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资助(資助)  拼音:zī zhù
以财物帮助他人。《水浒传》第九回:「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其馀三四个,虽是少亲无辈,却由教士资助些银两,以作旅费。」
《國語辭典》:来访(來訪)  拼音:lái fǎng
前来探访。如:「好友临时来访,让我惊喜万分。」唐。韩愈〈送僧澄观〉诗:「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小生接得此扇,跋涉来访,不想香君又入宫去了。」
《國語辭典》:进言(進言)  拼音:jìn yán
向师长或长官建议。《荀子。臣道》:「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朝廷行著这般政令,无一人敢奏事进言。」
《國語辭典》:信用  拼音:xìn yòng
1.以诚信用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
2.听信而纳用。唐。韩愈 顺宗实录四:「吾谏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而信用奸臣。」
3.诚实不欺的美德。如:「他是个讲信用的人,既然说过要帮你,就一定会帮你的。」
4.不需要提供物资保證,而以按期偿还的借贷活动。借入者除按期偿还所借贷的货币资金或商品物资外,还要根据时间长短,支付给借出者一定的利息。主要分为商业信用的赊销、预付,银行信用的商业放款,国家信用的发行国库券及消费信用的购屋分期付款等。
《國語辭典》:材料  拼音:cái liào
1.一切可供制作的原料或可供取用的资料。如:「这个案子真是写小说的好材料。」也作「素材」。
2.适合从事某事的人。如:「他真是做这行的材料。」
《漢語大詞典》:山邮(山郵)
(1).山中的驿站。 唐 王维 《送祢郎中》诗:“孤鶯吟远墅,野杏发山邮。” 宋 梅尧臣 《寒食日过荆山》诗:“山邮虽禁火,岭树自生烟。” 元 柳贯 《后滦水秋风词》诗:“山邮纳客供次舍,土屋迎寒催墐藏。” 明 袁宏道 《暮雨》诗:“山邮听夜雨,梦里滑车轮。”
(2).指驿站提供的交通工具。 唐 张九龄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诗:“海县且悠缅,山邮日骏奔。”
《國語辭典》:献宝(獻寶)  拼音:xiàn bǎo
1.呈献珍贵的宝物。如:「古时,我国的藩属国都要每年按时来献宝。」
2.比喻喜欢誇耀表现自认为好的才能、意见或物品。如:「他又在那里献宝了。」
《國語辭典》:畜产(畜產)  拼音:chù chǎn
1.人所饲养的牛、马、鸡、犬等牲畜。《墨子。号令》:「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及冒顿以兵至,击,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
2.骂人的话。指人品格低劣,如同畜生。《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客不堪之,骂曰:『畜产。』」
《漢語大詞典》:为之地(爲之地)
(1).给人提供事理的根据。韩非子·说难:“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 梁启雄 浅解:“鶡冠子:‘理之所居谓之地。’谓事理的依据。”
(2).代为疏通说项;帮忙。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三:“ 汪 因謁之,投分甚懽,日夕往还,三载之间,益以胶固。 万俟 还朝,继而大拜。首加荐引,力为之地。入朝七年间,遂登政府。”亦省作“ 为地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倜傥好义:“﹝ 仲庸 ﹞曰:‘ 文友 贤而贫,在六品选人中,吾将与其子为地。’即走告当路者曰:‘ 张文友 未疾病矣,愿致仕。’因代入状中书,遂获以奉政大夫 嘉定 知州致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湖主:“汝死无所矣!此公主所常御,涂鸦若此,何能为地?”
《漢語大詞典》:备览(備覽)
提供阅览。《清会典事例·翰林院·典礼》:“採择前史事蹟,纂辑成书,进呈备览。”
分類:提供阅览
《漢語大詞典》:备阅(備閲)
(1).尽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虽古今备阅,然近附而远疎矣。”
(2).谓提供阅览。 清 高宗 《乾隆三十七年谕》:“有堪备阅者,再开单行知取进。”
分類:提供阅览
《国语辞典》:面霜  拼音:miàn shuāng
一种化妆保养品。用来提供脸部皮肤养分的膏状物质。如:「天冷时,她在脸上涂了一些面霜以防止皮肤乾裂。」
《漢語大詞典》:买春钱(買春錢)
科举考试时代亲友给落选者提供的酒食费。云仙杂记·买春钱《承平旧纂·逢原记》:“进士不第者,亲知供酒肉费,号买春钱。”
《國語辭典》:绿灯(綠燈)  拼音:lǜ dēng
1.泛称绿色的灯盏。
2.三色灯光号志之一,设置于交叉路口。绿灯亮时,表示车辆及行人可以通行。
《漢語大詞典》:诡称
把不真实的或不实际的某种事物作为真实或实际的事物提出或提供。例如:小偷诡称自己是公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