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译义(譯義)
犹意译。 章炳麟 《文学总略》:“‘修多罗’者,直译为‘线’,译义为‘经’。盖彼以贝叶成书,故用线联贯也。”
分類:意译
《國語辭典》:使者  拼音:shǐ zhě
奉命出使的人。《史记。卷七三。白起王剪传》:「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却,使者日至。」《三国演义》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赏赐,则四海自清平也。」
《國語辭典》:有情  拼音:yǒu qíng
1.有情意。《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然苟日有情,孰能不怀?」《红楼梦》第六四回:「今见贾琏有情,况是姐夫将他聘嫁,有何不肯。」
2.有交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
3.有情趣。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八。隋》:「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4.佛教用语。泛指一切有情识的生命。《大乘掌珍论。卷上》:「普为饶益一切有情,正发无上菩提大愿。」也作「众生」、「有识」。
《國語辭典》:居士  拼音:jū shì
1.称隐居的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
2.佛教称在家佛教徒。《维摩诘所说经。卷上》:「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清。钱谦益 莆阳陈氏寿宴诗:「方床竺几夹窗纱,人说毗耶居士家。」
《國語辭典》:如来(如來)  拼音:rú lái
佛的另外一种称号。意谓像过去诸佛那样的来,那样的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称为「大仙」。
《國語辭典》:真如  拼音:zhēn rú
佛教上指现象的本质或真实性。《佛地经论》卷二:「如是真如即是佛地平等法性。」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小娥厚貌深辞,聪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也称为「法性」、「实相」。
《國語辭典》:甘露  拼音:gān lù
1.甘美的雨露。古人以为天下太平的瑞徵。《汉书。卷八。宣帝纪》:「乃者凤皇集泰山、陈留,甘露降未央宫。」《文选。贾谊。过秦论》:「甘露既降,朱草萌芽。」
2.旧时迷信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水。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胜甘露灌体,得一个身子平安倒大来喜。」
3.蚜虫的分泌物,味甜如蜜。
4.年号:(1)汉朝宣帝年号(西元前53~前50)。(2)三国魏废帝高贵乡公年号(西元254~259)。(3)三国吴主孙皓年号(西元265~266)。(4)前秦苻坚年号(西元359~364)。
《國語辭典》:如意  拼音:rú yì
1.称心、符合心中的意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观君丰格,功名不患无缘,但必须待尊阃天年之后,便得如意。」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一○折:「但得皆如意,两情称,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
2.搔背的器具。以骨角、竹木削作人手指爪形,有长柄,可如人心意,搔背部的痒,故称为「如意」。后世演变成一种象徵吉祥的陈设品,以金、玉等精致质料刻制,顶端多作灵芝形或云形,长柄微曲,可供赏玩。《聊斋志异。卷一○。葛巾》:「而室内并无昋奁,床头有水精如意,上结紫巾,芳洁可爱。」《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原来贾母的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拄一根。」也称为「不求人」、「搔背爬」。
3.唐武后的年号(西元692)。
《國語辭典》:菩提  拼音:pú tí
从污染迷惑中体悟四圣谛。梵语bodhi的音译。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菩提圣种子,十力良福田。」《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國語辭典》:菩提树(菩提樹)  拼音:pú tí shù
植物名:(1)桑科榕属,大乔木。叶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先端长尾状锐尖,边缘波状。隐头果扁圆形。也称为「觉树」、「思惟树」。(2)田麻科菩提树属,落叶乔木。叶为不等边心脏形或广三角形,先端尖,下面密生带白色茸毛。七月叶腋生细长苞,苞中央出花梗,分枝开黄褐色花。花后结圆形果实。核果可做念佛珠,植株供观赏。
《國語辭典》:三昧  拼音:sān mèi
1.佛教谓修行者将心集中在一点的状况。为胡语音译。基本上和把心保持在无散乱或静止的境界相似。《成实论》卷一二:「今当论三昧。问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处是三昧相。』」也作「三摩地」、「三摩帝」、「三摩提」。
2.诀要、窍门。《宋史。卷三四四。李之纯传》:「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既是这样,也不用看诗。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國語辭典》:声闻(聲聞)  拼音:shēng wén
佛教谓从他人开示、教授佛法,进而修行悟道者。《妙法莲华经》卷二:「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
《國語辭典》:法界  拼音:fǎ jiè
佛教用语:(1)构成现象的法则。和空性、真如、实际同义。《辩中边论。卷上》:「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2)十八界之一,佛教将一切存在分成十八类,法界为其中一类。谓属于心智所觉察的对象。《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六识、意界及法界,摄属心所法,名有所缘,能取境故。」
《國語辭典》:舍利  拼音:shè lì
佛教修行者遗体焚化之后,所结成的珠状或块状的颗粒。其色有三种,骨为白舍利,发为黑舍利,肉为赤舍利。为梵语śarīra的音译。它象徵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毕试国》:「曷逻怙罗恐王珍贵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蓝,登窣堵波,至诚所感,其石覆钵自开,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西游记》第八回:「放舍利之光,满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连。」也称为「舍利子」。
《國語辭典》:般若  拼音:bō rě
能證悟空理的智慧。梵语prajñā的音译。《大智度论》卷一八:「答曰:『摩诃,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有般若之绝境乎?」
《漢語大詞典》:圣训(聖訓)
(1).圣人的教导。指儒家相传的训谕。 汉 蔡邕 《释诲》:“且用之则行,圣训也;舍之则藏,至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经显,圣训也;纬隐神教也。圣训宜广,神教宜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 章老先生 ,你背圣训了,怎么説一个似可去。”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委吉凶以任运兮,永圣训以自强。”参见“ 圣教 ”。
(2).帝王的训谕、诏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姚麟奏对:“ 麟 恐伏而对曰:‘诚如圣训,然臣自行列,蒙陛下拔擢,使掌卫兵於殿庭之间,此岂臣当以私恩结下,为身计耶?’” 元 耶律楚材 《和平阳王仲祥韵》:“洪恩浹四海,圣训宜书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谆谆数千言,详载圣训。”
(3).阿拉伯文的意译,原意为传闻、传述。后专指对 穆罕默德 言行的传述--“ 穆罕默德 言行录”。在 中国 ,圣训也称“圣训经”、“至圣宝训”、“至圣宝谕”、“圣谕”等。
《漢語大詞典》:圣教(聖教)
(1).旧称 尧 、 舜 、 文 、 武 、 周公 、 孔子 的教导。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孔 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故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新唐书·柳浑传:“﹝ 柳浑 ﹞早孤,方十餘岁,有巫告曰:‘儿相夭且贱,为浮屠道可缓死。’诸父欲从其言, 浑 曰:‘去圣教,为异术,不若速死。’”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经学理学:“ 东吴 之 惠氏 、 东浙 之 万氏 ,经学皆宗 汉 ,而未尝悖圣教也。”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今 中国 之人,号称奉圣教,而农工商贾,终身未登夫子庙堂,不知圣教为何物。”
(2).宗教信徒对各自宗教的尊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时诸大圣莫不悲感,即召集诸苾芻,依毘奈耶訶责制止,削除谬法,宣明圣教。” 唐 卢士衡 《寄天台道友》诗:“且住人閒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