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丘壑  拼音:qiū huò
1.山峰与河谷。《文选。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之二》:「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宋。王安石〈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也作「邱壑」。
2.山野幽僻的地方。《北史。卷五六。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3.隐居。《文选。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4.比喻深远的意境。宋。黄庭坚 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而观其或亭或台,或墙或石,或竹或树,半隐半露间,使游人不觉其触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断难下手。」后亦用以比喻心中有数。《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毕竟戴大理胸有丘壑,听了此言,恍然大悟道:『是了!是了!』」也作「邱壑」。
《國語辭典》:画意(畫意)  拼音:huà yì
1.绘画的意境或用意。《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2.画出精神、意境。宋。欧阳修〈盘车图〉诗:「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國語辭典》:思致  拼音:sī zhì
思想的能力、意态。《南史。卷二七。殷景仁传》:「景仁不为文而敏有思致,不谈义而深达理。」《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理尚栖约,思致恬敏。」
《國語辭典》:意象  拼音:yì xiàng
在主观意识中,被选择而有秩序的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
《國語辭典》:意兴(意興)  拼音:yì xìng
意思、兴味。《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娇鸾百年长恨》:「生见其三回五转,意兴已倦。」《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两公子因这两番事后,觉得意兴稍减。」
《國語辭典》:邱壑  拼音:qiū huò
1.山峰和溪谷。也作「丘壑」。
2.比喻深远的意境。《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贾政道:『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也作「丘壑」。
《漢語大詞典》:意调(意調)
犹意境。 明 胡应麟 诗薮·元:“ 元 题画五言小诗……皆颇天趣。然意调浅促,句格未超。”
分類:意境
《漢語大詞典》:兴象(興象)
指诗词中的意境。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孟浩然:“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兼復故实。”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陶翰:“为诗词笔双美,既多兴象,復备风骨。” 清 施闰章 《蠖斋诗话·杜注》:“‘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 星河影动摇’,盖言峡流倾注,上撼星河,语有兴象。”
分類:意境
《漢語大詞典》:趣造
志趣;意境。 宋 黄庭坚 《次韵答邢敦夫》:“儿中兀老苍,趣造甚奇异。”
分類:志趣意境
《國語辭典》:诗情(詩情)  拼音:shī qíng
作诗的情思、兴味。唐。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宋。范成大 荆公墓诗二首之一:「半世青苗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國語辭典》:声色(聲色)  拼音:shēng sè
1.说话时的声音及容态。宋。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红楼梦》第四九回:「再审度黛玉声色亦不似往时,果然与宝钗之说相符。」
2.淫靡的音乐与美色。泛指荒嬉娱乐之事。《书经。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序》:「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
3.相术。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令狐赵公在相位,马举为泽潞小将,因奏事到宅;会公有一门僧善声色,偶窥之。」
4.消息。《金瓶梅》第一七回:「不消到尔陈亲家家爹下处。但有不好声色,取巧打点停当,速来回报。」
《國語辭典》:境界  拼音:jìng jiè
1.疆界。《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三国演义》第五二回:「旗开处,推出一辆四轮车,车大斧,厉声高叫:『反贼安敢侵我境界!』」
2.场所、地方。辽。耶律楚材 外道李浩和景贤霏字韵予再和呈景贤诗:「我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西游记》第二九回:「若再来犯我境界,断乎不饶!」
3.情况、层次。《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人居世间,总被他颠颠倒倒,就是那空幻不实,境界偶然。」《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同一个年、月、日、时,一个是这般境界,一个是那般境界,判然不合。」也作「境地」。
4.诗词或艺术品所呈现的境域,以及所表现的层次与特质。
《國語辭典》:局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2.空间狭小。三国。魏。阮籍〈元父赋〉:「故其城郭,卑小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3.不安适的样子。《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假公子在席上自觉局促,本是能饮的,只推量窄,夫人也不强他。」也作「局促」、「跼促」。
4.短促。《北史。卷四五。夏侯道迁传》:「人生局促,何殊朝露,坐上相看,先后间耳。」
《國語辭典》:局促(侷促)  拼音:jú cù
1.形容器量狭小。如:「你这样心胸局促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也作「局促」、「跼促」。
2.形容空间狭小。如:「这房间太局促,能不能换一间大一点的?」也作「局促」、「跼促」。
3.形容不安适的样子。如:「他鲜少上台说话,难免感到局促。」也作「局促」、「跼促」。
《國語辭典》:跼促  拼音:jú cù
1.器量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2.空间狭小。也作「局促」、「局促」。
3.不安适的样子。也作「局促」、「局促」。
《國語辭典》:疏远(疏遠)  拼音:shū yuǎn
远离而不亲近。《三国演义》第五五回:「今若以华堂大厦,子女金帛,令彼享用,自然疏远孔明、关、张等,使彼各生怨望,然后荆州可图也。」《红楼梦》第六回:「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也作「疏逖」。
《國語辭典》:文思  拼音:wén sī
1.功业、道德。《书经。尧典》:「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后常用以称颂帝王。
2.作文的思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唐。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