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湿生(濕生)
亦作“溼生”。 佛教语。众生形成的四种形态之一。谓从湿而生,如腐肉中生蚤、虱之类。 南朝 梁 沈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山藪翾飞,湿生、化生,有想、无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 南朝 梁 王僧孺 《忏悔礼佛文》:“袭介披鳞,溼生卵化。八苦六穷,三涂五道。”法苑珠林卷八九引《般若经》:“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三者湿生,所谓蚤、虱、蚁子之类。”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凡胎生、湿生、卵生、化生之万形千汇,亦皆与我耳目相接,魂知相通,爱磁相摄,而吾何能恝然!”参见“ 四生 ”。
《國語辭典》:四生  拼音:sì shēng
佛教用语:(1)谓轮回众生的四种出生方式。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卵生,从卵壳而生;胎生,由母胎而生;湿生,从湿气而生;化生,无所依托,因业力现出。《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于中有四生,有情谓卵等。」(2)谓一切轮回的众生。唐。道宣〈大唐雍州长安县清官乡净业寺戒坛铭〉:「三圣位隆,四生仰极。」
《漢語大詞典》:大导师(大導師)
指佛菩萨。谓其能以无边法力导引众生超脱生死。 唐 王维 《谒璿上人》诗:“夙从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赵殿成 笺注:“《法华经》:‘诸比丘、 如来 亦復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华严经》:‘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
《漢語大詞典》:灵觉(靈覺)
(1).谓神灵对事物变化的察觉。 汉 扬雄 《太玄·迎》:“精微往来,妖先灵觉。” 范望 注:“灵,神也。神之所感,妙物为言,虽之妖祥,神所先觉。” 司马光 集注:“人失其道,妖灵先觉。”
(2).佛教语。谓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慈照无碍,化湛灵觉,散漓弘淳,拯浇敦朴。” 唐 王勃 《释迦佛赋》:“是知灵觉无尽,神理莫闻。”《景德传灯录·道吾和尚一钵歌》:“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3).谓人对事物领悟理解的智能。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五》:“夫岂离人人灵觉之本明而别有光明也哉?” 梁启超 《国民十大元气论》:“若夫以有灵觉之人类,以有血性之男子,而其实乃不免为畜犬游妓之所为。举国如是,犹谓之有人焉,不可得也。”
(4).指人对事物的领悟和理解。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试稽自有文字以至今日,凡诗宗词客,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果几何人?”
《國語辭典》:法船  拼音:fǎ chuán
1.阴历七月十五日,信奉佛教的人用纸制成的船,焚烧以济度鬼魂。
2.佛法可以救众生沉溺,故以船喻之。《宋书。卷九十七。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传》:「帝修净戒,轨道不及,无上法船,济诸沉溺。」也称为「法舟」。
《國語辭典》:八相  拼音:bā xiàng
如来成道的八个阶段:(1)《大乘起信论》称兜率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法、入于涅槃为「八相」。(2)小乘称八相兜率天、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轮法、入于涅槃为「八相」。
《漢語大詞典》:摄化(攝化)
佛教语。谓以佛慈悲之光明感化救苦众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钵逻耶伽国:“夫曲俗鄙志,难以导诱,吾方同事,然后摄化。” 唐 刘禹锡 《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遂以摄化为心,经行不倦。” 苏曼殊 《婆罗海滨遁迹记》:“以是因缘,摄化顽愚,尽超冥界。”
《國語辭典》:业镜(業鏡)  拼音:yè jìng
中国佛教谓阴间有能反映众生一切善恶行为的镜子。《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国语辞典》:机感(机感)  拼音:jī gǎn
佛教用语。早期的佛教徒认为众生有善根之机,能感知佛意。
《漢語大詞典》:三轮(三輪)
(1).佛教语。谓佛以身、口、意三净业碾摧众生之惑业。 宋 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一下:“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説法,名正教轮;意业鑑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
(2).即三轮车。安装三个轮的脚踏车,装置车厢或平板,用来载人或装货。 老舍 《茶馆》第三幕:“蹬三轮一定比当小学教员强!” 邓友梅 《在悬崖上》:“雪花大片大片的往下落着,我不坐三轮,也不坐电车,昏头昏脑的在街上乱走。”
《国语辞典》:普救  拼音:pǔ jiù
救助众生。《三国演义》第一回:「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我儿这话一些不错,如来佛一粒米能普救天下的荒年,我们就靠著他吃饭哩,替他修修大殿,还不应该么!」
分类:救助众生
《國語辭典》:心药(心藥)  拼音:xīn yào
除去心病的方法、事物。《红楼梦》第九○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国语辞典》:法舟  拼音:fǎ zhōu
佛法可以救众生沉溺,故以船喻之。唐。钱起〈送僧归日本〉诗:「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也称为「法船」。
《漢語大詞典》:愿船(願船)
佛教语。谓菩萨的誓愿,欲尽度众生于彼岸,故以船喻。 唐 迦才 净土论卷下:“ 阿弥陀佛 与 观世音 、 大势至 ,乘大愿船,浮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众生,令上大愿船。”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若不以今生坐大愿船,自鼓愿檝,尽诸后身,终成蹉忽。”
《國語辭典》:慧目  拼音:huì mù
佛教用语。指能洞见真理的眼睛。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既无慧目,谁鉴是非。」
《漢語大詞典》:佛眼
(1).佛经所说五眼之一。佛为觉者,觉者之眼称佛眼。谓能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眼力。《无量寿经》卷下:“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宋 苏轼 《赠杜介》诗:“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宋 苏辙 《书金刚经后》之二:“经言 如来 有五眼……以慧眼转物,以法眼遍物,佛眼也。”
(2).喻指以慈悲为怀、宽以待人者之眼。
《國語辭典》:悲观(悲觀)  拼音:bēi guān
1.沮丧或负面的人生态度。如:「你别太悲观,事情还是有转圜的馀地。」
2.以救苦救难的心来观察众生的痛苦。《妙法莲华经》卷七:「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