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摄(四攝)
佛教语。谓菩萨为摄受众生归依佛法而常行的四事。布施摄:惠以财物、佛法等;爱语摄:善言慰喻;利行摄:行善利人;同事摄:分身示现,随机教化。语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闻持品:“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唐 道绰 安乐集卷下:“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
《國語辭典》:生死海  拼音:shēng sǐ hǎi
佛教将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的轮回世界喻为生死海。因为众生在六道中,就是生死的无尽循环。《佛所行赞》卷三:「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
《漢語大詞典》:慈眼
(1).亦称“ 慈目 ”。佛教语。佛以慈悲心视众生之眼。《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唐 李邕 《岳麓寺碑》:“慈目相视,浄心相续。” 唐 李子卿 《兴唐寺圣容瑞光赋》:“睟容若动,慈眼如睇。”
(2).马的一种眼病。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元有一万匹马,却有一千三百个漏蹄,二千七百个抹靨,三千八百个熟瘸,二千二百个慈眼。”
《漢語大詞典》:群昏
佛教语。谓昏然无知的众生。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佛光煒然,羣昏咸赖。”
《漢語大詞典》:慧月
佛教谓能破除众生烦恼(又称热恼)的智慧。月光清凉,故以为喻。 明 唐顺之 《游嵩山少林寺》诗:“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
《漢語大詞典》:权巧(權巧)
权宜善巧。谓佛度众生合于时机。《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变文》:“自然善人好修行,识破尘劳不为真。不为真, 灵山 有世尊,能权巧,参破贪嗔妄想心。”
《漢語大詞典》:五衰
佛教语。谓天上众生寿命虽长,临命终时,亦有五种预兆,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 宋 程俱 《即事有感再用前韵》之二:“安知七寳轮王境,顿作天人现五衰。”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佛説诸天终时,见五衰相,其苦甚於人类。今观富贵利达之士,易簀告终,其苦必甚於贫子。”参阅《涅槃经》卷十九。
《国语辞典》:人非人  拼音:rén fēi rén
佛教用语:(1)人类和非人类的众生。《长阿含经》卷一:「人非人不娆,此诸佛常法。」(2)天龙八部之一。即紧那罗,为歌乐之神。(3)天龙八部的总称。
《漢語大詞典》:命浊(命濁)
佛教语。“五浊”之一。谓末世众生因烦恼丛集,身心交瘁而寿命缩短。《法华经·方便品》:“诸佛出於五浊恶世,所谓刼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楞严经》卷四:“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準,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國語辭典》:结业(結業)  拼音:jié yè
修业终了。如:「结业典礼在星期六举行。」
《國語辭典》:结习(結習)  拼音:jié xí
1.积习。如:「你再结习不改的话,总有一天会自食恶果的!」
2.佛教用语。指烦恼。《维摩诘所说经。卷中》:「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漢語大詞典》:他心通
佛教语。六通之一。谓能洞见众生心中所思的神力。
《漢語大詞典》:牛王
(1).牛神。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门首吹打响,敢是赛牛王社的。”
(2).佛的异名。喻佛有运载众生的大力。入楞伽经卷五:“ 大慧 ,我於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诸凡愚人虽闻虽説,而不知是如来异名。其中或有知如来者……知牛王者。”
《漢語大詞典》:毁宅(燬宅)
火宅。佛教语。比喻众生生死轮回的三界。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济沉识於昏涂,拯亡灵於燬宅。”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紫房丹室,犹居燬宅之间。”
《漢語大詞典》:无量心(無量心)
佛教语。指佛菩萨普度无量众生而应具有的精神。计有四种,即:给众生欢乐为慈无量心;救众生于苦难为悲无量心;见众生离苦得乐而喜,为喜无量心,对众生无憎无爱,一视同仁,为舍无量心。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昔者大师判八教曰: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自初禪、四禪、四无量心,展转至於师子奋迅三昧,渐也。”
《国语辞典》:业簿(业簿)  拼音:yè bù
佛教用语。记录众生善恶业因的冥官帐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