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颜色(顏色)  拼音:yán sè
1.面容、脸色。《论语。泰伯》:「正颜色,斯近信矣。」唐。皇甫枚《却要》:「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姻党亦多怜之。」
2.姿色。《西游记》第二三回:「小女俱有几分颜色,女工针指,无所不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断事问道:『你妻子生得如何?』井庆道:『也有几分颜色的。』」
3.色彩。《儒林外史》第一回:「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著一张纸。」《红楼梦》第四二回:「不过随手写字的笔画画罢了。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
4.厉害的手段。如:「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國語辭典》:颜色(顏色)  拼音:yán shai
颜料。
《國語辭典》:能为(能為)  拼音:néng wéi
1.称人能力杰出,有所作为。《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而齐赵之深雠可以报矣,而示天下有能为也。」
2.能耐、本领。《红楼梦》第四八回:「为这点子小事,弄得人坑家败业,也不算什么能为。」也作「能耐」。
《國語辭典》:学术(學術)  拼音:xué shù
一切学问的总称。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小子无学术,丁宁因负薪。」
《國語辭典》:功夫  拼音:gōng fu
1.武术。如:「功夫演员」。
2.本领、造诣。如:「他的国画,功夫很深。」也作「工夫」。
3.空閒、时间。如:「我可没功夫陪你,你随意吧!」也作「工夫」。
4.占用的时间、精力。如:「他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电脑学好。」也作「工夫」。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领或手段。《西游记》第八回:「问他来历,他言有神通,会变化,又驾觔斗云,一去十万八千里。」《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深谋诡计之奸徒,急偿夙债。」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见,知道一切远时、远地各种情况的一种神秘智力。《央掘魔罗经》卷二:「常行自他利,愿速安众生,如是修方便,疾获上神通。」
3.心领神会。《亢仓子。用道》:「静则神通,穷则意通。」
《國語辭典》:勾当(勾當)  拼音:gòu dāng
担当、料理事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院判勾当丧事毕了,带了灵柩归葬临安。」
《國語辭典》:勾当(勾當)  拼音:gòu dàng
事情。多指坏事而言。《红楼梦》第三三回:「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
《國語辭典》:伎俩(伎倆)  拼音:jì liǎng
1.技能、本领。《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司空图传》:「伎俩虽多性灵恶,赖是长教闲处著。」唐。贯休〈战城南〉诗二首之一:「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2.欺骗人的手段或花招。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磨障套。倘秀才〉曲:「吞象心肠歹伎俩,谷中添秕屑,米内插粗糠,怎指望他儿孙久长?」《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弄假成真,以非为是,都是你弄出这个伎俩!」
《國語辭典》:身手  拼音:shēn shǒu
技艺或武艺。唐。杜甫〈哀王孙〉诗:「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也称为「身法」。
《國語辭典》:一手  拼音:yī shǒu
1.一只手。《红楼梦》第六三回:「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
2.技艺。《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有个堂房侄女,今年十八岁,做得一手好针线。」
3.一人的力量。宋。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4.手段。《水浒传》第三七回:「你在这里又弄这一手?船里甚么行货?有些油水么?」
5.不正当的关系。如:「他们两人平日在公司里,少有互动,没人会想到他俩私底下竟然有一手。」
《國語辭典》:手段  拼音:shǒu duàn
本领、方法、手法。《西游记》第一八回:「我们不是那不济的和尚,脓包的道士,其实有些手段,惯会拿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正要誇逞自家手段,这一问,揉著痒处。」
《國語辭典》:两下(兩下)  拼音:liǎng xià
1.双方面、两面。唐。柳宗元 駮复雠议:「复雠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文明小史》第二二回:「两下谈得投机,万帅就要在学堂吃饭。」也作「两下里」。
2.两次或少许。如:「小孩本来就调皮好动,打他两下就好了,何必动怒?」
《國語辭典》:两下子(兩下子)  拼音:liǎng xià zi
1.指不寻常的本领、本事。如:「他真有两下子,不一会儿功夫就做出一桌美味可口的菜来。」
2.比喻很短的时间或很少的功夫。如:「看我的!保證两下子就清洁溜溜。」
分類:办法本领
《國語辭典》:本事  拼音:běn shì
1.诗词或戏剧中的故事,或所依据的事实。
2.事情的经过、原委。《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
3.长诗或剧本的情节大意。如弥尔顿(Milton)在长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每一卷前,都加上本事。
4.歌曲名。黄自作曲,卢冀野作词,曲调悠柔,词义典雅。
《國語辭典》:本事  拼音:běn shi
才力、本领、技能。《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虞候道:『小娘子有甚本事?』待诏说出女孩儿一件本事来,……原来这女儿会绣作。」《文明小史》第二五回:「那先生姓缪,是在江阴书院里肄业的人才,颇有几分本事。」
《漢語大詞典》:材术(材術)
本领;才学。鬼谷子·飞箝“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 南朝 梁 陶弘景 注:“或有状其所有,其短自形,此以重累为毁也。或有歷説其短,材术便著,此以毁为重累也。” 宋 曾巩 《亲旧书报京师盛闻治声》诗:“自知孤宦无材术,谁道京师有政声。” 宋 苏轼 《论仓法札子》:“臣材术短浅,老病日侵。”
《國語辭典》:身分  拼音:shēn fèn
1.指个人的出身、职业、资格或社会地位等。如:「身分證」、「身分暴露」、「已婚身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敢是做过了娼妓一番,身分不比良家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只勾有两年光景,把一个大财主,仍旧弄做个渔翁身分,一些也没有了。」《红楼梦》第五七回:「幸他是个知书达礼的,虽有女儿身分,还不是那种佯羞诈愧,一味轻薄造作之辈。」
2.架式、排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见那老子是个养家经纪之人,不恁地理会这些勾当,所以閒常也与人做了些不伶俐的身分。」《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高老先生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分,最好顽耍,同众位说说笑笑,并无顾忌。」
3.等级、品质。《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馔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上买来的,身分有限。」
4.模样、体态。《董西厢》卷七:「甚娘身分!驼腰与龟胸,包牙缺上边唇。」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三折:「我当初打杀他了,再怎生得个范雎来,待道不是呵,你看那身分儿好生相似。」
5.动作、招式。《水浒传》第二三回:「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张铁臂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分来。」
《國語辭典》:活路  拼音:huó lù
1.生路。《三国演义》第三回:「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今耕者已得再生,吾亦该放条活路。」
2.可通行的道路。《水浒传》第四七回:「你便从村里走去,只看有白杨树便可转湾。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如有别的树木转湾也不是活路。」
3.能够顺利进行事务的途径。《刘知远诸宫调。第三》:「莫忧拒,待交我寻活路,嗔不肯。」
4.生活的门路。如:「他穷得连条活路也没有。」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这厮每败坏风俗,搅的俺一家儿不成活路,那吃敲才百计亏图。」
5.工作。《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既是捻出丫头去了,这丫头的活路就该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