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归处(歸處)
归依。《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郑玄 笺:“归,依归。”
归依之处。 唐 白居易 《重题》诗之三:“心泰身寧是归处,故乡何独在 长安 !”
分類:归依
《漢語大詞典》:所归(所歸)
(1).归依;归宿。老子:“儽儽兮若无所归。”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2).归向;归属。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汉 班彪 《王命论》:“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
(3).称赞。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功未为众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漢語大詞典》:向风(嚮風)
(1).临风;迎风。《楚辞·远游》:“谁可与玩斯遗芳兮,晨向风而舒情。”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向风长叹息,断絶我中肠。” 明 陈子龙 《过酥溪水深不可涉》诗:“纂纂枣垂雨,离离苗向风。”
(2).谓仰慕其人之品德或学问。 南朝 梁 陆倕 《石闕铭》:“於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於是四方郡国,莫不向风。”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方其居乡时,士子向风,不远千里至。”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有文无学之士,靡然向风。”
归依;仰慕。 汉 贾谊 《过秦论》:“天下之士,斐然嚮风。”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令陛下处积安之时,乘不拔之势,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 噶尔丹 自是不敢窥 藏 ,而西南之巴勒布三部及布鲁克部,相继嚮风入贡。”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七:“於是人人嚮风,争欲效之。”
《漢語大詞典》:归信(歸信)
(1).专信。后汉书·申屠刚传:“今璽书数到,委国归信,欲与将军共同吉凶。”
(2).犹归依。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开物归信门》:“生增上心,懺悔灭罪,去诸屋累,乃可归信。”参见“ 归依 ”。
分類:归依
《漢語大詞典》:归依(歸依)
(1).佛教语。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归投依伏,故曰归依。”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州乡媿伏,远邇归依。” 唐 胡伯崇 《赠释空海歌》:“説四句,演毘尼,凡夫听者尽归依。” 明 宋濂 《广利禅寺碑铭》:“自 晋 逮今歷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国王大臣以及氓隶,靡不归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渐流播……闻者虽或悟无常而归依,然亦或怖无常而却走。”
(2).投靠;依靠。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俺父亲投 唐 以来,撇下我归依无处。”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弟夏秋主於其家,昕夕对谭,心所归依,惟在门下。” 李大钊 《史观》:“苟不明察歷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嚮,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
《漢語大詞典》:归落(歸落)
归依;安身。《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闪得俺,姊妹们,无处归落。”
分類:归依安身
《漢語大詞典》:无如(無如)
(1).无奈。常与“何”配搭,表示无法对付或处置。礼记·哀公问:“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 汉 牟融 《理惑论》:“ 尧 不能化 丹朱 , 周公 不能训 管蔡 ,岂 唐 教之不著, 周 道之不备哉!然无如恶人何也。” 唐 刘长卿 《谪官后却归过虎丘怅然有作》诗:“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有何!”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敌已深矣,恐怖何益?‘剪灭此而朝食’,谁不欲为?无如不可猝得。” 郑观应 《盛世危言·技艺》:“无如当轴诸公,安常习故,以艺学为末务,遂使良法美意,仍託空言。” 郭沫若 《后悔》:“假使写小说能够就和书记生写字一样,每天都能写得一两万字时,那他一个月也可以有两三千块钱的进款了。无如要写小说,决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参见“ 无如之何 ”。
(2).无所归依。庄子·人间世:“泽若焦,民其无如矣!”
(3).不如,比不上。史记·高祖本纪:“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 季 相,愿 季 自爱。” 唐 崔颢 《经华阴》诗:“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宋 司马光 《荐范祖禹状》:“ 祖禹 所为本末,无如臣最熟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从来説鬼神难欺,无如此一段话本,最为真实骇听。”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官居作宰 邯郸 道,夺利争名总是空,无如且把韶华惜。”
无所依归。如,归往。庄子·人间世:“﹝ 卫君 ﹞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郭象 注:“无所依归。”
《漢語大詞典》:无如之何(無如之何)
犹言没有什么办法来对付。礼记·大学:“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太平广记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商顺》:“ 顺 日暮与奴俱往。奴盗饮极醉,与 顺 相失。不觉其城门已闭,无如之何,乃独前行。” 宋 徐铉 稽神录·彭颙:“百戏并作,朱紫炫目, 顒 视之移时,欣笑或愤懣;然无如之何,他人不见也。” 明 李贽 《养生论》:“以此聪明出尘好汉,虽 向 阮 亦无如之何。”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后得 康君 函告,始知书贾又在玩此伎俩,但亦无如之何!”
《漢語大詞典》:归向(歸嚮)
见“ 归嚮 ”。
亦作“ 归向 ”。
(1).归依,趋附。 唐 司空图 《潭州灵泉院记》:“远近道俗,莫不归嚮。” 宋 司马光 《与范景仁书》:“皆知天之为高,日之为明,莫不瞻仰而归向之。” 明 张居正 《番夷求贡疏》:“庶不孤远夷归嚮之诚,亦以见人臣不敢自专之义。” 马其昶 《〈濂亭集〉序》:“ 明 则有 归氏 , 清 则有 方氏 , 姚氏 , 梅氏 。此数家者,尤学者所归嚮。”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我现在是万缘俱寂,一心另有归向了。”
(2).指趋附的地方。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自古澄不清,环混无归向。”
《漢語大詞典》:知归(知歸)
(1).思归。 南朝 齐 谢朓 《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虽復身填沟壑,犹望妻子知归。”
(2).谓知所归循、归依。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悬书有附,委篋知归。” 唐 李彦芳 《乐德教胄子赋》:“入于国学,习者由是知归;祭于瞽宗,享者于焉报本。”
(3).欲求归隐。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诗:“知归俗可忽,取适事莫并。” 浦起龙 心解:“‘知归’、‘取适’言能知归隐,薄俗便可忘忽;自取适情、万事谁堪比并。”
《漢語大詞典》:归依(歸依)
(1).佛教语。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故称。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归投依伏,故曰归依。”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州乡媿伏,远邇归依。” 唐 胡伯崇 《赠释空海歌》:“説四句,演毘尼,凡夫听者尽归依。” 明 宋濂 《广利禅寺碑铭》:“自 晋 逮今歷一千九十七年之多,国王大臣以及氓隶,靡不归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渐流播……闻者虽或悟无常而归依,然亦或怖无常而却走。”
(2).投靠;依靠。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俺父亲投 唐 以来,撇下我归依无处。”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弟夏秋主於其家,昕夕对谭,心所归依,惟在门下。” 李大钊 《史观》:“苟不明察歷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嚮,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
《漢語大詞典》:迷魂
(1).迷惑的灵魂。 唐 李贺 《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清 李渔 《比目鱼·联班》:“似这等虚张情网,空摄迷魂,他犯何辜,受此羈縲。”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有长辈就扇了他一个耳光,原本是要将他的迷魂打走。”
(2).指魂无所归依。 唐 李商隐 《楚宫》诗:“ 湘 波如泪色漻漻, 楚 厉迷魂逐恨遥。” 冯浩 笺注:“鬼无依则为厉, 楚 厉为 屈大夫 。”
(3).形容令人极度陶醉或迷惑。 唐 韩愈 《李花赠张十一署》诗:“迷魂乱眼看不得,照耀万树緐如堆。”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雅游》:“虽其中妍媸各别,而芬芳罗綺,嘹喨笙歌,皆足使裙屐少年迷魂荡志也。”
《漢語大詞典》:瞻乌(瞻烏)
(1).《诗·小雅·正月》:“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毛 传:“富人之屋,乌所集也。” 郑玄 笺:“视乌集於富人之室,以言今民亦当求明君而归之。”后以比喻乱世无所归依之民。后汉书·郭太传:“太傅 陈蕃 、大将军 竇武 为阉人所害, 林宗 哭之於野,慟。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唐 刘知几 史通·编次:“盖逐鹿争捷,瞻乌靡定,羣雄僭盗,为我驱除。是史传所分,真伪有别。” 柳亚子 《题钱剑秋〈秋灯剑影图编〉》诗:“逐鹿瞻乌事总非,东南王气欲安归。”
(2).泛指富人屋上的鸟。 宋 苏轼 《五色雀》诗:“我穷惟四壁,破屋无瞻乌。”
《漢語大詞典》:宗主
(1).指宗子。一姓的继承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齐 崔杼 生 成 及 彊 而寡,娶 东郭姜 ,生 明 …… 崔成 有病而废之,而立 明 。 成 请老于 崔 , 崔子 许之, 偃 与 无咎 弗予,曰:‘ 崔 ,宗邑也,必在宗主。’” 杜预 注:“宗邑,宗庙所在。宗主,谓 崔明 。”
(2).列入宗庙的神主。左传·昭公十九年:“冬, 晋 人使以币如 郑 。问 駟乞 之立故……大夫谋对, 子产 不待而对客曰:‘ 郑国 不天,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 ,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於谋,而立长亲。’”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祏主藏於宗庙,故曰宗主。”
(3).众所景仰归依者;某一方面的代表与权威。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弱冠知名” 裴松之 注引傅子:“是时 何晏 以材辩显於贵戚之间; 邓颺 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於閭阎;而 夏侯玄 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求交於 嘏 而不纳也。”晋书·羊祜传:“故太傅、 鉅平侯 羊祜 明德通贤,国之宗主,勋参佐命,功成平 吴 。”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江湖间多新进小生,不知天下文有宗主,妄相倣傚,而又从而失之,遂至於支离褊浅之词,皆目为 元和 诗体。”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此语亦是 沉 谢 辈为儒林宗主时,好作奇语,故后生立论如此。”《西湖佳话·白堤政迹》:“ 唐 时以诗取士,有一位前辈老先生,叫做 顾况 ,大有才名。一时名士,俱推重他为诗文宗主。”
(4).本源。云笈七籤卷一:“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包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5).宗旨,主旨。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管子一书,以富国强兵为宗主。然其时去 三代 未远,其言之粹者,非尽失先王遗意也。”
《漢語大詞典》:归凭(歸憑)
亦作“ 归冯 ”。 犹归依,依靠。 南朝 梁元帝 《简文帝法宝联璧序》:“宗心者忘相,归凭者常乐。”宋书·武帝纪中:“是以公私归冯,事尽祗顺。”
分類:归依依靠
《漢語大詞典》:归控(歸控)
犹归依,依靠。北史·崔鸿传:“遗 晋 僻远,势略孤微,人残兵革,靡所归控。”
分類:归依依靠
《漢語大詞典》:附亲(附親)
(1).归依,亲附。鹖冠子·道端:“遇人有德,君子至门,不言而信,万民附亲。”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因诸侯附亲轨道,致忠而信上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伐有罪,讨不义,是以百姓附亲,边境安寧。”
(2).使之归附亲近。礼记·乐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