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新腔  拼音:xīn qiāng
新颖脱俗的腔调。宋。黄庭坚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父主簿五首之四:「时时能度曲,秀句入新腔。」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六出:「按新腔,度新腔,袅金裙,齐作留仙想。」
《國語辭典》:口吻  拼音:kǒu wěn
1.口。《文选。成公绥。啸赋》:「随口吻而发扬,假芳气而远逝。」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言出口吻,泽濡寰区。」
2.说话的语气及措辞。《红楼梦》第二二回:「袭人见这话不是往日口吻,因又笑道:『这是怎么说?』」也称为「口气」。
3.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听你说话,分明是京都口吻。」也称为「口气」、「口音」。
《國語辭典》:口音  拼音:kǒu yīn
1.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如:「湖南口音」。《文明小史》第二三回:「这门上见他是外国人,自觉欢喜,只疑心他口音又像中国。」也称为「口气」、「口吻」。
2.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黄胖姑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贾大少爷分辩。」也称为「口气」。
3.语音学上指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国语中的a、e、o、b、p、f等。
《國語辭典》:口气(口氣)  拼音:kǒu qì
1.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馀传》:「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也称为「口过」、「口臭」。
2.说话的语气及措辞。清。李渔《风筝误》第九出:「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迹也像女人笔迹。」也称为「口吻」。
3.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红楼梦》第八二回:「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且等今晚试试他的口气,他若肯了,不怕他师父不肯。」也称为「口音」。
4.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还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宁波、绍兴一路口气。」也称为「口音」、「口吻」。
《國語辭典》:声调(聲調)  拼音:shēng diào
1.诗文字句中音韵配置的抑扬顿挫。如:「声调铿锵」。
2.音乐的节奏。如:「声调悠扬」。
3.声音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如国音所分的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轻声等读法。
《國語辭典》:声调(聲調)  拼音:shēng tiáo
声音和谐。《淮南子。本经》:「行沮然后义立,和失然后声调。」
《國語辭典》:调调(調調)  拼音:diào diao
1.排场、架势。如:「一副傲人的调调,令人受不了。」
2.花样。如:「他的调调最多了,总是能引起他人注意。」
3.德行、模样。如:「多年不见,他还是那个调调!」
4.论调。如:「那些人说起话来都同一调调,根本容不下他人有不同看法。」
《國語辭典》:同声(同聲)  拼音:tóng shēng
1.一齐出声。比喻同一心意。如:「异口同声。」《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2.同行、同业。《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用金纸糊著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个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
《国语辞典》:步虚声(步虚声)  拼音:bù xū shēng
一种道士诵经礼赞的腔调。传说是因模拟神仙的诵经声而来。《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道士诵经,谓之步虚声。」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五:「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
《國語辭典》:音调(音調)  拼音:yīn diào
在物理学上指声音的频率。音调高者表示声音高亢;音调低者表示声音低沉。
《國語辭典》:腔子  拼音:qiāng zi
1.指驱体,或专指割去头的躯体。《三国演义》第六八回:「汝可将羊头都凑在死羊腔子上。」《红楼梦》第六七回:「再有一句虚言,你先摸摸你腔子上几个脑袋瓜子。」
2.声调、语调、曲调。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此作平仄妥帖,声调铿锵,诵之不免腔子出焉。」
3.腔调、架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还有一等豪富亲眷,放出倚富欺贫的手段,做尽了恶薄腔子待他。」
4.格局、范畴。《朱子语类。卷一四。大学。纲领》:「大学是一个腔子,而今却要去填教实者。」
《漢語大詞典》:韵调(韻調)
(1).气韵格调。 唐 王勃 《鞶鉴图铭》序:“句读曲屈,韵调高雅。”
(2).音调。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二赋情词悲壮,韵调鏗鏘,与歌诗何异?”
(3).引申为腔调。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 二楞 合着 小机灵 的韵调说。”
《漢語大詞典》:意制(意製)
亦作“ 意制 ”。
(1).制作;创制。《宋书·谢灵运传论》:“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原其飈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徒以赏好异情,故意製相诡。”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谜:“古无谜字,若其意制,即 伍举 、 东方朔 谓之隐者是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通考》既该且覈,规模意制,足称完书。”
(2).做作。故意做出的某种表情、腔调。南史·张融传:“至 融 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翘身仰首,意制甚多。见者惊异,聚观成市,而 融 了无愧色。”
见“ 意製 ”。
《國語辭典》:花腔  拼音:huā qiāng
1.歌曲或戏曲中,将基本唱腔以转折或颤音的唱法所表现的方式,称为「花腔」。
2.比喻花言巧语,耍心机。如:「老王作事一向中规中矩,不吹嘘,也不耍花腔。」
《漢語大詞典》:花腔鼓
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水浒传》第三五回:“只见两边红白旗摇,震地花腔鼓擂。”亦称“ 花腔令鼓 ”。红楼梦第五四回:“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亦省称“ 花腔 ”。《再生缘》第六回:“本帅敌楼亲掠阵,与将军,花腔大击助威风。”
分類:花纹
《國語辭典》:汉调(漢調)  拼音:hàn diào
一种盛行于湖北、陕西一带的地方戏曲名称。参见「汉剧」条。
《國語辭典》:徽调(徽調)  拼音:huī diào
1.徽剧的旧名。参见「徽剧」条。
2.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拔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清代传到北京,对京剧腔调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国语辞典》:西调(西调)  拼音:xī diào
传统戏曲的腔调。源于山西、陕西一带。除运用叠句外,普通一首有十二句,常加衬字,平仄通协。
《漢語大詞典》:酸馅气(酸餡氣)
僧家素食,常食酸馅,因以“酸馅气”讥称僧人言词诗文的特有腔调和习气。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自注:“谓无酸馅气也。”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近世僧学诗者极多,皆无超然自得之气,往往反拾掇摹傚士大夫所残弃。又自作一种僧体,格律尤凡俗,世谓之酸馅气。”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僧皎然:“无酸馅气,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