明于神,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陈书。卷三。世祖本纪》:「自丧乱以来,十有馀载,编户凋亡,万不遗一。」也作「已来」。
2.以后。《史记。卷一○。孝文本纪》:「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
3.多、馀。如:「望其年岁,不过三十以来。」《太平广记。卷七四。张定》:「即提一水瓶,可受二斗以来,空中无物,置于庭中。」
《國語辭典》:上下  拼音:shàng xià
1.上升下降。《楚辞。屈原。卜居》:「将泛泛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唐。杜甫 卜居诗:「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2.增减。《周礼。秋官。司仪》:「凡四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饩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之。」《国语。齐语》:「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
3.泛指相对的两个方向。如高低、尊卑、优劣、天地、神人、古今等,随文而异。《书经。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著河里,上下明亮。」
4.左右、相差无几。唐。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有张籍者,年长于翱,而亦学于仆,其文与翱相上下。」《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点算西首五排,人大概在一百名上下。」
5.公差、衙役。《水浒传》第八回:「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上下饶恕,随老妇到家中取钱谢你。」
6.问谢世者或释家之名讳。如:「请教令师上下?」
《國語辭典》:内外(內外)  拼音:nèi wài
1.内部和外部。《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2.修身和行事。《韩非子。解老》:「所谓方者,内外相应也,言行相称也。」
3.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或规矩。《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我做太太的人,只该坐在房里,替你装围碟、剥果子、当家料理;那有个坐在厅上的?惹得人说你家没内外。」
4.上下、左右,表示概数。《醒世恒言。卷三八。李道人独步云门》:「唯闻得五样香气,遍满青州,约莫三百里内外,无不触鼻。」
《國語辭典》:来往(來往)  拼音:lái wǎng
往还。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却说王总办送出金子香,回到卧室,检点来往信札。」
《國語辭典》:来往(來往)  拼音:lái wang
交际往来。《红楼梦》第三四回:「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高级汉语词典》:颠倒
亦作“颠到”。颠倒;错乱
分类:颠倒
《國語辭典》:曲折  拼音:qū zhé
1.弯曲回转。如:「登山队沿著曲折的小径攀上顶峰。」《老残游记》第一回:「又都带了千里镜,携了毯子,由后面扶梯曲折上去。」《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
2.事物的隐情。如:「此事内情颇有曲折。」《老残游记》第三回:「至于其中曲折,亦非倾盖之间所能尽的,容慢慢的做个说帖呈览,何如?」
3.挫折、波折。如:「他曲折坎坷的一生,令人同情。」
《國語辭典》:来去(來去)  拼音:lái qù
1.往返。晋。鸠罗摩什 十喻诗:「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唐。孟浩然 夜归鹿门山歌:「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2.去。唐。岑参〈送严黄门拜御史大夫再镇蜀川兼觐省〉诗:「苍生望已久,来去不应迟。」
3.上下、左右。指距离与差别甚小。《水浒传》第一一○回:「正应方腊二字,占据江南八郡,又比辽国差多少来去?」《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仔细看时,正比庙中所塑二郎神模样,不差分毫来去。」
4.交际往来。《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自从小年夫妻,都无一个亲戚来去,只有夫妻二人。」
5.来由、道理。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二折:「这小鬼头倒说的有个来去。」
《國語辭典》:光景  拼音:guāng jǐng
1.光辉、光亮。《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鸡子,光景非常。」南朝梁。萧子范 春望古意诗:「光景斜汉宫,横梁照采虹。春情寄柳色,鸟语出梅中。」
2.比喻恩泽。《韩诗外传》卷三:「孔子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
3.光彩的仪容。敬称他人的容貌。《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望公七年,乃今见光景于斯。」
4.日月。《楚辞。屈原。九章。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
5.比喻时光、岁月。唐。李白 相逢行:「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6.情形、境况。《红楼梦》第九一回:「宝蟾回来,将薛蝌的光景一一的说了。」
7.风光、景色。《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西南夷传》:「青蛉县禺同山有碧鸡金马,光景时时出见。」
8.趣味、意思。《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不必逐日逐夜,件件细述,但只拣有些光景的,才把来做话头。」
9.女孩。《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女孩儿道:『借问则个,范二郎在那里么?』酒博思量道:『你看二郎,直引得光景上门。』」
10.希望、苗头。《醒世恒言。卷一五。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大卿见说请到里面吃茶,料有几分光景,好不欢喜。」
11.模样、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莫妈也见双荷年长,光景妖娆,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
《國語辭典》:光景  拼音:guāng jǐng
1.左右、上下。约计之词。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自离了师父,可早五日光景也。」《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
2.大概,因情形而推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光景知道我同藩台还说得话来,所以特地来拜会我。」
《國語辭典》:下马(下馬)  拼音:xià mǎ
1.从马上下来。《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汉主回辔,北至赵村,追兵已及,疾忙下马,走入百姓家。」《三国演义》第二回:「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
2.比喻官吏到任。《水浒传》第六二回:「如今把五十两金子与我,结果了他性命,日后提刑官下马,我吃不的这等官司。」
《國語辭典》:相承  拼音:xiāng chéng
依次接连相续。《文选。班固。西都赋》:「名都对郭,邑居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