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动容(動容)  拼音:dòng róng
1.脸色改变,多指感动之意。如:「他与流浪狗之间的故事,令人动容。」《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文明小史》第六○回:「这时两湖总督蒋铎上了个吁请立宪的摺子,上头看了很为动容,就发下来叫军机处各大臣议奏。」
2.动作与仪容。《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3.摇摆。《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國語辭典》:容止  拼音:róng zhǐ
1.仪容举止。《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有一沙门,容止独秀,举众往目,皆莫识焉。」《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观虞姬之容止,知治国之佞臣。」
2.收留。《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门。」
《國語辭典》:法象  拼音:fǎ xiàng
天地间的一切现象。《易经。系辞上》:「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汉书。卷二二。礼乐志》:「今幸有前圣遗制之威仪,诚可法象而补备之,经纪可因缘而存著也。」
《國語辭典》:坐起  拼音:zuò qǐ
1.安坐与起立,指行为举止。《礼记。儒行》:「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
2.屋内装修的另一隔间。《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转到里面,只见:四扇暗槅子窗,揭起青布幕,一个坐起。」也作「坐启」。
《漢語大詞典》:坐启(坐啟)
亦作“ 坐起 ”。 便厅。接近门首的小客厅。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三巧儿 分付:唤在楼下坐啟内坐着。”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敦 点头道:‘是。’方纔拭泪未乾,只听得坐啟中有人咳嗽,叫唤道:‘ 玉峯 在家么?’”《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各处掛停当了灯,收拾了坐起,从炕房内抬出来两盆梅花,两盆迎春,摆在卧房明间上面。”
《國語辭典》:失足  拼音:shī zú
1.举止不庄重。《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走路不小心而摔倒。《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九。误掇恶名》:「杨篆员外,乾符中佐永宁刘丞相淮南幕,因游江失足坠水。」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一。碧碧》:「少年遑遽,极力挤之,孙猝不及防,失足坠岩下。」也作「失脚」。
3.因不慎而堕落、失节或误入歧途。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出:「少逢漂泊,偶尔失足于风尘。」《花月痕》第二五回:「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國語辭典》:凝然  拼音:níng rán
定住不动的样子。《宋史。卷四一三。赵汝谈传》:「扇我以功名而不能动,凝然湛然,孰得干之哉。」
《國語辭典》:庄重(莊重)  拼音:zhuāng zhòng
庄严郑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看这些人见了那个未冠的,甚是恭谨。那未冠的待他众人甚是庄重。」
《漢語大詞典》:俗状(俗狀)
俗人的举止和状貌。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上塚》:“卑职竭蹶簿书,未遑侦访,今蒙垂问,自觉俗状尘容,有惭风雅。”
《國語辭典》:姿态(姿態)  拼音:zī tài
姿容态度。三国魏。阮籍〈咏怀诗〉八二首之六七:「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國語辭典》:得体(得體)  拼音:dé tǐ
言行举止,恰如其分。《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飞还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赐札,以飞小心恭谨、不专进退为得体。」
《漢語大詞典》:狂颠(狂顛)
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唐 张籍 《罗道士》诗:“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宋 辛弃疾 《唐河传·效花间体》词:“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元 杨讷 《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出:“跟后趋前,莫生狂颠。” 清 蒲松龄 《杜子美》诗:“虽固旷达无边幅,毋乃恣肆近狂颠?”
《漢語大詞典》:风止(風止)
风度举止。晋书·庾亮传:“ 亮 甚惧,及见 侃 ,引咎自责,风止可观。”南齐书·张融传:“ 融 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
讽劝阻止。史记·梁孝王世家:“ 李太后 亦私与食官长及郎中 尹霸 等士通乱,而王与 任王后 以此使人风止 李太后 , 李太后 内有淫行,亦已。”
《國語辭典》:闲雅(閑雅)  拼音:xián yǎ
从容安舒。《晋书。卷五五。张载传》:「载性闲雅,博学有文章。」《文选。陆机。文赋》:「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
《國語辭典》:飘逸(飄逸)  拼音:piāo yì
1.高飞轻快的样子。如:「微风徐徐,白云飘逸,这样的天气畅游山林,岂不快哉!」三国魏。王粲〈浮淮赋〉:「若鹰飘逸,递相竞轶。」
2.洒脱自然,超凡脱俗。《红楼梦》第二三回:「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儒林外史》第三○回:「这人生得飘逸风流,确又是个男美,不是像个妇人。」
《漢語大詞典》:惊龙(驚龍)
形容举止飘逸洒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亦形容笔势生动的书法。 宋 苏轼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诗:“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