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授记(授記)  拼音:shòu jì
佛教用语:(1)一种佛经的体裁。为十二分教之一。指记载佛回答有关弟子等人死后往生何处的经典。(2)佛对某菩萨预言其未来成佛之事,称为「授记」。《放光般若经》卷三:「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诸有住是三昧者,为已从过去诸佛授记已耶?』」
《國語辭典》:业障(業障)  拼音:yè zhàng
1.佛教上指由于过去的恶行所造成的障碍。也作「孽障」。
2.骂人的话。意指可恶的傢伙、该死的人。《儒林外史》第三八回:「心里想道:『这业障虽然去了,必定是还要回来吃我,如何了得?』」也作「孽障」。
《國語辭典》:正果  拼音:zhèng guǒ
修行者證道,获得成就,称为「正果」。后比喻美好的结局。《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谁知是老大一段姻缘,几乎把女子一生断送了!还亏得后来成了正果。」
《漢語大詞典》:筹室(籌室)
佛家指说法证果之室。 宋 范成大 《密室惫坐》诗:“何处丹房痴候火,谁家筹室强传灯?” 沈钦韩 注:“《翻译名义》: 优波毱多国 城东五六里巖间,有石室高二十餘尺,广三十餘尺,四寸细筹填积其内,尊者近护説法,化道夫妻俱証罗汉果者,乃下一筹。”
分類:佛家证果
《漢語大詞典》:悬记(懸記)
指佛遥记修行者未来证果、成佛的预言。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 阿难 弟子 末田底迦罗汉 者得六神通,具八解脱,闻佛悬记,心自庆悦,便来至此。”后亦泛指预言。 清 钱谦益 《赠程穆倩序》:“凡吾所言者,皆异人悬记之所未及。”
《漢語大詞典》:佛位
成佛证果之位。 元 吴莱 《三朝野史》:“人皆谓 弥远 是佛位中人。”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所以接着就有《如来性起品》,叙述达到佛位以后所应作的事情,即怎样进行教化。”
分類:成佛证果
《漢語大詞典》:无漏果(無漏果)
佛教语。谓修持无漏法所得的证果,四谛中灭谛之涅槃即是。五灯会元·西天祖师·祖提多伽尊者:“ 弥遮伽 曰:‘昔 阿私陀 仙人授我记云:汝却后六劫,当遇同学,获无漏果。’”参见“ 无漏 ”。
《漢語大詞典》:无漏(無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