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秦原
犹 秦中 。 唐 韩愈 《祭石君文》:“客葬 秦 原,孤魂谁附?”作者题解:“ 石洪 , 濬川 也, 河南 人,为京兆、 昭应 尉,遂葬于死所,故曰客葬 秦 原也。” 唐 杜牧 《晓望》诗:“ 秦 原在何处?泽国碧悠悠。”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白敏中》:“ 魏扶 诗云:‘ 萧关 新復旧山川,古戍 秦 原景象鲜。’”参见“ 秦中 ”。
分類:作者题解
《國語辭典》:秦中  拼音:qín zhōng
地名。约今陕西省,因古为秦国,故称为「秦中」。
《國語辭典》:主人公  拼音:zhǔ rén gōng
1.对主人的尊称。唐。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诗:「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也称为「主人翁」。
2.小说戏剧中的主要人物。
《國語辭典》:主人  拼音:zhǔ rén
1.拥有主权的人。《三国演义》第五六回:「今日皇叔做了东吴女婿,便是鲁肃主人,如何敢坐?」《儒林外史》第五回:「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妇、丫鬟、使女黑压压的几十个人,都来磕了主人、主母的头。」
2.东家,相对于宾客而言。《文选。潘岳。笙赋》:「酒酣徒扰,乐阙日移,疏客始阑,主人微疲。」《儒林外史》第二回:「金有馀只得用了几个小钱,一夥客人都也同了去看,又央及行主人领著。」
《國語辭典》:自注  拼音:zì zhù
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注释。《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
分類:作者著述
《漢語大詞典》:自选
动作者自由的选择,或他所希望的自由行动的。例如:自选手枪五十米赛。
可任意选择的,可由自己斟酌决定的,不强迫的、不强制的。例如:自选动作。
《國語辭典》:作手  拼音:zuò shǒu
某种技能的名手。如:「股市今日大涨,作手趁机进场,获利连翻两番。」元。方回〈赠存古杨茂盛卿〉诗:「装潢作手今无敌,消得朝天驲骑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你看这四首诗,鍊字鍊句及那对仗,看著虽像是小品,然而非真正作手作不出来。」
《國語辭典》:作曲  拼音:zuò qǔ
制作乐曲。如:「他喜欢作曲。」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俞春浦善琵琶》:「会是夕风雨,春浦取琵琶作曲,铁云乃作诗以寄小颠。」
《國語辭典》:山海经(山海經)  拼音:shān hǎi jīng
书名。中国古代的地理神话笔记。相传为伯益所撰,但书中多有夏商地名,应成书于周秦之间。今本十八篇,晋郭璞注,清郝懿行笺疏。记述古代传说中的山川、部族、物产、草木、鸟兽、风俗等,内容多怪诞灵异,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传说及史地材料。初时被列为地理书籍,清《四库全书》则录入小说家类。
《國語辭典》:书会(書會)  拼音:shū huì
1.宋、元时小说、戏曲作者与艺人共同组织的团体。《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真字能抄掌记,更压著御京书会。」《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当日推出这和尚来,一个书会先生看见,就法场上做了一只曲儿,唤做南乡子。」
2.乡村学塾。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都城内外,自有文武两学,宗学、京学、县学之外,其馀乡校、家塾、舍馆、书会,每一里巷须一二所。弦诵之声,往往相闻。」
3.书法同好组成的团体。如:「今年书会要办展览,请大家要及早准备作品。」
《國語辭典》:乐师(樂師)  拼音:yuè shī
1.职官名。《周礼》官名,掌国学的政事,教国子小舞。也称为「小乐正」。
2.演奏音乐的艺人。《墨子。尚贤下》:「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唐。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也称为「乐工」。
《漢語大詞典》:使轩(使軒)
作者所乘之车。 宋 宋祁 《和宴相公九日郡宴》诗:“令序凝秋籥,欢游驻使轩。”
分類:作者
《國語辭典》:后记(後記)  拼音:hòu jì
由作者或他人撰写,刊附在书籍、文章的后面,用以说明写作宗旨、经过或补充个别内容的文辞。
《漢語大詞典》:解题(解題)
(1).对书籍的作者、卷次、内容、版本的说明。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 吴氏 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餘卷,且倣《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近亦散失。”
(2).解说诗文之标题。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录·诗序:“今日读 汉 、 魏 、 六朝 乐府,若无解题,犹不能辨其为何语,何况‘三百篇’。”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将那资本,来编印 明 代小说、传奇,插画,每幅略加解题,仿《笺谱》预约办法。”
《漢語大詞典》:原注
原中的注解。多指原作者的自注。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劫灰录补注跋并撰人辨》:“余尝以旧本校勘原注,既一一标明;补注引用诸书,则无从徧考矣。”
《漢語大詞典》:赞论(贊論)
亦作“讃论”。 赞和论均为文体名。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讃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於沉思,义归乎翰藻。”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有因言语而可知者,有假讚论而自见者……然则才行、事迹、言语、讚论,凡此四者,皆不相须。若兼而毕书,则其费尤广。”
犹论赞。史传篇末所附作者的评论。《南齐书·高逸传·臧荣绪》:“与友 关康之 沉深典素,追古著书,撰《晋史》十袠,赞论虽无逸才,亦足弥纶一代。” 清 方苞 《书韩退之〈平淮西碑〉后》:“碑记墓誌之有铭,犹史之赞论,义法创自 太史公 。”
《國語辭典》:手稿  拼音:shǒu gǎo
写定而未刊刻印行的原稿。如:「这些剧本是莎士比亚的手稿。」《清史稿。卷五○八。列女列传一。詹枚妻王》:「我先君死,不为不幸。平生手稿,为我尽致蒯夫人,蒯夫人能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