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俯仰  拼音:fǔ yǎng
1.低头与抬头。《墨子。鲁问》:「孰将受其不祥。大王俯仰而思之,曰:『我受其不祥。』」
2.瞬息。指短暂的时间。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三二:「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3.举止动作。《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
《國語辭典》:进止(進止)  拼音:jìn zhǐ
1.进退、去留。《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光于是大飨光武,博议进止。」
2.行动举止。《汉书。卷八三。薛宣传》:「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汉。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國語辭典》:动止(動止)  拼音:dòng zhǐ
1.动静。《庄子。天地》:「有形者,与无形无状而皆存者,尽无。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此又非其所以也。」
2.行为举止。《宋书。卷七二。文九王传。建平宣简王宏传》:「使动止应规,进退中律,然后畜锐观衅,因时而动,摧敌陷坚,折冲于外。」
3.商代对监狱的别称。《太平御览。卷六四三。刑法部。狱》:「《博物志》曰:『夏曰念室,殷曰动止,周曰稽留,三代之异名也,又狴犴者亦狱别名。』」
《國語辭典》:举动(舉動)  拼音:jǔ dòng
行为或动作。《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合所破。」《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见这般举动,心里敬他。」
《國語辭典》:趋向(趨向)  拼音:qū xiàng
1.倾向。如:「近来东欧政情有向民主迈进的趋向。」
2.趋炎附势。《旧五代史。卷六十三。唐书。张全义传》:「趋向者皆由径以希恩宠,全义不改素履,尽诚而已。」
《國語辭典》:手脚(手腳)  拼音:shǒu jiǎo
1.手和脚。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一:「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皱皮肉死。」《西游记》第二四回:「看他丁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
2.举止、动作。如:「手脚俐落」。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魄散魂消,肠慌腹热,手脚獐狂去不迭。」《红楼梦》第六三回:「那葵官本是常刮剃短发,好便于面上粉墨油彩,手脚又伶便,打扮又省一层手。」
3.工夫、力气。《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多多益善,母多丹多,省得再费手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钱,费了多少手脚,只骗得七千银子,未免小题大做了。」
4.本领、武艺。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五折:「这孩子手脚来的不中,我只是走的乾净。」《水浒传》第七回:「俺且走上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
5.排场。《绿野仙踪》第五四回:「晚生去年领了大爷的七百银子,原欲托大爷的洪福,多赚几个钱,不意新财东手脚大,将本银乱用。」
6.诡计,暗中耍弄的手段。《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及至告到官司,又被那人弄了些手脚,反问输了。」《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后来手脚做的越多,胆子越大;老头子这趟差使弄来的钱,足足有八九成到他儿子手里了。」也作「脚手」。
《國語辭典》:体段(體段)  拼音:tǐ duàn
1.体统、身分。《西游记》第二回:「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你要结识官府,先要与那衙役猫鼠同眠,你兄我弟,支不得那相公架子,拿不出那秀才体段。」
2.规模、气象。《朱子语类。卷六。仁义礼智等名义》:「中与诚与浩然之气,固是一事,然其分各别:诚是实有此理,中是状物之体段,浩然之气只是为气而言。」
《國語辭典》:趋舍(趨舍)  拼音:qū shě
1.进退。《淮南子。齐俗》:「趋舍行义,亦人之所栖宿也。」《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褒传》:「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
2.取舍。《韩非子。解老》:「人无愚智,莫不有趋舍。」
《國語辭典》:风光(風光)  拼音:fēng guāng
1.风景。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之一:「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中瘴疠多。」《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便附了他们航海,看看海外风光,也不枉人生一世。」
2.品格、格调。唐。元稹 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诗:「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3.光采、荣耀。《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风光只在一时,怎及得大官人终身受用。」《红楼梦》第一三回:「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
《國語辭典》:进退(進退)  拼音:jìn tuì
1.前进或后退。如:「进退不得」。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魏书。卷四二。列传。郦范》:「腹背受敌,进退无途。」
2.和尊长、客人等见面、告退之类的礼仪。《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礼记。内则》:「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
3.出仕或退隐。《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裕哉?」宋。叶适 故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施公墓志铭:「进退以义,士之节也;枉道干进,士之耻也。」
4.任用或罢免。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明史。卷一七九。列传。邹智》:「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
5.使之进退,犹言指挥。《宋史。卷三六五。列传。岳飞》:「飞还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赐札,以飞小心恭谨、不专进退为得体。」
《國語辭典》:动静(動靜)  拼音:dòng jìng
1.运动与静止。《易经。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2.行为举止。《庄子。天下》:「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这两个便是你的孩儿,老夫看了这两个模样动静,敢不中去么。」
3.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凡百吉凶之家,人皆盈门。」
《國語辭典》:动静(動靜)  拼音:dòng jìng
1.消息、情况。《三国志。卷五一。吴书。宗室传。孙韶》:「常以警疆埸远斥候为务,先知动静而为之备,故鲜有负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直到二月初旬,椿树抽芽,不见些儿动静。」
2.声音。如:「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
《國語辭典》:威仪(威儀)  拼音:wēi yí
1.庄严的容止仪态。《诗经。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三国演义》第四回:「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
2.帝王或显贵者出行的仪仗。《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给亲兵百人,置长史,……鼓吹诸威仪,一如旧典。」
《漢語大詞典》:威仪师(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國語辭典》:潦倒  拼音:liáo dǎo
1.不得志、失意。如:「要不是年轻时太过放荡,现今的他怎会这般穷困潦倒?」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唐。杜甫 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放荡不羁。《红楼梦》第三回:「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咱们这时候拿上这三吊钱,先找个地方儿,潦倒上半天儿,回来到店里,就说见著姓褚的了。」
3.脚步不稳。《幼学琼林。卷二。老寿幼诞类》:「龙钟潦倒,年高之状。」《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守到更点二声,公子与众客尽带酣意,潦倒模糊,打一个混同铺,吹灭了灯,一齐藉地而寝。」
《國語辭典》:风采(風采)  拼音:fēng cǎi
风姿文采。《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
《國語辭典》:风度(風度)  拼音:fēng dù
1.风采仪态。《晋书。卷三七。宗室传。安平献王孚等传。史臣曰》:「安平风度宏邈,器宇高雅。」《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老先生功在社稷,今日角巾私第,口不言功,真古名将风度。」
2.度量、气度。如:「虽然输了这场选举,他依然很有风度的向对方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