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采取(採取)
(1).搜集选取;采用。汉书·刘向传:“故採取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凡事名物名,切於今者,皆採取而假借之。”
(2).采伐;采摘;开采。《元典章·户部二·官吏》:“合用柴薪,斟酌周岁可用数目,於农隙时……差倩人力騐数採取。”《水浒传》第九八回:“ 叶清 后被 鄔梨 差往 石室山 採取木石。” 清 朱仕琇 《重游灵应峰记》:“峰上古木万株,多产药卉,邨人採取之。”
(1).采集;收取。汉书·王莽传中:“命县官酤酒,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其日,降甘露於陵树,帝令百官采取以荐。”续资治通鉴·元仁宗延祐七年:“开 燕南 、 山东 河泊之禁,听民采取。”
(2).择取;选用。 汉 王充 论衡·书解:“能令其言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唐 元稹 《〈乐府古题〉序》:“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 清 顾炎武 《桃叶歌》:“ 越州 女子颜如花,中官采取来天家。”
《漢語大詞典》:采择(采擇)
选用。汉书·赵充国传:“臣 充国 材下,犬马齿衰,不识长册,唯明詔博详公卿议臣採择。”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若小臣之中,有可纳用者,寧得以人废言而不採择乎?” 宋 苏轼 《试馆职策题》之一:“愿深明所以然之故,而条具所当行之事,悉著於篇,以备採择。”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余故详为辨论,以俟艺林之採择。”
选取;采用。 汉 陆贾 新语·思务:“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于前志,非敢左右其説,惟公之采择。”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阍人寺人:“ 后主 欲采择以充后宫,而终执不听。”
《漢語大詞典》:采纳(采納)
接纳;接受。后汉书·郎顗传:“宜採纳良臣,以助圣化。”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今来不敢以不得对之故,便废此言。惟陛下察臣诚心,少加採纳。” 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採纳贤良,选用忠良。”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记载之著,发始於謡谚……及文教大进,政体日崇,凡兹之类,非官司所採纳,不得列於国史,篇籍於焉散失。”
采用;接受。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惟当陈愚,重自披尽,惧以卑贱,未能采纳。”新唐书·张公谨传:“数言时政得失, 太宗 多所采纳。” 明 唐顺之 《周襄敏公传》:“ 武庙 数游幸晏朝,公上疏请復常朝之规,退则躬览章奏,以总权纲,亦颇见采纳。”
《漢語大詞典》:起用
(1).运用;采用。 明 高攀龙 《与管东溟书》之二二:“其他种种法门,皆由此起用。”
(2).指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况钟 ﹞因丁忧回籍,圣旨夺情起用,特赐驰驛赴任。”参见“ 起復 ”。
(3).旧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黜免的官员。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岳青天:“﹝ 岳起 ﹞后与将军某抗,罢官。今上亲政,首起用为 山东 布政使,俄调任 江苏 巡抚。”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未几,王师征 金川 ,果復起用。”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五六回:“ 琦善 、 奕山 、 奕经 、 文蔚 四人,虽因措置乖方,革职逮问,嗣后又復起用。”
(4).泛指提拔任用。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他们应当改弦更张,去掉几个老 汉 奸,而起用几个新 汉 奸。”
《漢語大詞典》:起复(起復)
(1).封建时代官员遭父母丧,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旧唐书·房玄龄传:“其年, 玄龄 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 昭陵 葬地。未几,起復本官。”宋史·富弼传:“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復,帝虚位五起之, 弼 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於平世,率不从命。”
(2). 明 清 后又指服父母丧满期后重行出来做官。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冯主事 三年孝满,为有 沈公子 在家,也不去起復做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起復后,便再到 福建 ,希图当个差使。” 张友鹤 注:“官员为父母服丧期满,復任官职。”
(3).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宋史·向子諲传:“初, 邦昌 为平章军国事, 子諲 乞致仕避之,坐言者降三官,起復知 潭州 。”
(4).恢复;康复。红楼梦第五五回:“谁知服药调养,直到三月间,才渐渐的起復过来,下红也渐渐止了。”
(5).犹参差。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谭诗·以诗存人》:“﹝ 唐瑀 ﹞《桃源涧》云:‘清响散高林,暗流出浅草。石脉互起復,安所穷杳渺。’”
(6).犹起伏。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踢毬》:“ 柳 ( 柳三復 )欲见 晋公 无由,会公蹴毬后园,毯偶迸出, 柳 挟取之,因怀所业,戴毬以见公,出书再拜者三,每拜,毯起復于背旅襥头间。”参见“ 起伏 ”。
《漢語大詞典》:录用
(1).收录任用。后汉书·韦彪传:“方欲録用,奄忽而卒。”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録用材能,存抚良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六·耿逸庵张仲诚:“可否録用,自有睿裁。”
(2).采用。《〈艾青诗选〉自序三》:“寄上诗一首,如不录用,请退回原处。”
《漢語大詞典》:申用
采用。魏书·律历志上:“中坚将军、屯骑校尉 张洪 ,故太史令 张明豫 息盪寇将军 龙祥 ,校书郎 李业兴 等三家并上新历,各求申用。”
分類:采用
《漢語大詞典》:餐挹
吸收;采用。尹文子·大道下:“用得其道则天下治,失其道则天下乱,过此而往,虽弥纶天地,笼络万品,治道之外,非羣生所餐挹,圣人错而不言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湍水:“源旁悉生菊草,潭涧滋液,极成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昙度:“ 魏 主 元宏 ,闻风餐挹,遣使徵请。”
分類:吸收采用
《漢語大詞典》:纳用(納用)
采用。孔丛子·公仪:“君若饥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 伋 亦愿在下风。”汉书·谷永传:“故推 永 等使因天变而切諫,劝上纳用之。”旧唐书·方伎传·严善思:“数上表陈时政得失,多见纳用。”
分類:采用
《漢語大詞典》:日相
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初, 景 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於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於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云。” 李贤 注:“日相,谓日辰王相之法也。”王相,即旺相。
《漢語大詞典》:无以(無以)
(1).不采用。《诗·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郑玄 笺:“此二菜者,蔓菁与葍之类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时,有恶时,采之者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叶。喻夫妇以礼义合,颜色相亲,亦不可以颜色衰弃其相与之礼。” 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 老圃 曰:‘ 尧 舜 之事,不可以不察也。无以则有如 秦 之 二世 矣乎。’”
(2).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 周 ,无以告我先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李 亦学问,但不测彼之深浅,乍闻无以覈究。”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政理书》:“然不如是,则无以来至当之言。” 清 侯方域 《于谦论》:“推其意,以为非我发之,而我又非秉钧者,天下无以专责之也。”
(3).不得已。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对曰:‘ 仲尼 之徒无道 桓 文 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朱熹 集注:“以、已通用。无以,必欲言之而不止也。”
《漢語大詞典》:道行
1.通道。管子·问:“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 尹知章 注:“谓因此出入。”
2.在通道中行走。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挺身入穴,因拽豪家子臂,不觉同在穴中。道行十数步,忽睹高门崇墉,状如州县。”
3.行道之人;行人。管子·形势:“燕雀之集,道行不顾。” 尹知章 注:“燕雀翔集,事之常细也。故行道之人,忽而不顾,谓小事非大人所宜知。”
4.职官名。 汉 贾谊 新书·辅佐:“道行典知变化,以为规是非,明利害;掌僕及舆马之度,羽旄旌旗之制,步骤徐疾之节,春夏秋冬用之伦色;居车之容,登降之礼,见规宜諭,见过则譋。故职不率义,则道行之任也。”
5.谓政治主张被采用实行。 唐 白居易 《和杨尚书》:“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宋 陆游 《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诗:“道行端有命,身隐更须名。” 元 孛术鲁翀 《大都路总都管姚公神道碑》:“远近震讋,道行遵化。”
6.道德;品行。晋书·儒林传·杜夷:“才学精博,道行优备。”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僧 从诲 住 安国寺 ,道行高洁,兼工诗,以文章应制。”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 伊犁 所奉之 固尔札庙 、 海努克庙 喇嘛道行卑恶。”
7.佛法;佛教教义。世说新语·言语“ 支道林 常养数匹马”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尝於 餘杭山 沉思道行,泠然独畅。”《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菩萨若能通达《首楞严三昧》,则能通达一切道行。”《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晋诗》“ 支遁 ” 丁福保 题注:“ 晋哀帝 即位,遣使徵请出都,止 东安寺 讲道行。”
dào héng
1.僧道修行的功夫。 晋 支遁 《五月长斋诗》:“渊汪道行深,婉婉化理长。” 宋 钱易 南部新书癸:“门僧 曇照 道行甚高,能知休咎。”红楼梦第一○一回:“这个散花菩萨,根基不浅,道行非常。”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后来,三师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还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他也严守秘密,道行远不及他的父亲了。”
2.泛指一个人的涵养。《小说月报》1981年第4期:“他倒了一杯白开水,点燃了一支廉价烟,坐在靠背椅上,慢慢抽,慢慢呷,想享点清福。但是,他没有那道行;心头一股气,被喉咙结塞住了,在胸膛里窜来窜去,不得平静。”
3.谓能力、本领。 老舍 《神拳》第四幕:“好嘛,咱年纪轻,道行浅,压不住台呀!” 艾明之 《火种》第四章:“他在店伙当中,毕竟资历最浅,道行最低呵!”
《漢語大詞典》:种子(種子)
(1).种子植物的胚珠经受精后长成的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收种:“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陈书·世祖纪:“其有尤贫,量给种子。”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家里只留得四五担谷子,一冬要吃,明春再要种子,最要紧的是 周乡绅 的租米还没有缴纳呢!”
(2).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或根源。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烦恼初无根,恩爱为种子。”
(3).指后嗣。多含有贬义。《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自从养了这种子,恰似他生了太子一般。”红楼梦第六九回:“ 邢夫人 听説,便数落了 凤姐儿 一阵,又駡 贾璉 :‘不知好歹的种子!’” 萧红 《生死场》一:“他妈的,谁偷了羊……混账种子!”
(4).佛教语。瑜伽行派和法相宗等以草木种子之能产生相应的结果,比喻阿赖耶识中储藏有产生世界各种现象之精神因素。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赖耶惟以自识见分缘自识中一切种子以为相分,故其心不必见行,而其境可以常在。”
(5).体育运动竞赛采用淘汰制或分组循环制时,对预先选出的实力较强的运动员的称号。把种子按一定位置安排在不同部分或组,保证强手能在稍后的轮次相遇,不仅比赛愈近决赛愈精采,产生的名次也较正确。
下种。 唐 贾岛 《山中道士》诗:“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 宋 梅尧臣 《京师逢卖梅花》诗之五:“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直几钱?”
《漢語大詞典》:畬田
1.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
2.用火耕种田。
《漢語大詞典》:拍板
(1).打击乐器的一种。也称檀板、绰板。用坚木数片,以绳串联,用以击节。 唐 宋 时拍板为六或九片,以两手合击发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组成。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就按於 清元 小殿, 寧王 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 马仙期 方响, 李龟年 觱篥, 张野狐 箜篌, 贺怀智 拍板。”参阅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拍板、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乐舞声歌·拍板《清文献通考·乐十三》
(2).击节,打拍子。 清 钮琇 觚賸·雪遘:“孝廉夫人亦妙解音律,亲为家伎拍板,正其曲误。”
(3).商行、交易所拍卖货物采用竞争买卖方式时,双方讨价还价至适当价格时,由行所人员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王广尧 《保护竞争必须刹住歪风》:“也有一些采购人员趁拍板签字之机,放开海口,大提个人的物质要求。”
(4).借指作出决定。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他说一不二,敢拍板也敢负责,许了愿必还。”
《漢語大詞典》:收录
(1).收集抄录。后汉书·侯霸传:“ 霸 明习故事,收録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於世者,皆施行之。”
(2).指文章的被采用。 明 钱德洪 《〈王阳集续编·大学问〉跋》:“是篇 邹 子 谦之 尝附刻於《大学》古本,兹收録续编之首。”
(3).收取。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毁寺时,分遣御史检天下所齐寺及收録金银佛像。”
(4).接纳;收容。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诸弟兄以其出自贱庶,不甚收録。”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寿数未尽,药误致殂,而阴府不见收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 刘 ﹞遂成富室,僮僕去者,次第復来,百计夤缘,以求收録。”
(5).收捕。南史·王敬则传:“﹝ 王敬则 ﹞使於 高丽 ,与其国女子私通,因不肯还,被收録然后反。”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除蠹:“ 陈氏 子弟亲属数十人,相率号哭,闐塞堦屏, 立 ( 崔立 )使锁闭衙门,一一收録。”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三:“﹝ 华佗 ﹞能洞见世人之五臟,而不能密察 孟德 之心术,竟被收録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