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有意  拼音:yǒu yì
1.有意图,有某种意念。《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
2.故意。《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太史公曰》:「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碰著这种倒霉学台,有意难人,我料想也不会进学的。」
3.有意识、有见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郗司空家有伧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
《國語辭典》:有心  拼音:yǒu xīn
1.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诗经。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红楼梦》第九八回:「且黛玉已归太虚幻境,汝若有心寻访,潜心修养,自然有时相见。」
2.故意、有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晦庵是有心寻不是的,来得急促。」《红楼梦》第五一回:「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似的。」
《國語辭典》:诚心(誠心)  拼音:chéng xīn
1.真诚恳切的心意。《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三国演义》第六八回:「于是操疑植乖巧,诚心不及丕也。」
2.故意。如:「诚心犯错」。也作「成心」。
《國語辭典》:存心  拼音:cún xīn
心怀某种意念,居心。如:「存心不良」、「你分明是存心想陷害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给假回家,侍奉母亲之病。」
《國語辭典》:故故  拼音:gù gù
1.屡屡。唐。杜甫 诗三首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2.蒙古贵族妇女特有的礼冠。以铁丝结成,约长三尺,头冠高耸,并饰以红青锦绣或珠玉,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也作「罟罟」、「固姑」。
《漢語大詞典》:故姑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其冠,被髮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顶故姑。” 徐霆 疏证:“故姑之製,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银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参见“ 固姑 ”。
《漢語大詞典》:立心
(1).下决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却説 小娥 自得 李判官 解辨二盗姓名,便立心寻访。”
(2).存心;故意。《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亏杀 张胜 立心至诚,到底不曾有染,所以不受其祸,超然无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尔説如此奸心谋反事情,不是尔立心所为,缘何尔回朝未满一日,尔就带人去往探天朝城楼?”
(3).树立准则。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道学》:“故为之説曰:为生民立极,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前圣继絶学。”
(4).立意;立论。 明 杨慎 《欧阳公非非堂记》:“试取 韩文公 《原毁》一篇观之,其立心之公私高下何如哉!”
《國語辭典》:成心  拼音:chéng xīn
1.成见,对人事存有主观的见解。《庄子。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可见有了成心,虽是晦庵大贤,不能无误。」
2.故意。如:「成心犯错」。也作「诚心」。
《漢語大詞典》:造意
(1).精微。鹖冠子·著希:“夫乱世者以麤智为造意,以中险为道,以利为情。” 陆佃 解:“造意,微也。”
(2).倡导;首倡。汉书·孙宝传:“亲入山谷,諭告羣盗,非本造意,渠率皆得悔过自出,遣归田里。”《晋书·刑法志》:“唱首先言谓之造意。”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陈瓘》:“今欲正復,当先辨明诬罔,昭雪非辜,诛责造意之人。”通典·食货九:“ 永淳 元年五月,敕私铸钱造意人及句合头首者,并处绞,仍先决杖一百。”
(3).有意;故意。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蔡河秀才》:“向夕有 孙秀才 独来买酒款曲……輒造意杀之,投尸於河。” 元 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 陀满海牙 故意阻驾, 陀满兴福 造意出军,父子将谋为不轨。” 茅盾 《动摇》五:“这不是预先约定的会议,更其不是 方罗兰 造意,只是偶然的不期而会。”
(4).构思;运用心思。 唐 虞世南 《笔髓论·辨应》:“及乎 蔡邕 张 ( 张僧繇 ) 索 ( 索靖 )之辈, 钟繇 王 ( 王羲之 ) 卫 ( 卫夫人 )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 宋 叶适 《翁诚之墓铭》:“至其造意广远,据经坚决,寄讽于草木,託兴于亭传,人多惮而不能回也。” 清 王士禛 等师友诗传录:“其造意幽深,律切精密,有出常情之外。” 采畴 《〈谢亦嚣诗集〉序》:“第其为诗,造意必坚,摛词必典。”
《漢語大詞典》:净意
故意。例如:别净意找茬儿。
特地。例如:这是我净意干的。
分類:故意特地
《國語辭典》:特故  拼音:tè gù
故意、特别。宋。毛滂 菩萨蛮。淡烟疏雨词:「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也作「大古」。
分類:特意故意
《國語辭典》:假意  拼音:jiǎ yì
非出自本心的情意。《三国演义》第二八回:「策观书大怒,斩其使,遣人假意请许贡议事。」《红楼梦》第五七回:「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不认,便是假意疼我了。」
《漢語大詞典》:做意
(1).故意;假装。 元吕止庵《天净沙·为董针姑作》曲:“夜深时独綉罗鞋,不言语倒在人怀,做意儿将人不採。”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二折:“今日若来时,我做意恼怒,着几句言语,他必然去与小姐説知。”
(2).小心在意,着意。《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贾昌 因牵掛 石小姐 ,有一年多不出外经营。老婆却也做意修好,相忘於无言。” 清 曹寅 《玲珑四犯·雨夜听琵琶用梅溪韵》词:“做意廉纤,能添得长安秋色多少?”
《國語辭典》:无意(無意)  拼音:wú yì
1.并非故意。如:「碰你一下,我可是无意。」
2.不愿、非所乐。《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國語辭典》:坐视(坐視)  拼音:zuò shì
1.旁观而不理。《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吾已知曹兵常来寨前辱骂。程德谋既同掌兵权,何故坐视?」《精忠岳传》第一六回:「傥或有失,那奸臣必然上本,反说相公坐视不救。」
2.坐看。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诗:「坐视青苔满,卧对锦筵空。」宋。苏轼〈徐大正闲轩〉诗:「卧看毡取盗,坐视麦漂雨。」
《國語辭典》:作意  拼音:zuò yì
1.起意、打算。唐。张籍 寄昭应王中丞诗:「春风石瓮寺,作意共君游。」《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昨日又承他差人送些小菜来看我,作意备些薄礼,来日到他府中作谢。」
2.特地、刻意。唐。杜甫 江头四咏。花鸭诗:「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唐。陆龟蒙 幽居有白菊一丛因而成咏呈知己诗:「月中若有閒田地,为劝嫦娥作意裁。」
3.注意。《新唐书。卷一五二。列传。李绛》:「帝每阅视,顾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为如此事。』」唐。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软满枝须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将。」
4.著作的用意。《汉书。卷三○。艺文志》:「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