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班头(班頭)
(1).班行之首。亦泛指领袖,第一人。 唐 王建 《赠人》诗之一:“金鑪烟里要班头,欲得归山可自由。”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水浒传》引首:“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 宋 ,建都 汴梁 ,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 鲁迅 《伪自由书·王道诗话》:“文化班头博士衔,人权抛却说王权。”
(2).指衙门差役的头目。亦泛称差役。儒林外史第二回:“就像今日请我的 黄老爹 ,他就是老爷面前站得起来的班头。” 曹禺 《日出》第三幕:“﹝一个人﹞唱《秦琼发配》……‘舍不得大老爷待我的恩情厚,舍不得衙门众班头。’”
《漢語大詞典》:行头(行頭)
(1).古代军队行列之长。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帅。”参见“ 行首 ”。
(2).封建社会中商肆、行会的首领。周礼·地官·肆长“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 唐 贾公彦 疏:“此肆长谓一肆立一长,使之检校一肆之事,若今行头者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商行的首领叫‘行头’或‘行老’,行头有权规定本行商货的物价。”
(3).泛指头目。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下:“京师有富人,欲得一行头,难其人。” 清 李渔 《慎鸾交·贿篾》:“自家非别,一个做篾片的行头是也。”
(4).犹头衔。《平山冷燕》第三回:“一日,有个 江西 故相的公子姓 晏 名 文物 ,以恩荫官来京,就选考了一个知府行头,在京守候。”
《漢語大詞典》:行首
(1).指军队的行列。或谓军队行列的领队。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 刘文淇 疏证:“此谓军之行列也。 惠栋 云:‘司马法曰:凡陈(阵)行惟疏。’ 沈钦韩 云:‘行首,即领队者也。’”一说为军队行列间的道路。见 杨伯峻 注。
(2).犹领班。旧五代史·梁书·寇彦卿传:“ 太祖 为元帅,补元帅府押牙,充四镇通赞官行首兼右长直都指挥使,累奏授检校司徒,领 洺州 刺史。” 宋 曾巩 《再议经费》:“按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立都知行首领之,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宋史·太祖纪一:“﹝ 太祖 ﹞ 广顺 初,补东西班行首,拜 滑州 副指挥。”
(3).行院(妓院)中的首领。 宋 元 时对上等妓女的称呼。后为名妓的泛称。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库迎煮:“其官私妓女,择为三等,上马先以顶冠花衫子襠裤,次择秀丽有名者,带珠翠朵玉冠儿,销金衫儿,裙儿,各执花斗鼓儿,或捧龙阮琴瑟,后十餘辈,著红大衣,带皂时髻,名之‘行首’。” 元 关汉卿 《谢天香》楔子:“如今新除来的大尹姓 钱 ,一应接官的都去了,止有妓女每不曾去。此处有个行首是 谢天香 ,他便管着这班门户人,须索和他説一声去。”《天雨花》第九回:“我是 天香院 中行首 贾秀鸞 。”
(4).犹行间。指文章的词句。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齐 王融 《谢竟陵王示法启》:“固已行首霜威,字端风厉,信可以糟滓五书,糠芬(按《全齐文》作“粃”)百氏。”
(5).指掌柜老板。《中国民间故事选·六弟兄》:“他到任第一天,接见了六房官属以后,就吩咐要行首们都来拜见。”原注:“行首,商家的掌柜老板。”
《漢語大詞典》:党阀(黨閥)
指政党内把持大权、专横跋扈的头目。 周恩来 《雨后岚山》诗:“此刻岛民心里,仿佛从情景中呼出: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从此后‘将何所恃’?”
《漢語大詞典》:船头(船頭)
(1).船的前部。 唐 杜甫 《江涨》诗:“渔人縈小楫,容易拔船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只见那 阿四 便钻出船头上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他﹞一路也同我们在船头上同坐,问长问短。”
(2).船上监督货运的头目;船主。新唐书·刘晏传:“初,州县取富人督漕輓,谓之‘船头’。”《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船头递了姓名手本,磕头相见。”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叫左右分付船头,説近日边报紧急,不便羈留,就到了自家门首,也不许拢船,竟扬帆而过便了。”
《漢語大詞典》:马头(馬頭)
(1).马的头。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元封 三年十二月,雷雨雹,大如马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2).船只停泊处。即码头。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又於 黎阳 筑马头,为度河之势。” 胡三省 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马头分朱栏,水底裁碧天。”儒林外史第六回:“少刻,船拢了马头。”
(3).指商业城市;都会。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我今做主,将你嫁与这个官人为妾,即今便过 乔官人 船上去。 寧海郡 大马头去处,快活过了生世。”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兴哥 久闻得‘上説天堂,下説 苏 杭 ’,好个大马头所在,有心要去走一遍。”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水陆商贾聚集之所曰马头。”
(4).马夫头目。《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头:马夫之头目。”
(5).旧时迎神赛会,让孩子们装扮着戏里的角色,骑马游行,叫“马头”。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
《漢語大詞典》:科头(科頭)
(1).谓不戴冠帽,裸露头髻。战国策·韩策一:“ 秦 带甲百餘万,车千乘,骑万匹,虎挚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也。” 鲍彪 注:“科头,不著兜鍪。”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此盖左袵之所为,非诸夏之快事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 布 将 河内 郝萌 夜攻 布 , 布 科头袒衣,走诣都督 高顺 营。” 胡三省 注:“科头,不冠露髻也。今 江 东人犹谓露髻为科头。”《老残游记》第九回:“着了一件深蓝布百衲大棉袄,科头,不束带,亦不着马褂。”
(2).古代教坊歌乐分部分科,其头目称为“科头”。亦以称歌伎乐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其日,状元与同年相见后,便请一人为録事,其餘主宴、主酒、主乐、探花、主茶之类,咸以其日辟之。主乐两人,一人主饮妓。放榜后,大科头两人(第一部),常詰旦至期集院,常宴则小科头主张,大宴则大科头,纵无宴席,科头亦逐日请给茶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秦中岁时记》云:期集谢恩了……便於亭子小宴,召小科头同乐,至暮而散。”
《漢語大詞典》:头人(頭人)
(1).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的首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廓尔喀之降:“有 丹津班珠尔 者,本班禪部下头人。” 华山 《山中海路》二:“党委唯一可以帮忙的事情,就是把牧区各个兄弟民族的头人请来,和他谈谈。”
(2).头目,为首的人。 清 林则徐 《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有所谓火耗、马脚、硐主、硐分、水分,以及 西岳庙 功德,合厂公费等名目,皆头人所逐渐增添者,虽不能尽裁,亦必须大减。”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六章:“你是乡里的头人,怎不跟我说句公正话?”
《漢語大詞典》:舍利
(1).梵语,意译“身骨”。 释迦牟尼佛 遗体火化后结成的坚硬珠状物。又名舍利子。魏书·释老志:“佛既谢世,香木焚尸。灵骨分碎,大小如粒,击之不坏,焚亦不燋,或有光明神验, 胡 言谓之‘舍利’。弟子收奉,置之宝瓶,竭香花,致敬慕,建宫宇,谓为‘塔’。”后泛指佛教徒火化后的遗骸。 明 宋濂 《璋公圆冢碑铭》:“以某年月日,奉舍利灵骨归窆於郡之龙井 辩才塔 南,遵像法也。”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颂毕,荼毗之次,见火中一道青烟,直透云端,烟中显出 圆泽 全身本相,合掌向空而去。少焉,舍利如雨。”
(2). 契丹 管军头目。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初, 契丹 舍利 萴刺 与惕隐皆为 赵德钧 所擒。” 胡三省 注:“舍利、惕隐,皆 契丹 管军头目之称。”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其所署将帅, 契丹 、 九女奚 、 南 、 北皮室 当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 山后 四镇诸军约十万八千餘骑。”
《漢語大詞典》:渠魁
大头目;首领。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孔 传:“渠,大。魁,帅也。” 孔颖达 疏:“‘歼厥渠魁’,谓灭其元首,故以渠为大,魁为帅,史传因此谓贼之首领为渠帅,本原出於此。” 宋 陆游 《董逃行》:“渠魁赫赫起 临洮 ,僵尸自照脐中膏。”《三国演义》第八八回:“ 孟获 乃 南蛮 渠魁,今幸被擒,南方便定;丞相何故放之?” 粟戡时 《湘路案》:“又有言留 日本 铁道学生 焦达峯 乃 湖南 会党之渠魁者。”
《漢語大詞典》:头目(頭目)
(1).脑袋和眼睛。荀子·议兵:“臣之与君也,下之於上也……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汉书·刑法志:“夫仁人在上,为下所卬,犹子弟之卫父兄,若手足之扞头目,何可当也?”红楼梦第六十回:“现从井上取了凉水,吃了一碗,心中爽快,头目清凉。”
(2).借指性命。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某有佛牙,宝事虽久,头目犹捨,敢不奉献。”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 辩才 宝此过於头目,未易遽索。”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乙·安国寺僧》:“于持戒参学,略无分毫可称,衣鉢差厚,宝护之如头目。”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急公赴义,不顾头目,以忠孝名节为己任。”
(3).外貌。 宋 文天祥 《赠梅谷相士》诗:“须得花性情,不假花头目。”
(4).军官。《前汉书平话》卷中:“ 吕后 不合恨 彭越 昔日要他为妻,又将 梁王 体肉作羹,教外路头目併在朝大小众臣,都皆食之。”《元典章·圣政一·抚军士》:“凡征进军人临阵而亡者,被伤而死者,其家属理当优恤,仰各管头目用心照管。”《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下西川传续集》:“屯下雄兵三十万,诸官头目各安营。”
(5).带头的人;负责的人。《元典章·圣政一·劝农桑》:“若有违犯之人,断罪赔偿;各管头目有失鈐束,具以名闻。” 老舍 《黑白李》:“要是拿的话呀,准保是拿四爷,他是头目。” 叶圣陶 《倪焕之》八:“他以为已经把犯罪的部属交给头目去训诫和惩罚,自有头目负责;自己只有从旁批判那头目处理得当不得当的事情了。”
(6).指人。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二折:“你两个头目,自説话来。”《西游记》第四四回:“我两个且坐上,即烦你去沙滩上替我一查。只点头目有五百名数目便罢。”
(7).古时称我国南方诸国各部落的首脑。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掳掠得 汉 人,都分给与各洞头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孩儿避讐海外,众头目推我为王。”
《漢語大詞典》:保长(保長)
凤凰昼鸣之称。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凤﹞昼鸣曰保长。”一说为凤凰夜鸣之称。宋书·符瑞志中:“﹝凤凰﹞夜鸣曰保长。”
(1). 宋 代乡兵制度,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一人。宋史·兵志六:“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
(2).旧时保甲制中每保的头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选保甲长》:“所谓保长者,邑分四乡,乡立一长,谓之保长。不曰乡而曰保者,以乡别有长,所以管摄钱穀诸事,而保长乃专司盗逃奸宄,不与乎其他者也。”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 钱文贵 ﹞同保长们都有来往,称兄道弟。”参见参见“保甲”。
《漢語大詞典》:团练(團練)
(1).组织、训练。 唐 陆贽 《诛李希烈后原宥淮西将吏并授陈仙奇节度诏》:“应被 希烈 差点兵马及团练子弟,并即放散。”旧唐书·李石传:“ 福 ( 李福 )团练乡兵,屯集要路,贼不敢犯。”《七国春秋平话》卷上:“ 乐毅 知得 齐 兵出城下寨,遂团练兵卒,合 秦 、 魏 、 韩 、 赵 四国兵百万,屯於 济 西下寨。”
(2). 宋 代至 民国 初年,于正规军之外就地选取丁壮,加以训练的地主武装组织,称团练。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诸军团练,以五人为伍,伍有长;五伍为甲,甲有正;四甲为队,五队为部,皆有二将;五部为军,有正副统帅。”
(3).团练的头目。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奏知娘娘:新妇嫁十三团练尔,即不曾嫁他官家。”《水浒传》第三十回:“眼见得是 张团练 替 蒋门神 报仇,买嘱 张都监 ,却设出这条计策陷害 武松 。” 清 王韬 《洋务上》:“治民先在简择牧令,练兵先在整顿团练。”
《漢語大詞典》:甲长(甲長)
宋 以来地方户籍编制。十户为甲,其头目称甲长。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凿郏》:“我做甲长管十家。” 清 吴嘉宾 《海疆善后疏》:“甲长属保长,不必拘定五家十家数目。” 茅盾 《水藻行》五:“上回劳动服务,怎么 陈甲长 的儿子人也没去,钱也没花?”
《漢語大詞典》:菊枕
用菊花作内芯的枕头。古谓能清头目,去邪秽。 宋 陆游 《老态》诗之一:“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牀。” 元 洪希文 《枕簟入林僻》诗:“桃笙寄惫懣,菊枕便昏花。”
《漢語大詞典》:把头(把頭)
(1).犹开头,入手。朱子语类卷二十:“只云‘其为人孝弟’,则和逊温柔必能齐家,则推之可以仁民,务者朝夕为此,且把这一箇作一把头处。”
(2).旧时称把持一方或某一行业的行帮头目。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穷汉每将绰号称,把头每表德呼。”《金瓶梅词话》第五八回:“我知道你在这屋里成了把头,把这打来不作準。”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回到工棚子以后,我把要 刘德昆 给我们带路的决定向所里‘工人代表’--实际上是把头的 侯申志 讲了,这是必要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