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典谟(典謨)  拼音:diǎn mó
典、谟,两种文体。典以记国之大事,谟以载谋略之言。典谟泛指古圣贤所遗留的训诫。《文选。孔安国。尚书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轨范也。」
《國語辭典》:圣经(聖經)  拼音:shèng jīng
1.圣贤所著的经典。指儒家奉为典范的著作。《新唐书。卷五七。艺文志一》:「自孔子在时,方脩明圣经以绌缪异。」《朱子语类。卷一一。读书法下》:「如解说圣经,一向都不有自家身己,全然虚心,只把他道理自看其是非。」
2.基督教的经典。分旧约、新约两种。各国译本达千馀种之多。
《漢語大詞典》:典文
(1).掌理律令条文。《汉书·刑法志》:“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
(2).指经典。《后汉书·延笃传》:“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篤论矣。”隋书·经籍志一:“至于 战国 ,典文遗弃,六经之儒,不能究其宗旨。”
(3).指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献。 南朝 梁 沈约 《上宋书表》:“自 永光 以来,至於禪让,十餘年内,闕而不续,一代典文,始末未举。”
《漢語大詞典》:全经(全經)
(1).指 秦始皇 焚书之前未经散乱的儒家经书。汉书·楚元王刘歆传:“时 汉 兴已七八十年,离於全经,固已远矣。”
(2).指儒家所有的经典。《北史·刘芳传》:“臣学谢全经,业乖通古,岂可轻荐瞽言,妄陈管説。”
《漢語大詞典》:圣典(聖典)
(1).圣人的经典法则。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天地之道,神明之为,不可见也;学问圣典,心思道术,则皆来睹矣。”《后汉书·陈元传》:“陛下宜修文武之圣典,袭祖宗之遗德,劳心下士,屈节待贤,诚不宜使有司察公辅之名。”南齐书·高逸传·顾欢:“夫辩是与非,宜据圣典。”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农家又有 贾充道 《大农孝经》,又 刘炫 《酒孝经》,皆溷褻圣典,可罪也。”
(2).泛指各种宗教的经典。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五》:“火木之喻,原自圣典。” 许地山 《缀网劳蛛·商人妇》:“你不但玷污了自己,更是玷污我和清真圣典。”
《漢語大詞典》:典经(典經)
犹经典。指可作为典范的经书典册。 汉 陈忠 《荐周兴疏》:“臣伏维古者帝王,有所号令,言必宏雅,辞必温丽,垂於后世,列於典经。”晋书·儒林传序:“ 有晋 始自中朝,迄於 江 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 闕里 之典经,习 正始 之餘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
《国语辞典》:般若经(般若经)  拼音:bō rě jīng
泛指阐明般若思想的经典。包括《大般若经》、《放光般若经》、《道行般若经》、《大明度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
《漢語大詞典》:典艺(典藝)
(1).经典。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序》:“盖天地剖分,万物萌毓,非有典艺之文,坚基可据……乃欲审其事而建其论,董其是非而综其详略,言也实为难哉!”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汉高帝 虽细行多闕,不涉典艺,然其弘旷恢廓,善恕多容,不繫近累,盖豁如也。”
(2).指古昔相传的典籍和技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人性恇怯,好习典艺,多敬异道,少信正法。”
《漢語大詞典》:四子书(四子書)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经典。此四书是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孟子 的言行录,故合称“四子书”。 清 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 明太祖 既一海内,与其佐 刘基 ,以‘四子书’章义试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据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状,言公年十有一,‘四子书’、‘十三经’皆卒读。”亦省作“ 四子 ”。朱子语类卷一○五:“‘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録,‘四子’之阶梯。” 清 薛福成 《选举论中》:“常科以待天下佔毕之士,试策论;论仍以‘四子’、‘五经’命题,特易其体格而已;策则参问古今事。”参见“ 四书 ”。
《國語辭典》:四书(四書)  拼音:sì shū
宋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合以《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并为之章句集注。也称为「四子书」。
分類:理学家
《漢語大詞典》:程典
犹经典。逸周书·程典:“ 文王 弗忍,乃作程典,以命三忠。” 孔晁 注:“不忍从诸侯即王位,所以为至德常典也。”
分類:经典
《國語辭典》:六经(六經)  拼音:liù jīng
1.《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2.中医指三阳经和三阴经的合称。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络。
《國語辭典》:六艺(六藝)  拼音:liù yì
1.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指礼、乐、射、御、书、数。《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2.儒家的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唐。韩愈 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漢語大詞典》:圣意(聖意)
(1).圣人及其经典的意旨。后汉书·徐防传:“ 防 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
(2).帝王的旨意。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钦若 曰:臣得以圣意喻 旦 ,宜无不可。”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臣奉旨集客,而 良祐 不至,是违圣意也。”《花月痕》第四六回:“还是 明经略 到京,慢慢的回转圣意,方得归结,救活了多少人。”
(3).谓神灵的启示。《汉书·儿宽传》:“六律五声,幽赞圣意,神乐四合,各有方象,以丞嘉祀,为万世则。”
《國語辭典》:黄庭(黃庭)  拼音:huáng tíng
1.道教典籍《黄庭经》的简称。参见「黄庭经」条。唐。李白 送贺宾客归越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2.道家称脑中、心中、脾中为「黄庭」。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释题》:「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
《國語辭典》:诗礼(詩禮)  拼音:shī lǐ
《诗经》与三礼。《北史。卷五五。平鉴传》:「受学于徐遵明,受诗礼于弘农杨文懿。」唐。王建〈送于丹移家洺州〉诗:「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因诗礼为儒者所肄习,故用来比喻读书人。如:「诗礼之人」、「诗礼之家」。
分類:儒家经典
《國語辭典》:不经(不經)  拼音:bù jīng
1.不合于常规。《书经。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2.违反常道,近乎荒诞。《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俗传系出女儿国中,云彼国此种最盛,亦荒唐不经之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