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外相  拼音:wài xiàng
外在的容貌、形象。元。无名氏《替杀妻》第二折:「这婆娘外相儿真,就里哏,从然面搽红粉,是一个油剃髻吊客丧门。」《红楼梦》第九回:「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
《漢語大詞典》:神仪(神儀)
(1).指遣像;神像。 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感容臺之罢御,哀恭馆之不临,仰神仪而邈絶,视区物而增阴。”
(2).神情仪表。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听 茂陵 之鐘鼓,抱 乔阳 之劒舄;虽髣髴於神仪,终缠绵以号擗。”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及长,身长七尺七寸,神仪明秀,朗目疎眉。”北史·杨愔传:“ 愔 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3).泛指状貌。 金 赵秉文 《谒北岳》诗:“四大神仪一,羣山 太茂 尊。”
《國語辭典》:本质(本質)  拼音:běn zhí
1.事物本身原有的根本属性。如:「这件事的本质,并不如你想像的单纯。」《红楼梦》第八六回:「譬如好木,太要做玲珑剔透,本质就不坚了。」
2.人的本性。如:「他的本质不坏。」《南齐书。卷二五。列传。张敬儿》:「朕犹谓恩义所感,本质可移。」
《漢語大詞典》:貌形
形状;状貌。 汉 王褒 《洞箫赋》:“生不覩天地之体势,闇於白黑之貌形。”
分類:形状状貌
《國語辭典》:峥嵘(崢嶸)  拼音:zhēng róng
1.山势高峻突出的样子。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清。严复 上海刘氏园见白莲孤开归而成咏诗:「欲采盈盈太孤绝,胸中长此玉峥嵘。」
2.面貌凶恶的样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只见麒麟迅速,狮子峥嵘,摆尾摇头,出林迎接。」
3.冷冽的样子。唐。罗隐 雪霁诗:「南山雪乍晴,寒气转峥嵘。」《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那剑光闪烁,杀气峥嵘。」
4.人品出众的样子。唐。杜荀鹤 送李镡游新安诗:「邯郸李镡才峥嵘,酒狂诗逸难干名。」
5.出人头地。《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真是谢天谢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四出:「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
《國語辭典》:丘墟  拼音:qiū xū
1.荒芜的地方。《管子。八观》:「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文选。班彪。北征赋》:「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
2.形容破败荒凉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明。沈鲸《双珠记》第三八出:「兵荒极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遗。」
3.坟墓。宋。陆游 叹老诗:「朋侪什九堕丘墟,自笑身如脱网鱼。」
《國語辭典》:形状(形狀)  拼音:xíng zhuàng
1.外貌、模样。《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豫让传》:「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2.状况、情形。《东观汉记。卷一二。马严传》:「建初中病,遣功曹史李龚奉章诣阙,帝亲召见龚,问疾病形状。」《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府尹见这般形状,心下愈加狐疑,却是免不得体面,喝叫打著。」
3.形容、描述。明。李贽〈解经文〉:「其为昏扰扰相,殆不容以言语形状之矣。」
《漢語大詞典》:子羽
(1).旧传为视力极好的人。列子·汤问:“﹝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 离朱 子羽 方昼拭眥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
(2). 澹台 灭明 的字。 春秋 鲁 人, 孔子 弟子,状貌丑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澹臺灭明 ﹞状貌甚恶。欲事 孔子 , 孔子 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 江 ,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 孔子 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 宰予 ;以貌取人,失之 子羽 。’”《平山冷燕》第十一回:“却説 燕白頷 同 平如衡 回到家里,因相与嘆息道:‘以貌取人,失之 子羽 。’”
《國語辭典》:相形  拼音:xiāng xíng
1.相互比较。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六:「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宋。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若巧者侵夺已甚,则拙者迫怵无聊,利害相形,不得不察。」
2.互相衬托。晋。潘尼〈琉璃碗赋〉:「灼烁旁烛,表里相形。」
《國語辭典》:狰狞(猙獰)  拼音:zhēng níng
面貌凶恶的样子。《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叫家丁妆了一班牛头马面,魔王夜叉,极狰狞的怪物。」《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天生性怯,不敢近狰狞神鬼之像。」
《漢語大詞典》:俗状(俗狀)
俗人的举止和状貌。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清 蒋士铨 《第二碑·上塚》:“卑职竭蹶簿书,未遑侦访,今蒙垂问,自觉俗状尘容,有惭风雅。”
《漢語大詞典》:鹤瘦(鶴瘦)
清瘦;瘦削。鹤状貌瘦骨伶仃,故称。 唐 白居易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诗:“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宋 苏轼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漢語大詞典》:殊相
奇异的状貌;不同的状貌。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双瞳夹镜,两权协月。异体峯生,殊相逸发。” 唐 杜甫 《丹青引》:“弟子 韩干 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分類:奇异状貌
《漢語大詞典》:瑰伟(瑰偉)
亦作“瓌伟”。
(1).谓事物珍美奇异或雄伟。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若乃俶儻瑰伟,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萃,充仞其中者,不可胜记。” 明 郑真 《纪君师道文集序》:“椒崖岛屿之险怪瑰伟,晦冥变化,穷千万年而不息焉者,盖其深广而有本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纬书论:“﹝纬书﹞ 哀 平 时始流布,谓其时所造,则其书苛碎凌杂,或乃瑰伟廓寥,不同乖异。” 黄秋耘 《黄山秋行》:“我觉得, 黄山 兼有 泰山 的瑰伟。”
(2).指珍美奇异的东西。拾遗记·前汉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及乎飞走之类,神木怪草,见奇而説,万世之瑰伟也。”
(3).谓状貌魁梧美好。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 ﹞侍 洪 侧…… 洪 每曰:‘此儿姿貌瓌伟,质性过人,非常相也。’”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张遵言》:“遥见一塚上有三四人,衣白衣冠,人长丈餘,手持弓剑,形状瓌伟。” 宋 乐史 《广卓异记·申王异事》:“王性宽裕,仪形瑰伟,善於饮啖。” 清 袁枚 新齐谐·毁陈友谅庙:“﹝公﹞手铁锁繫神颈曳之,神像瑰伟,非掊击不能去。”
(4).谓性格才能卓异。 汉 蔡邕 《刘镇南碑》:“君膺期诞生,瑰伟大度。”晋书·郤詵传:“ 詵 博学多才,瓌伟倜儻,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宋 王安石 《上张太博书》之二:“伏惟执事之用心,持久而力行,则瓌伟閎廓自重之士,将皆愿缀於门阑之游。”
(5).谓文辞奇特怪异。 清 姚鼐 《述庵文钞序》:“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瓌伟之辞,为古文人所未有。”
《國語辭典》:巴巴  拼音:bā bā
1.形容黏合的样子。如:「乾巴巴」、「焦巴巴」。宋。陆游 大慧禅师真赞:「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
2.形容迫切、盼望的样子。元。童童学士〈新水令。烧痕回绿套。驻马听〉曲:「望眼巴巴,春陌香尘迷去马。」
3.特地、偏偏。《金瓶梅》第二三回:「惠莲道:『我不得闲,与娘纳鞋哩!随问教那个烧烧儿罢,巴巴坐名儿教我烧!』」《红楼梦》第三一回:「今儿巴巴的自己带了来,我当又是什么新奇东西,原来还是他。」
4.多话的样子。如:「上课钟响了,他还巴巴的说个不停。」也作「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