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屋山
(1).屋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2).泛指屋顶。 宋 范成大 《中秋无月复次韵》:“屋山从捲 杜陵茅 ,门径慵芟 仲蔚 蒿。”
(3).指紧靠屋脊左右两侧的山墙。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顷时有数道人来丐食,拒而不与,乃题诗屋山而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夜大风雨,有雷火自屋山穿过,如电光一掣然,墙栋皆摇。”原注:“近房脊之墙谓之屋山,以形似山也。”
《漢語大詞典》:层甍(層甍)
指高楼的屋脊。《文选·江淹〈杂体诗·苦雨〉》:“水鸛巢层甍,山云润柱础。” 张铣 注:“层,高也;甍,屋栋木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凡诸宫殿门臺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 宋 朱熹 《观黄德美延平春望两图为赋》诗:“层甍丽西崖,朝旦羣峯碧。”
分類:高楼屋脊
《漢語大詞典》:鱼尾(魚尾)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 汉 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於室以禳之。今自 有唐 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鴟吻,状亦不类鱼尾。”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服饰·带:“《唐旧史》:‘ 高祖 詔:腰带令向下插,垂头名曰鉈尾。’《宋志》:‘鉈尾,即今之鱼尾。’《中华古今注》合呼挞尾。”
(3).指线装书书页中缝的鱼尾形的标志。
(4).指鱼尾纹。《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神仙道:‘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鱼尾多纹,终须劳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并且眼角上已起了鱼尾,额头上也有了皱纹。”
(5).比喻事情的末尾部分。《文汇报》1982.11.11:“下课铃响了,教师授课的内容还有点鱼尾,准备拖上二三分钟,可是倏地班长喊了声:‘全体起立!’”
《漢語大詞典》:两下(兩下)
(1).双方;两方面。《穀梁传·昭公八年》:“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於礼矣。”《三国演义》第八回:“ 貂蝉 送酒与 布 ,两下眉来眼去。” 吴组缃 《山洪》二:“有一次因为派捐, 三官 提出质问,两下发生争执。”
(2).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唐 孔颖达 疏:“ 殷 人以来,始屋四阿, 夏 家之屋,唯两下而已。”
(3).指办法或本领。如:你还真有两下。参见“ 两下子 ”。
《漢語大詞典》:两下子(兩下子)
指办法或本领。 老舍 《四世同堂》十:“她真有两下子,什么都知道!” 孙犁 《白洋淀纪事·石猴》:“在那里主事的,可得有两下子,账房先生也得有一套。”
分類:办法本领
《漢語大詞典》:雕甍(彫甍)
雕镂文采的殿亭屋脊。 唐 虞世南 《怨歌行》:“紫殿秋风冷,彫甍白日沉。”
《漢語大詞典》:连甍(連甍)
(1).形容房屋连延成片。甍,屋脊。 晋 左思 《蜀都赋》:“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唐太宗 《帝京篇》之一:“连甍遥接汉,飞阁迥凌虚。”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市廛》:“亦杰阁连甍,与 山景园 、 三山馆 鼎峙矣。”
(2).指千家万户。旧唐书·昭宗纪:“ 全忠 令 长安 居人按籍迁居,彻屋木,自 渭 浮 河 而下,连甍号哭,月餘不息。”旧五代史·汉书·张允传:“自诛 史弘肇 后,京城士庶,连甍恐悚。”
《漢語大詞典》:上屋
正室;正房。北史·牛弘传:“《五行志》曰:‘前堂曰太庙,中央曰太室,屋其上重者也。’ 服虔 亦曰:‘太室,太庙之上屋也。’”红楼梦第六四回:“﹝ 贾璉 ﹞自来是不等通报的。於是走至上屋,早有廊下伺候的老婆子打起帘子让 贾璉 进去。”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我同姐姐一会儿还得在上屋照料照料去纔是。”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爹今天刚从医院回来,你就当着给他老人家拜寿,到上屋看看他,好吧?”
登上房屋。史记·魏世家:“ 痤 ( 范痤 )因上屋骑危。”危,屋脊。汉书·哀帝纪:“﹝ 建平 四年春﹞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
《漢語大詞典》:屋脊
(1).屋顶中间高起的部分。南史·王琳传:“所居屋脊,无故剥破,出赤蛆数升,落地化为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这黑大门是个四脚落地,屋脊起龙的门楼。”
(2).指屋栋,栋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犹援庙桷动於甍” 唐 孔颖达 疏:“《説文》云:‘甍,栋梁也。’此是屋上之长材,椽所以冯依者也。今俗谓之屋脊。” 唐 孟郊 《劝善吟》:“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
《漢語大詞典》:铁凤(鐵鳳)
古代屋脊上的一种装饰物。铁制,形如凤凰。下有转枢,可随风而转。文选·张衡〈西京赋〉“凤騫翥於甍标,咸遡风而欲翔” 三国 吴 薛综 注:“谓作铁凤凰,令张两翼,举头敷尾以函屋上,当栋中央。下有转枢,常向风如将飞者焉。”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苍龙玄武之制,铜雀铁凤之工。” 唐 杜甫 《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三:“玉绳迴断絶,铁凤森翱翔。” 宋 苏轼 《送陈睦知潭州》诗:“ 朝元阁 上酒醒时,卧听风鑾鸣铁凤。”
《漢語大詞典》:鸱吻(鴟吻)
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王右军 《告誓文》﹞ 开元 初年, 润州 江寧县 瓦官寺 修讲堂,匠人於鴟吻内竹筒中得之。”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蚩者,海兽也。 汉武帝 作 栢梁殿 。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鴟字,见其吻如鴟鳶,遂呼之为鴟吻, 颜之推 亦作此鴟。”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开宝五年:“其餘官称,多所更定,宫殿悉除去鴟吻。”
《漢語大詞典》:鸱尾(鴟尾)
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外形略如鸱尾,因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曰:‘《东宫旧事》何以呼鴟尾为祠尾?’答曰:‘ 张敞 者, 吴 人,不甚稽古,随宜记注,逐乡俗讹谬,造作书字耳。 吴 人呼祠祀为鴟祀,故以祠代鴟字。’”陈书·高祖纪下:“戊辰, 重云殿 东鴟尾有紫烟属天。”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矶》:“月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头帐点兵。”
《漢語大詞典》:丹甍
朱红的屋脊。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结架非丹甍,籍田资宿莽。”
分類:朱红屋脊
《漢語大詞典》:云甍(雲甍)
高耸入云的屋脊。借指高大的房屋。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之七:“雕梁虹拖,云甍鸟跂。” 明 王世贞 《谢生歌七夕送脱屣老人谢榛》:“帝都云甍接九衢,委巷独满羣公车。”
《漢語大詞典》:屋山头(屋山頭)
(1).即屋山。指屋脊。 宋 范成大 《颜桥道中》诗:“一段农家好风景,稻堆高出屋山头。”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戏题村舍》词:“鸡鸭成羣晚未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2).即屋山。指山墙。儒林外史第五五回:“望见 泰伯祠 的大殿,屋山头倒了半边。”参见“ 屋山 ”。
分類:山墙屋脊
《漢語大詞典》:屋山
(1).屋脊。 唐 韩愈 《寄卢仝》诗:“每骑屋山下窥瞰,浑舍惊怕走折趾。”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
(2).泛指屋顶。 宋 范成大 《中秋无月复次韵》:“屋山从捲 杜陵茅 ,门径慵芟 仲蔚 蒿。”
(3).指紧靠屋脊左右两侧的山墙。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顷时有数道人来丐食,拒而不与,乃题诗屋山而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夜大风雨,有雷火自屋山穿过,如电光一掣然,墙栋皆摇。”原注:“近房脊之墙谓之屋山,以形似山也。”
《漢語大詞典》:檐甍
屋檐和屋脊。泛指房舍。南齐书·礼志上:“宗庙旅幕,可变为栋宇;郊祀毡案,何为不转製檐甍?”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念君魁梧,面丹有渥。终接檐甍,晨宵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