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高道庆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6 【介绍】: 南朝宋南郡人。以武勇显。性凶横,贪得无厌,所欲不遂,辄捶人致死。历仕宁朔将军、骁骑将军等职。宋后废帝元徽二年,从平刘休范,封乐安县男。不久被赐死。
高道悦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6 【介绍】: 北魏辽东新昌人,字文欣。少为中书学生,久之转治书侍御史,加谏议大夫,为官正直,不惮强御。孝文帝将从水路幸邺,道悦表谏,以为造舟楫损耗殊倍,帝乃从陆路行。转太子中庶子。太和二十年秋,帝幸中岳,诏太子元恂入居金墉,而恂潜谋还代,忿道悦前后规谏,乃杀道悦于禁中。
全后魏文·卷四十一
道悦,字文欣。辽东新昌人。居渤海蓨县。孝文时,历中书学士、侍御、主文中散。转治书侍御史,加谏议大夫、主爵下大夫。转太子中庶子。太和二十年,为太子恂所害。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道让。高崇子。少以孝闻,袭爵,释褐奉朝请,加宣威将军。孝明帝孝昌初为河阴县令,损益政体,有当官之称。尝疏奏侍臣戚属请托官曹,擅作威福,亏风坏政。诸宠要疾之,乃启太后迁谦之为国子博士。后李神轨谗于胡太后,赐死。朝士莫不哀之。
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谦之字道让,渤海蓨人。袭父崇爵开阳男,除奉朝请,加宣威将军,正光中为奉车都尉、廷尉丞,孝昌初行河阴县令,寻除正,迁国子博士,历铸钱都将长史,为李神轨所陷,下狱赐死。永安中赠营州刺史,谥曰康,有《凉书》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9—530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名恭之,以字行。高崇子。学涉经史所交皆名流俊士。御史中尉元匡引为御史,纠劾不避权豪。后以兄高谦之被害,心不自安,乃托庇于长乐王元子攸(即孝庄帝)。及子攸即位,除太尉长史,中书舍人。元颢进逼,帝从道穆计北度河,得尔朱荣助得还洛阳。以功,除御史中尉。道穆外执直绳,内参机密,谏争尽言,无所顾忌。孝庄永安三年,尔朱兆、尔朱世隆入洛,虑祸托病去官,寻为世隆所杀。
全后魏文·卷五十三
恭之字道穆,谦之弟,以字行。熙平中,广平王匡引为御史。正光中除奉朝请,迁太尉铠曹参军,出为萧宝夤行台郎中。孝昌中,以兄谦之遇害,变姓名避难。孝庄即位,征为尚书三公郎中,加宁朔将军兼吏部郎中,封龙城侯,除太尉长史,领中书舍人,加前军将军,除中军将军、给事黄门侍郎,进封安喜县公。元颢平,除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御史中尉、兼黄门。及尔朱荣死,加卫将军,假车骑将军、大都督、兼尚书右仆射、南道大行台,寻除车骑将军,为尔朱世隆所杀。太昌中赠雍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成都人。唐昭宗光化中授翰林待诏。后事前蜀为内图画库使。工佛道杂画,用笔神速。
高道基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太平兴国三年(978)任河北路转运判官。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高道华,晁仲熙婿,元祐中为罗田尉(《鸡肋集》卷六四《晁公墓志铭》)。
《漢語大詞典》:高道
(1).崇高的德行。 唐 姚鹄 《寄赠许璋少府》诗:“若説君高道,何人更得如。”
(2).道行高深的道士。红楼梦第二八回:“任凴高僧高道懺悔,也不能超生。”
《國語辭典》:道人  拼音:dào rén
1.修道或得道的人。《三国演义》第九回:「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西游记》第二一回:「大圣直至门前,见一道人,项挂数珠,口中念佛。」
2.寺院里的侍役。《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道人报与长老知道。长老将自己龛子,妆了可常,抬出山顶。」
《國語辭典》:仁德  拼音:rén dé
仁爱的德泽。《淮南子。缪称》:「善之由我,与其由人,若仁德之盛者也。」《宋书。卷二。武帝本纪中》:「自历世所宾,舟车所暨,靡不讴歌仁德,抃舞来庭。」
《國語辭典》:达德(達德)  拼音:dá dé
1.常行不变的道德。《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2.选拔录用有才德的人。如:「尊贤达德」。
《国语辞典》:乐论(乐论)  拼音:yuè lùn
荀子篇名。论述音乐和人生的关系,以为音乐能提高道德修养,有教化人心和移风易俗的作用。
《國語辭典》:上辈(上輩)  拼音:shàng bèi
家族的前一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因为这一门姻亲隔得远,我向来未曾会过的,只有上辈出门的伯叔父辈会过。」
《漢語大詞典》:墱道
有台阶的登高道路。文选·张衡〈西京赋〉:“既乃珍臺蹇产以极壮,墱道邐倚以正东。” 薛综 注:“墱,阁道也。” 汉 班固 《西都赋》:“自 未央 而连 桂宫 ,北弥 明光 而絙 长乐 ,陵墱道而超西墉,混 建章 而外属。”
《國語辭典》:杀身成仁(殺身成仁)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rén
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东周列国志》第一○一回:「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也作「杀身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