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方游(方遊)
游方。谓僧人为修行问道而周游四方。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如已受度,而父母在,别无子孙,勿许方游。”
《漢語大詞典》:飞锡(飛錫)
(1).佛教语。谓僧人等执锡杖飞空。据释氏要览卷下:“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 隐峰 游 五臺 ,出 淮西 ,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 应真 飞锡以躡虚。” 李周翰 注:“ 应真 ,得真道之人,执锡杖而行於虚空,故云飞也。”
(2).佛教语。指僧人游方。 唐 冷朝阳 《同张深秀才游华严寺》诗:“有僧飞锡到,留客话松间。”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近有高僧飞锡去,更无餘事出山来。” 清 钱谦益 《与素华禅师书》:“弥天飞锡,仍归旧隐。”
(3).佛教语。指游方僧。 唐 张说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诗:“何由侣飞锡,从此脱朝簪。”
《漢語大詞典》:游方(遊方)
(1).游于方内。指在尘世之中。语出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 丘 ,游方之内者也。’” 成玄英 疏:“方,区域也。彼之二人……游心寰宇之外。” 晋 陶潜 《桃花源》诗:“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2).指僧人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唐 无可 《禅林寺》诗:“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西游记》第七四回:“想是跟你师父游方,到处儿学些法术。” 郭沫若 《橄榄·三诗人之死》:“是中午时分,一位游方和尚到我们门前来化缘。”
(3).泛指到处逛荡。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知县道:‘胡説!既是同宿,岂有不知情的?况且你们这些游方光棍,有甚么做不出来!’”
(4).苗语音译。 黔 东南 苗 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属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苗族民间故事选·天上人间》:“一天,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猪菜,见路边有两棵枫香树,树身苗条,枝叶繁茂,活像两个小伙子,撑着伞儿站在那里游方唱歌。”
(1).游览;云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序》:“今寻图访蹟者,极聆川域之説;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 唐 独孤及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解龟后,贫无餘资,因游方 河 朔。” 吴越 钱镠 《天柱观记》:“游方有志,躡屩忘疲。”
(2).谓僧人云游四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竺僧朗:“ 竺僧朗 ,京兆人,少而游方,问道 长安 。” 唐 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跡,游方应未归。”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河南 少林寺 拳法,天下所无,其僧游方者皆敌数十人。”
(3).谓医生流动行医。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某驾长》:“ 海昌 有游方之医 王 姓者,奔走江湖间,获利颇丰。”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从最初发现她的病症的时候起,作父母的便以全心灵的力量灌注在这步入老年后得来的独生孩子的身上,千方百计的寻求诊治,祈神、许佛、医生、游方郎中、针手、草药,甚至素来不敢信任的新式医院也访问过了好几家。”
《漢語大詞典》:军持(軍持)
源于梵语。澡罐或净瓶。僧人游方时携带之,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 唐 贾岛 《访鉴玄师侄》诗:“我有军持凭弟子, 岳阳溪 里汲寒流。” 清 钱谦益 《舒仲符画丹徒张明府文光小像戏题四绝句》之三:“计口虀盐度六时,放衙取水一军持。” 清 陶炜 《课业馀谈·器》:“军持,浄瓶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 李强 ﹞在临动身时特别找了一个装满冷开水的军持挂在腰间,这时取下来递给 自成 。”
《漢語大詞典》:游僧(遊僧)
游方僧。四方云游的和尚。 宋 陆游 《兰亭道上》诗之二:“乌笠游僧云际去,白衣醉叟道傍眠。”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有游僧至山寺中,与数人宿。”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却説这 能仁寺 原是一座败落古庙,向来有两个游僧在内栖身抄化。”参见“ 游方 ”。
游方僧人。 明 徐渭 《送啸上人之五台》诗:“ 白下 珠林最有名,忽来 燕 赵 作游僧。”《禅真逸史》第二十回:“闻人传説大儿为救游僧,被朝廷提究,一时惊死,人离家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尝见一巨公四月八日在佛寺礼懺放生,偶散步花下,遇一游僧。”
《漢語大詞典》:游方(遊方)
(1).游于方内。指在尘世之中。语出庄子·大宗师:“ 孔子 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 丘 ,游方之内者也。’” 成玄英 疏:“方,区域也。彼之二人……游心寰宇之外。” 晋 陶潜 《桃花源》诗:“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2).指僧人为修行问道或化缘而云游四方。 唐 无可 《禅林寺》诗:“终断游方念,炉香继此焚。”《西游记》第七四回:“想是跟你师父游方,到处儿学些法术。” 郭沫若 《橄榄·三诗人之死》:“是中午时分,一位游方和尚到我们门前来化缘。”
(3).泛指到处逛荡。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知县道:‘胡説!既是同宿,岂有不知情的?况且你们这些游方光棍,有甚么做不出来!’”
(4).苗语音译。 黔 东南 苗 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方式。一般在村寨附近都有固定的游方场或游方坡。只限本寨女子与外寨男子参加。男女整装相聚,通常是两男两女对歌;双方属意后,分别相邀谈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苗族民间故事选·天上人间》:“一天,这家姊妹二人,上山去打猪菜,见路边有两棵枫香树,树身苗条,枝叶繁茂,活像两个小伙子,撑着伞儿站在那里游方唱歌。”
(1).游览;云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序》:“今寻图访蹟者,极聆川域之説;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 唐 独孤及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解龟后,贫无餘资,因游方 河 朔。” 吴越 钱镠 《天柱观记》:“游方有志,躡屩忘疲。”
(2).谓僧人云游四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竺僧朗:“ 竺僧朗 ,京兆人,少而游方,问道 长安 。” 唐 于武陵 《访道者不遇》诗:“及户无行跡,游方应未归。”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一》:“ 河南 少林寺 拳法,天下所无,其僧游方者皆敌数十人。”
(3).谓医生流动行医。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某驾长》:“ 海昌 有游方之医 王 姓者,奔走江湖间,获利颇丰。”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从最初发现她的病症的时候起,作父母的便以全心灵的力量灌注在这步入老年后得来的独生孩子的身上,千方百计的寻求诊治,祈神、许佛、医生、游方郎中、针手、草药,甚至素来不敢信任的新式医院也访问过了好几家。”
《漢語大詞典》:挂锡(挂錫)
亦作“掛锡”。 游方僧投宿寺院。因投宿时把衣钵锡杖挂在僧堂钩上,故称。 唐 裴休 《赠黄蘖山僧希运》诗:“挂锡十年栖 蜀 水,浮杯今日渡 漳 滨。”《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其时 佛印 游方转来,仍旧在 相国寺 掛锡。”《痛史》第二四回:“本庙的不过四五十人,近来倒是掛锡的客师甚多。”
《漢語大詞典》:云水身(雲水身)
指行脚僧、游方道士。 宋 陆游 《寒夜移疾》诗:“时人正作市朝梦,老子已成云水身。”参见“ 云水 ”。
《漢語大詞典》:云水(雲水)
(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漢語大詞典》:客僧
游方僧。旧唐书·儒学传上·郎馀令:“时有客僧聚众欲自焚,长史 裴照 率官属欲往观之。”
分類:游方
《漢語大詞典》:游衲(遊衲)
谓游方僧人。 明 袁宏道 《甲辰初度》诗:“一盏春芽融雪水,坐听游衲数青峯。”
分類:游方
《漢語大詞典》:逸僧
游方僧。云游四方之僧。 唐 刘穆之 《洛州荥阳县头陀逸僧识法师上颂圣主中兴得贤令卢公清德文序》:“爰有 等慈寺 头陀逸僧 识法师 ,俗姓 桑 氏, 汉 丞相之后秀也。” 唐 皎然 《戛铜碗为龙吟歌》:“逸僧戛椀为龙吟,世人未曾闻此音。”
《漢語大詞典》:行钵
僧侣游方时所带的钵盂。亦借指人们出行时所携的食具。 元 张养浩 《中都道中》诗:“露湿弊袍寒衬月,风餐行鉢暗凝尘。”
《漢語大詞典》:挂搭僧
亦作“掛搭僧”。
(1).游方和尚。《西游记》第二三回:“你师父忒弄精细。在我家招了女婿,却不强似做掛搭僧往西蹌路?”
(2).替身。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代替人曰掛搭僧。”
《漢語大詞典》:杖锡客(杖錫客)
外地来的游方僧。 唐 白居易 《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诗:“时逢杖锡客,或值垂纶叟。”
分類:外地游方
《漢語大詞典》:铃杵(鈴杵)
僧、道游方时手持的响器。宋史·外国传六·天竺:“ 至道 二年八月,有 天竺 僧随舶至海岸,持帝鐘、铃杵、铜铃各一。”《水浒传》第六一回:“ 吴用 手中摇着铃杵,口里念四句口号。”
《漢語大詞典》:敷具
(1).佛教语。陈饰于佛座前供桌上的饰物。《十住论》卷九:“诸佛师子座,金薄幃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以为敷具。”
(2).佛教语。即袈裟。以袈裟可敷地作游方僧人的坐卧之具,故称。十诵律卷七:“以纯黑羊毛作敷具。”十诵律卷七:“我今当以少白羺羊毛杂黑羺羊毛作敷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