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衣冠  拼音:yī guān
1.衣服和帽子。《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儒林外史》第一回:「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后泛指衣著、穿戴。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2.代称仕宦显达、名门望族。如:「衣冠之族」。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3.借指文明礼教。如:「衣冠之俗」、「衣冠文物之邦」。
《國語辭典》:科头(科頭)  拼音:kē tóu
1.战士不戴头盔。《史记。卷七○。张仪传》:「虎贲之士跿䞤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
2.泛指不戴帽子。明。黄淳耀〈甲申日记二则〉:「吾尝一朝科头,三晨晏起,过必在此。」
《漢語大詞典》:冠剑(冠劍)
古代官员戴冠佩剑,因以“冠剑”指官职或官吏。 南朝 梁 江淹 《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常欲永辞冠剑,弋钓畎壑。” 宋 司马光 《楚宫行》:“满朝冠剑东方明,宫门未启君朝醒。”
《漢語大詞典》:天冠
犹言宝冠。帝王所戴冠冕的美称。 晋 法显 佛国记:“王脱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华香,翼从出城迎像。”南齐书·东南夷传·林邑国:“王服天冠如佛冠,身被香缨络。”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铭》:“ 洛阳 白马 , 帝释 天冠。”
《漢語大詞典》:虎冠
谓虎而戴冠。喻指凶恶残暴之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齐王 母家 駟钧 ,恶戾,虎而冠者也。”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言 钧 恶戾,如虎而箸冠。”后汉书·酷吏传序:“致 温舒 有虎冠之吏, 延年 受屠伯之名,岂虚也哉!” 明 高启 《南宫生传》:“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
指武士所戴的冠。 唐 李贺 《荣华乐》诗:“峨峨虎冠上切云,竦剑晨趋凌紫氛。”
《漢語大詞典》:故姑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其冠,被髮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顶故姑。” 徐霆 疏证:“故姑之製,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银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参见“ 固姑 ”。
《國語辭典》:固姑  拼音:gù gū
蒙古贵族妇女特有的礼冠。以铁丝结成,约长三尺,头冠高耸,并饰以红青锦绣或珠玉,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也作「罟罟」、「故故」。
《漢語大詞典》:簪戴
(1).在幞头巾上插花。宋史·舆服志五:“幞头簪花,谓之簪戴。”
(2).谓簪发戴冠。《元典章·兵部三·站簪戴避役》:“ 杭州路 仁和县 土豪 沈扬 善元 ,係籍定马站户,在后簪戴道冠,求充 崇德州 道判。”
《漢語大詞典》:长冠(長冠)
汉高祖 所戴冠名。后汉书·舆服志下:“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初, 高祖 微时,以竹皮为之,谓之‘ 刘氏 冠’。”
分類:戴冠
《國語辭典》:固姑  拼音:gù gū
蒙古贵族妇女特有的礼冠。以铁丝结成,约长三尺,头冠高耸,并饰以红青锦绣或珠玉,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也作「罟罟」、「故故」。
《漢語大詞典》:顾姑(顧姑)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 宋 赵珙 《蒙鞑备录·妇人》:“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其上。” 明 胡侍 《真珠船·顾姑》:“ 元 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罗。盖 唐 金步摇冠遗制……顾姑、姑姑、罟罟、固姑,实一物。夷禁之音,无正字也。”
《國語辭典》:盔头(盔頭)  拼音:kuī tou
旧剧中伶人所戴的帽子。有硬质冠帽、软质帽巾等分别。演员按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分别戴用。
《漢語大詞典》:袒帻(袒幘)
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鸿嘉 、 永始 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餘,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幘,带持刀剑。” 颜师古 注:“袒幘,不加上冠。”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初到,敕令中黄门引入时,上在 宣德殿 南廡下袒幘坐。”
分類:不戴戴冠
《國語辭典》:平头奴子(平頭奴子)  拼音:píng tóu nú zǐ
称古代头戴平头巾的奴仆。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唐。李白〈梁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漢語大詞典》:科头袒体(科頭袒體)
谓不戴冠帽不束带。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漢語大詞典》:頍然
戴冠貌。 唐 司空图 《山居记·中条》:“ 中条 蹴 蒲津 ,东顾距 虞 乡纔百里。亦犹人之秀发,必见於眉宇之间,故五峯頍然为其冠珥。”
分類: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