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学(文學)  拼音:wén xué
1.广义泛指一切思想的表现,而以文字记述的著作;狭义则专指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思想、情感或想像的作品。
2.职官名。汉时州郡及王国都设置。《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公孙弘传》:「能通一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
《國語辭典》:四科  拼音:sì kē
1.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炳。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國語辭典》:文思  拼音:wén sī
1.功业、道德。《书经。尧典》:「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后常用以称颂帝王。
2.作文的思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唐。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國語辭典》:文雅  拼音:wén yǎ
优美、不粗俗。《汉书。卷七六。张敞传》:「敞孙竦,王莽时至郡守,封侯,博学文雅过于敞,然政事不及也。」《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只是字句做得太文雅了,各书铺里收稿的总校看不懂。」
《國語辭典》:笔札(筆札)  拼音:bǐ zhá
1.古代的笔和木简,相当于现在的纸笔。《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2.关于文墨写作等事,如公文、书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汉来笔札,辞气纷纭。」宋。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好学自力,善笔札。」
《漢語大詞典》:文事
(1).文德教化之事。国语·齐语:“定三革,隐五刃,朝服以济河而无怵惕焉,文事胜矣。”《书·武成》“作武成” 孔 传:“武功成,文事修。”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穀梁传·定公十年》:“因是以见,虽有文事,必有武备。”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夫有文事,必有武备,所以重蕃也。” 清 刘大櫆 《〈周书岩诗集〉序》:“文事武备,《穀梁》以之称 孔子 。”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谈话》:“ 杨荫榆 知道要做不成这校长,便文事用文士的‘流言’,武功用 三河 的老妈,总非将一班‘毛鸦头’赶尽杀绝不可。”
(3).文才;文章之事。《三国演义》第二二回:“ 陈琳 文事虽佳,其如 袁绍 武略之不足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墨:“盖 后梁 、 南唐 、前后二 蜀 ,其主俱好文事,各地置笔墨纸务之官。” 侯方域 《豫省试策四》附 清 徐作肃 评:“通篇以不治 河 为主,变化出没,极文事之乐。”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 唐 之世,僧徒不通于文事,书其师语以俚俗之语録。”
《漢語大詞典》:灵蛇(靈蛇)
(1).神异的蛇,有灵应的蛇。楚辞·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汉 王逸 注:“山海经云:南方有灵蛇,吞象,三年然后出其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法由斩祀杀灵蛇,非己之咎先人瑕。” 刘师培 文说·宗骚篇:“赤豹文貍备其用,灵蛇玉虺记其奇。”
(2).指传说中衔珠报答 隋侯 的蛇。 南朝 梁 沈约 《梁鞞舞歌·明之君四》:“灵蛇及瑞羽,分素復衔丹。” 唐 薛能 《怀汾上旧居》诗:“投暗作珠何所用,被人专拟害灵蛇。” 唐 皎然 《答裴集阳伯明》诗:“珠生驪龙頷,或生灵蛇口。”参见“ 灵蛇珠 ”。
(3).指灵蛇之珠。珍奇的宝物。比喻胸中藏有锦绣文才的人。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龙文已远,轻图剸兕之功;鱼目滥持,自拟灵虵之色。”
(4).比喻美好的文才或文章。晋书·文苑传序:“ 西都 贾 马 耀灵蛇於掌握; 东汉 班 张 ,发雕龙於綈槧。” 唐 虞世南 《门有车马客》诗:“高谈辩飞兔,摛藻握灵蛇。” 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他只为胸藏啸虎,手握灵蛇,岂肯老死田间牖。”
(5).敬称妇女所怀之胎。 宋 晁补之 《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词:“吉梦灵蛇朱夏宜,佳辰阿母会 瑶池 。”参见“ 珠胎 ”。
(6).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清 陈维嵩 《海棠春·闺词再和阮亭韵》词:“粧成谁见灵蛇样,分咐与百花閒赏。” 清 叶舒崇 《浣溪沙·孤山别墅有感》词:“生小画眉分细茧,近来綰髻学灵蛇。”参见“ 灵蛇髻 ”。
《漢語大詞典》:灵蛇珠(靈蛇珠)
相传 春秋 时 隋侯 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使人以药傅之,蛇乃能走。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后以“灵蛇珠”喻绵绣文才。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祖德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 荆山 之玉。” 清 黄宗羲 《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 荆山 之玉者,竟不异虫讙鸟聒,过耳已泯。”
《國語辭典》:珠胎  拼音:zhū tāi
蚌中尚未剖取的珠。《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方椎夜光之流离,剖明月之珠胎。」唐。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诗:「合浦识珠胎,白发因愁改。」后比喻妇人怀孕。如:「珠胎暗结」。
《國語辭典》:灵蛇髻(靈蛇髻)  拼音:líng shé jì
一种古代妇女的发式。相传为魏文帝皇后甄氏所创。其梳法是将头发挽起,束为一股或双股,再盘成如灵蛇般蟠曲扭转的发髻。如东晋顾恺之所绘〈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即梳此发髻。
《漢語大詞典》:鼠须(鼠鬚)
见“ 鼠鬚 ”。
亦作“ 鼠须 ”。
(1).鼠须笔的省称。 晋 王羲之 《笔经》:“鼠鬚用未必能佳,甚难得。” 唐 长孙佐辅 《相和歌辞·宫怨》:“看笼不记熏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宋 苏轼 《答王定民》诗:“欲寄鼠须并蠒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清 黄景仁 《岁暮怀人》诗:“乌丝阑格鼠鬚描,爱我新诗手自抄。”
(2).借指文才。 明 陈汝元 《青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隆凤炬,全仗鼠鬚;宠赐龙章,多凭兔鬣。”
(3).喻指稀疏的胡须。《花月痕》第九回:“﹝ 鸣盛 ﹞迷着两隻小眼睛,手里理着自己几茎鼠鬚。”
《國語辭典》:五色笔(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诗文显。一日梦郭璞索笔,探怀取五色笔授之,后作诗绝无佳句,时人称其才尽。见《南史。卷五九。江淹传》。后以五色笔比喻文才。
《漢語大詞典》:词才(詞才)
(1).犹文才。 唐 陆龟蒙 《送润卿还华阳》诗:“ 云肆先生 分气调, 山图公子 爱词才。”
(2).有才气的词。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乔笙巢 ﹞又云:‘他人之词,词才也。 少游 ,词心也,得之於内,不可以传。’”
《漢語大詞典》:五色肠(五色腸)
喻文才。 明 屠隆 《綵毫记·脱靴捧砚》:“贺太平帝王欣赏花王,佳人貌比 双成 样,才子胸盘五色肠。”参见“ 五色笔 ”。
分類:文才
《國語辭典》:五色笔(五色筆)  拼音:wǔ sè bǐ
南朝梁江淹,素以诗文显。一日梦郭璞索笔,探怀取五色笔授之,后作诗绝无佳句,时人称其才尽。见《南史。卷五九。江淹传》。后以五色笔比喻文才。
《漢語大詞典》:贯斗才(貫斗才)
指超群拔萃的文才。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红衲袄》:“ 蔡夫人 , 蔡夫人 ,你本是翠幃 班 马 ,到做了玉帐 姬姜 ,可不道埋没了 丰城 贯斗才。”参见“ 贯斗双龙 ”。
分類:文才
《漢語大詞典》:贯斗双龙(貫斗雙龍)
晋书·张华传载:“ 晋 张华 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固命 雷焕 为 丰城 令访之。 焕 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 华 与 焕 各佩其一。后 华 死,失剑所在。 焕 死, 焕 子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后因以“贯斗双龙”形容才能拔萃超群。 明 吴尚默 《西台摘疏·核叙平蜀功罪疏》:“ 万县 知县 毛羽健 :骏品凌空独鹤,鸿才贯斗双龙,桓赳维臧,轻轩咸佶。”
《國語辭典》:文武  拼音:wén wǔ
1.文才与武艺。《汉书。卷六七。杨胡朱梅云传。朱云》:「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新唐书。卷九八。列传。王圭》:「兼资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靖。」
2.文臣和武将。《三国演义》第四回:「九月朔,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西游记》第一二回:「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的文武,无不奉行。」
3.文德教化和武备防禦。《史记。卷一一九。循吏列传。序》:「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4.周文王与武王的合称。《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唐。白居易〈新乐府。八骏图〉:「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漢語大詞典》:文武火
用于烧煮的文火与武火。文火,火力小而弱;武火,火力大而猛。 唐 王季友 《酬李十六山丈》诗:“鍊丹文武火未成,卖药贩履俱逃名。” 元 王祯 农书·蔴苧:“﹝毛絁布法﹞纳於热灰水内,浸湿於甑中蒸之,文武火养二三日,频频翻覷。”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其家相传服松梅丸,云取松脂,用河水浸四十九日,文武火煮,令白如餳餹,然后和乌梅地黄丸。”
分類:文火火力
《高级汉语词典》:彩笔
彩色笔。即彩笔
分类:彩笔
《國語辭典》:才华(才華)  拼音:cái huá
表现于外的才能。南朝梁。江淹〈知己赋〉:「既含道润,亦发才华。」《儒林外史》第一○回:「昨在尊府会见南昌蘧太爷的公孙,著实爱他才华,所以托晚生来问,可曾毕过姻事?」
《漢語大詞典》:文星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传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杜甫 、 李白 与 怀素 ,文星酒星草书星。” 宋 杨无咎 《南歌子》词之四:“直教笔底有文星,欲状此时情,若为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祝胡东樵寿》:‘人指所居为福地,天留此老应文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两江月旦归名士,又报文星入座来。”参见“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