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勾当(勾當)  拼音:gòu dāng
担当、料理事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院判勾当丧事毕了,带了灵柩归葬临安。」
《國語辭典》:勾当(勾當)  拼音:gòu dàng
事情。多指坏事而言。《红楼梦》第三三回:「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
《國語辭典》:理会(理會)  拼音:lǐ huì
1.道理相合,见解一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闇与之理会。」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2.评理、理论。《水浒传》第四九回:「两个便拔步出门,指著庄上骂道:『你赖我大虫,和你官司里去理会。』」《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那焦氏也不起身,反骂道:『这贱人!你把死来诈我么?且到明日与你理会。』」
3.料理、处置。《水浒传》第二回:「如若强人自来,都是我来理会。」《元曲选。盆儿鬼。第一折》:「你且睡去,有人来投宿,我自理会。」
4.办法、主意。《水浒传》第一三回:「夫人不必挂心,世杰自有理会。」《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瑞虹又不则声,朱源到没个理会,只得自斟自饮。」
5.理解、领会。宋。苏轼〈答张嘉父〉:「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理会。」《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子是甚般聪俊,何事不理会?」
6.关心、在意。《三国演义》第五七回:「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红楼梦》第六七回:「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如今看见,真是新鲜物儿了。」
7.理睬、答理。《西游记》第二三回:「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乌龟分毫不知一个情由,劈地价来,没做理会,口里乱嚷。」
8.知道。《红楼梦》第七一回:「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
《國語辭典》:照应(照應)  拼音:zhào yìng
1.照顾料理。《红楼梦》第八七回:「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而今他官已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2.关照呼应。《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人一个眼花错认了,明白是无端的,后边照应将来,自有一段缘故在内,真是人所不测。」
3.配合。《大马扁》第七回:「俗语说『万事起头难』,今孙文等日前谋起于广州,想已预备多时,党羽自不少了,我们尽可交通他,说道与他同谋,他们在外打点,我们在内照应,行事较易。」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六出:「此后内外消息,须要两相照应,千秋富贵,可以常保矣。」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ó
张网以捕鸟。《战国策。东周策》:「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o
1.招待。《红楼梦》第一四回:「尤氏犹卧于内室,一应张罗款待,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
2.筹备、安排。《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们爷们五哇,洗洗汕汕,缝缝连连,都得我,我一个人儿,张罗得过来吗?」《花月痕》第一二回:「三十两尽彀开消。老爷要明日,我就回去赶紧张罗,不然,怕误事呢。」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國語辭典》:撙节(撙節)  拼音:zǔn jié
1.约束、抑制。《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
2.节省、节约。《新唐书。卷一六三。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明史。卷一八三。周经传》:「滥费无纪,致帑藏殚虚,宜大为撙节。」
《國語辭典》:修理  拼音:xiū lǐ
1.整治。《后汉书。卷六九。窦何列传。何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以镇京师。」《红楼梦》第八九回:「又要开销国帑修理城工,工部司官又有一番照料,所以部里特来报知老爷的。」
2.惩处、教训。如:「他把下属狠狠修理了一顿,然后就怒气冲冲地离开了。」
《國語辭典》:整理  拼音:zhěng lǐ
1.收拾、准备。《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献神已毕,就将福物收去,整理一整理,重新摆出来。」《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员外赏了报喜人酒饭,谢恩过,整理行装,去江西到任。」
2.整顿治理。《三国志。卷六二。吴书。胡综传》:「恢弘大繇,整理天纲,将使遗民,睹见定主。」《红楼梦》第一九回:「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國語辭典》:简点(簡點)  拼音:jiǎn diǎn
1.挑选。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刘郎才及第,岂得便简点人家女?」
2.查点。《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第二日人家看见了字,方才简点家中,晓得失了贼。」
《漢語大詞典》:营治(營治)
(1).料理;治理。 唐 韩愈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医饵之药……剂钱至十数万,营治剧勤,皆自君手,不假之人。”宋史·河渠志五:“是岁,又遣 程昉 諭边臣营治诸濼,以备守御。”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继母病,服劳达旦,营治药物,必自其手,不自他人。”
(2).处理政务。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妇人与政,乱之本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夫经国营治,必凭俊喆为辅。”
(3).修建;建造。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赵韩王园:“ 赵韩王 宅园,国初詔将作营治,故其经画製作,殆侔禁省。”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周孝子事》:“既而卜兆於祖墓之旁,营治井槨,即於十一月初九日安葬。”
《國語辭典》:营谋(營謀)  拼音:yíng móu
1.图谋。如:「营谋私利」。
2.经商、做生意。《聊斋志异。卷三。老饕》:「生平落拓,不利营谋,出门辄亏其赀。」
《漢語大詞典》:干理(幹理)
(1).治理;料理。三国志·蜀志·张裔传:“ 汝南 许文休 入 蜀 ,谓 裔 干理敏捷,是中夏 钟元常 之伦也。”陈书·谢岐传:“时军旅屡兴,粮储多闕, 岐 所在干理,深被知遇。” 明 张居正 《召见纪事》:“至于国家事务,臣当尽忠干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君干理家事毕,妾当自至。”
(2).谓干练有理事之才。三国志·魏志·和洽等传评:“ 和洽 清和干理, 常林 素业纯固。”陈书·沈君理传:“ 君理 招集士卒,脩治器械,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旧唐书·杜正伦传:“ 正伦 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
《漢語大詞典》:办护(辦護)
料理;主持。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秀 , 咸熙 中为尚书僕射”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当 中平 末,同年二十餘, 干 好击剑, 义 好办护丧事。”
分類:料理主持
《國語辭典》:管理  拼音:guǎn lǐ
1.负责管辖处理某事务。《红楼梦》第一四回:「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
2.泛指如何使一群人能够做到协力合作,达成任务之途径与方法。
《漢語大詞典》:营理(營理)
(1).管理;料理。后汉书·樊宏传:“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 谢 忽梦 郭 与人於 浙江 上争樗蒲钱,因为水神所责,堕水而死,己营理 郭 凶事。”
(2).指经营之道。 宋 洪迈 《夷坚支志戊·许大郎》:“ 许大郎 者,京师人。世以鬻麵为业,然仅能自赡。至此老颇留意营理……家道日以昌盛。”
(3).修建;修缮。南史·王秀之传:“便无復仕进,止营理 舍亭山 宅,有终焉之志。”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易腐朽,补罅漏,支持欹倾,凡当营理者,靡不及之。”
《漢語大詞典》:省理
(1).视察审理。陈书·宣帝纪:“乙巳,分遣大使巡行州郡,省理寃屈。”
(2).过问;料理。新五代史·杂传二·李茂贞:“ 从曮 有田千顷、竹千亩在 凤翔 ,惧侵民利,未尝省理, 凤翔 人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