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潜行(潛行)  拼音:qián xíng
1.在水中游动。《庄子。达生》:「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
2.秘密出行。唐。杜甫〈哀江头〉诗:「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國語辭典》:修持  拼音:xiū chí
修行。唐。方干 寄于少监诗:「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西游记》第七回:「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國語辭典》:焚修  拼音:fén xiū
焚香修道。唐。司空图 携仙箓诗九首之五:「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分類:焚香修行
《国语辞典》:无所得(无所得)  拼音:wú suǒ dé
佛教上指修行者證得空性时,心中没有自己證得什么的心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
《漢語大詞典》:道侣
僧道指一起修行、修炼的同伴。 唐 钱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诗:“孤烟出深谷,道侣正焚香。” 明 冯梦龙 《风流梦·谋厝殇女》:“情愿跟随道侣,共事焚修。”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僧三世报:“吾前世 河南 僧也,与道侣某同居,吾有三十金,彼请贷之,不许。遂中夜劫金及度牒而逃,又杀吾以灭口。”
《國語辭典》:独觉(獨覺)  拼音:dú jué
佛教用语。梵语pratyeka-buddha的意译。一种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参见「辟支佛」条。《瑜伽论记》卷八上:「如上说独觉者,是今世成道,自觉不从他闻,是名独觉辟支迦佛。」
《漢語大詞典》:密行
佛教语。小乘指持戒严密的修行,大乘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 释迦牟尼 弟子 罗睺罗 以“密行第一”著称。《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 罗睺罗 密行,惟我能知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踰陀国:“ 无著 弟子 佛陀僧訶 者,密行莫测,高才有闻。” 宋 张商英 《护法论》:“僧者,佛祖所自出也,有苦行者,有密行者。”
《國語辭典》:佛果  拼音:fó guǒ
佛的果位。隋。炀帝〈天台设斋愿文〉:「下度众生,上求佛果。」
《漢語大詞典》:禅观(禪觀)
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唐 姚合 《闲居》诗:“何当学禪观,依止古先生。” 宋 陈师道 《比丘理公塔铭》:“日诵《金刚》《行愿》两经,闔户禪观,不近人事,凡二十年。” 章炳麟 《答铁铮》:“ 明 之末世与 满洲 相抗,百折不回者,非耽悦禪观之士,即 姚江 学派之徒。”
寺院。 唐 钱起 《送僧归日本》诗:“水月通禪观,鱼龙听梵声。”
《漢語大詞典》:立行
(1).行为举动。后汉书·袁安传:“郎 朱济 、 丁盛 立行不脩, 俊 欲举奏之,二人闻,恐。”北史·薛辩传:“ 孝绅 立行险薄,坐事为 河南 尹 元世儁 所劾,死。”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秉性必深刻,立行必矫激,用心必险毒。”
(2).建德修行。 金 王若虚 《〈道学发源〉后序》:“治经者局于章句训詁之末,而立行者陷于功名利欲之私。”
《漢語大詞典》:方游(方遊)
游方。谓僧人为修行问道而周游四方。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如已受度,而父母在,别无子孙,勿许方游。”
《國語辭典》:行持  拼音:xíng chí
施展、行使。《水浒传》第七○回:「此是公孙胜行持道法,张清看见,心慌眼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箓,役使鬼神。」
《國語辭典》:持行  拼音:chí xíng
修行。《南史。卷七三。孝义列传上。吴达之》:「幼玙末好佛法,剪落长斋,持行精苦。」
分類:持行修行
《國語辭典》:授记(授記)  拼音:shòu jì
佛教用语:(1)一种佛经的体裁。为十二分教之一。指记载佛回答有关弟子等人死后往生何处的经典。(2)佛对某菩萨预言其未来成佛之事,称为「授记」。《放光般若经》卷三:「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诸有住是三昧者,为已从过去诸佛授记已耶?』」
《國語辭典》:修炼(修煉)  拼音:xiū liàn
修习道家炼丹、炼气之术。唐。吕岩 忆江南。治生客词:「劝君修炼保尊年,不久是神仙。」《红楼梦》第六三回:「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國語辭典》:修鍊  拼音:xiū liàn
1.锻鍊修养。《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好个幽雅去处,正堪为修鍊之所。」
2.道家鍊丹之术。
《國語辭典》:打坐  拼音:dǎ zuò
僧尼、道士盘腿静坐,使心入定,称为「打坐」。《西游记》第九回:「正当打坐参禅,忽闻得小儿啼哭之声,一时心动,急到江边观看。」《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浦郎在这边厢读书,老和尚在那边打坐,每晚要到三更天。」也称为「打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