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香花  拼音:xiāng huā
1.气味芳香的花。唐。储光羲 送恂上人还吴诗:「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
2.香烛与鲜花。《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妓乐来迎之。」
《國語辭典》:民主  拼音:mín zhǔ
政治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的政治体制,施政以民意为准则,人民得依法选举民意代表,以监督政策运作。
《漢語大詞典》:民功
(1).治民有劳绩。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 郑玄 注:“辅成王业,若 周公 ;保全国家,若 伊尹 ;法施於民,若 后稷 。”
(2).百姓的职事。多指务农之事。国语·越语下:“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 韦昭 注:“从事有业,故功不乱。”
《國語辭典》:民蠹  拼音:mín dù
蠹,食禾稻的害虫。「民蠹」即民贼,指剥削人民的贪官污吏。《南齐书。卷六。明帝本纪》:「顷守职之吏,多违旧典,存私害公,实兴民蠹。」《宋书。卷七二。文九王列传。始安王休仁》:「及拜徐州,未及之任,便徵动万端,暴浊愈甚,既每为民蠹,不可复全。」
《國語辭典》:肺石  拼音:fèi shí
相传古时设在朝廷门外的赤石。因颜色赤色似肺而得名,百姓可以站在石头上控诉地方官吏。《周礼。秋官。朝士》:「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达穷民焉。」
《漢語大詞典》:下垫(下墊)
(1).谓人民有沉溺之患。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昬垫。”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注:“昬,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亦指人民陷于苦难之中。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当降监之初辰,值积恶之云稔。寧方割於下垫,廓重氛於上墋。”
(2).被水淹没。魏书·游肇传:“ 胊山 蕞尔,僻在海滨,山湖下垫,民无居者。”
《國語辭典》:哭昭陵  拼音:kū zhāo líng
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唐代制度中规定,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须到唐太宗的墓前哭诉。后以哭昭陵比喻哭诉冤屈。宋。陆游 遣怀诗:「积愤有时歌易水,孤忠无路哭昭陵。」
《国语辞典》:居住自由  拼音:jū zhù zì yóu
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有选择其居住处所,营私人生活不受干预之自由。
《国语辞典》: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  拼音:xiāng gǎng 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
香港政府为提供香港市民有机会观赏世界各地优秀之艺术及娱乐电影所办的活动,于每年的三月或四月举行,参展影片约一百部,分别来自香港及欧洲、美洲、亚洲。
《国语辞典》:交通安全教育  拼音:jiāo tōng ān quán jiào yù
以灌输国民有关道路交通的知识与技能为内容的教育。
《国语辞典》:著作自由  拼音:zhù zuò zì yóu
人民有以文字、图画等表示意见,发表著作而不受任何非法干涉的自由权。
《国语辞典》:意见自由(意见自由)  拼音:yì jiàn zì yóu
指人民有藉言论、著作、出版、讲学、通讯等方式,以表达思想和意见的自由权。
《国语辞典》:周庄王(周庄王)  拼音:zhōu zhuāng wáng
帝号。姓姬名佗。相传曾立谏鼓,人民有意见时,可击鼓进言,为后世击鼓唱书的说书人所供奉的行神。在位十五年,谥曰庄。
《漢語大詞典》:京控
清 代官民有冤屈,经地方最高级官署审判仍不能解决时,可赴京向都察院及步军统领衙门控诉,谓之“京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这件事闹不清楚,我一定丢了功名;我的功名不要紧,只怕京控起来,那时就是堂翁也有些不便。”
《國語辭典》:仫佬族  拼音:mù lǎo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的侗水语支,与毛南语接近,又兼用汉语、壮语。传统习俗盛行早婚,女子生育后才从夫居。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