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道眼
(1).佛教语。指能洞察一切,辨别真妄的眼力。《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问疾品变文》:“必使天龙开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粉白黛緑者,俱是火宅中狐狸射干之流,愿公以道眼照破。”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艺文赏鉴一:“今此幅得 李唐 法,世人以肉眼观之,则无足取也。若以道眼观之,则形不足而意有餘矣。”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具道眼者,必有以教我。”
(2).旷野中行人踩出来的小路。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开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后来风雪又下得漫天漫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离开道眼,我们就在荒草甸子里转游开了。”
(3).办法;主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八:“你的道眼比我多,快快想个好法子,把 大山 那小子烟消火灭。”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三:“快把你的道眼拿出来呀!留在肚子里叫它生小崽呀!”
(4).指达到目的的途径。 梁斌 《播火记》二一:“你天不怕地不怕,连我也不看在眼里。道眼儿越走越窄,窄到挤不过身子去了。”
(5).言外之意。 管桦 《小英雄雨来》一:“ 雨来 听出 铁头 话里面有道眼,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
《國語辭典》:意表  拼音:yì biǎo
意料之外。《宋史。卷一三。英宗本纪》:「每有裁决,皆出群臣意表。」
《國語辭典》:口气(口氣)  拼音:kǒu qì
1.从口中散发出来的难闻气味。《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夫馀传》:「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气嘘之,不死。」也称为「口过」、「口臭」。
2.说话的语气及措辞。清。李渔《风筝误》第九出:「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迹也像女人笔迹。」也称为「口吻」。
3.话里的含义,言外之意。《红楼梦》第八二回:「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老残游记二编》第二回:「且等今晚试试他的口气,他若肯了,不怕他师父不肯。」也称为「口音」。
4.带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语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还坐了七八个人,都是宁波、绍兴一路口气。」也称为「口音」、「口吻」。
《國語辭典》:口风(口風)  拼音:kǒu fēng
话中所透露出来的含意及倾向。如:「他俩口风很紧,没人知道他们何时结婚。」《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你说的话,没有一些儿口风,教我如何去回复右丞。」《文明小史》第三○回:「伯集自然顺了他的口风帮上几句,又著实恭维黄詹事的话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國語辭典》:隐喻(隱喻)  拼音:yǐn yù
一种修辞格。以两物之间的相似性来作间接暗示的比喻。相对于明喻而言。凡具备喻体、喻依,而喻词由「是」、「为」等代替的譬喻属之。如:「摇曳的柳条是曼妙的芭蕾舞者。」
《漢語大詞典》:弦外之响(絃外之響)
喻言外之意。 王国维 人间词话四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 白石 ,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絃外之响。”参见“ 絃外之意 ”。
分類:言外之意
《國語辭典》:弦外之意  拼音:xián wài zhī yì
乐声所蕴含的其他意思。比喻言外之意。南朝宋。范晔 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也作「弦外之音」。
《國語辭典》:弦外之音  拼音:xián wài zhī yīn
比喻言外之意。如:「他话中有话,颇有弦外之音。」也作「弦外之意」。
《國語辭典》:弦外之意  拼音:xián wài zhī yì
乐声所蕴含的其他意思。比喻言外之意。南朝宋。范晔 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其中体趣,言之不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也作「弦外之音」。
《國語辭典》:话音(話音)  拼音:huà yīn
1.说话的声音。如:「楼梯的转角处传来嘈杂的话音。」
2.言外之意,谈话中显露的意向或态度。如:「你去探个话音儿,看他究竟肯不肯答应?」「从他的话音,就可知道他已经同意了我的看法。」
《國語辭典》:活句  拼音:huó jù
立意新颖,灵活生动的诗句。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漢語大詞典》: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聽話聽聲,鑼鼓聽音)
谚语。意谓由此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京剧《沙家浜》第四场:“听 刁参谋长 这意思,新四军的伤病员是我给藏起来了!这可真是呀,听话听声,锣鼓听音。”
《漢語大詞典》:弦外有音
喻有言外之意。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其中一个秃头顶的人,过去是行政科长,弦外有音地说:‘老厂长,别看你把我们忘了,我们可没忘了你。’”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 马长青 说:‘怎么样,在家里过的挺好吧?’党委书记说的,本来是一句普通的问候的话。但是超假归来的 刘国庆 ,却觉得弦外有音。”
《漢語大詞典》:潜台词(潛臺詞)
亦作“潜臺词”。 戏剧术语。指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亦借指某种暗含的意思。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八章:“祭文中有些话因为有‘潜台词’,在执笔者自己诵读时比旁人更为感动。”《收穫》1981年第5期:“其实内心何尝没有更丰富、更深沉的潜台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