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科头(科頭)
(1).谓不戴冠帽,裸露头髻。战国策·韩策一:“ 秦 带甲百餘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 鲍彪 注:“科头,不著兜鍪。”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此盖左袵之所为,非诸夏之快事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 布 将 河内 郝萌 夜攻 布 , 布 科头袒衣,走诣都督 高顺 营。” 胡三省 注:“科头,不冠露髻也。今 江 东人犹谓露髻为科头。”《老残游记》第九回:“着了一件深蓝布百衲大棉袄,科头,不束带,亦不着马褂。”
(2).古代教坊歌乐分部分科,其头目称为“科头”。亦以称歌伎乐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其日,状元与同年相见后,便请一人为録事,其餘主宴、主酒、主乐、探花、主茶之类,咸以其日辟之。主乐两人,一人主饮妓。放榜后,大科头两人(第一部),常詰旦至期集院,常宴则小科头主张,大宴则大科头,纵无宴席,科头亦逐日请给茶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秦中岁时记》云:期集谢恩了……便於亭子小宴,召小科头同乐,至暮而散。”
《漢語大詞典》:免冠
(1).脱帽。古人用以表示谢罪。战国策·齐策六:“ 田单 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 唐 韩愈 《毛颖传》:“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补牘详陈,无所隐讳,免冠引咎,积诚动天。”
(2).表示不惜罢官的决心。后汉书·袁安传:“唯 安 独与 任隗 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3).不戴帽子。如:交二寸半身免冠照片三张。
《漢語大詞典》:不戴
“不共戴天”的略语。 宋 叶适 《上殿札子》:“置不戴之仇而广兼爱之义,自为虚弱,既已久矣。”
分類:不戴
《漢語大詞典》:光头(光頭)
(1).梳理头发。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一折:“要早起些,光头净面,打扮的娇媚着些。”
(2).不戴帽或不蓄发的头。《西游记》第五九回:“ 老孙 伸着光头,任尊意砍上多少,但没气力便罢。” 巴金 《憩园》三六:“ 李老汉 跑得气咻咻的,一站住就伸手摸他的光头。”
(3).比喻没有拥护者和追随者的首领。 孙种因 《重九战记》:“令 鸿祥 所带之兵归併他营,出防 昭通 ,使 鸿祥 为光头管带。”
(4).光线的亮度。《文明小史》第十四回:“ 上海 地方还有什么自来火、电气灯,他的光头要抵得几十支洋烛。”《老残游记》第十二回:“这县里出的灯,样式又好,火力又足,光头又大。”
《漢語大詞典》:魁头(魁頭)
不戴帽子。魁,通“ 科 ”。后汉书·东夷传·韩:“﹝ 马韩 人﹞大率皆魁头露紒,布袍草履。” 李贤 注:“魁头犹科头也,谓以髮縈绕成科结也。”三国志·魏志·东夷马韩传:“其人性彊勇,魁头露紒,如炅兵,衣布袍,足履革蹻蹋。”
《漢語大詞典》:乱项(亂項)
谓帽子不戴端正。项,系帽的带子。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
《漢語大詞典》:袒帻(袒幘)
谓头包发巾而不戴冠。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鸿嘉 、 永始 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餘,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幘,带持刀剑。” 颜师古 注:“袒幘,不加上冠。”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初到,敕令中黄门引入时,上在 宣德殿 南廡下袒幘坐。”
分類:不戴戴冠
《漢語大詞典》:科头袒体(科頭袒體)
谓不戴冠帽不束带。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漢語大詞典》:魁跣
不戴帽并赤足。魁,通“ 科 ”。 清 黄周星 《垂虹桥新涨歌》:“我时魁跣坐高堂,同心之友劝倾觴。”
《漢語大詞典》:平头奴子(平頭奴子)
不戴冠巾的奴仆。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珊瑚掛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唐 李白 《梁园吟》:“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邵瑞彭 《北行杂诗》:“平头奴子二三辈, 吴 语喁喁足解嘲。”亦作“ 平头奴 ”。 唐 丘为 《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诗:“适远纔过宿舂料,相随唯一平头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