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一杯酒
 
不如杯酒
 
季鹰杯
 
张翰一杯
 
张翰一杯酒
 
张翰杯
 
张翰酒
 
生前一杯酒
 
生前杯
 
虚名何与身前后
 
身后功名
 
身后名
 
身后虚名

相关人物
张翰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9~
张季鹰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张翰〉~2384~
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简释

季鹰杯:喻为人旷达。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辛酸陈候诔,叹息季鹰杯’”


典故
两蜗角
 
左处右蛮
 
征蛮
  
战蜗角
 
斗蛮触
 
蜗名
 
蜗左角
  
蜗牛角
  
蜗角名
 
蜗角战
   
蛮攻触
 
蛮争触战
  
蛮触交争
 
蛮触斗
 
蛮触争
 
角上蛮触
 
触与蛮
 
触蛮交战
 
触蛮斗


《庄子集释》卷八下〈杂篇·则阳〉~89~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晋·郭象注:「诚知所争者若此之细也,则天下无争矣。」唐·成玄英疏:「蜗之两角,二国存焉。蛮氏触氏,频相战争,杀伤既其不少,进退亦复淹时。此起譬也。」

简释

蜗角:喻无谓之争。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國語辭典》:虚名(虛名)  拼音:xū míng
1.与事实不符的声誉。《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周党传》:「伏虚妄之罪,而敢私窃虚名,誇上求高,皆大不敬。」《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全亏几十年考校的高,有些虚名,所以他们来请。」
2.徒有其名,而无实权或作用。《魏书。卷三五。崔浩传》:「姚兴好养虚名,而无实用。」
《國語辭典》:枉担虚名(枉擔虛名)  拼音:wǎng dān xū míng
空有虚假的名声或名分。意谓名实不符。《野叟曝言》第八二回:「现在这两位姨娘,也是枉担虚名的。」
《國語辭典》:徒负虚名(徒負虛名)  拼音:tú fù xū míng
空有名声,而无内涵。指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也作「徒有其名」、「徒有虚名」。
《國語辭典》:徒有虚名(徒有虛名)  拼音:tú yǒu xū míng
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老残游记》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学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也作「徒负虚名」、「徒有其名」。
《漢語大詞典》:徒拥虚名(徒擁虚名)
见“ 徒有虚名 ”。
《國語辭典》:徒有虚名(徒有虛名)  拼音:tú yǒu xū míng
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老残游记》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学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也作「徒负虚名」、「徒有其名」。
《國語辭典》:徒有虚名(徒有虛名)  拼音:tú yǒu xū míng
空有名声,名与实不相符合。《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老残游记》第七回:「在嵩山少林寺学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也作「徒负虚名」、「徒有其名」。
《國語辭典》:蜗角虚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虚誉。参见「蛮触相争」条。宋。苏轼 满庭芳。蜗角虚名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国语辞典》:浪得虚名(浪得虚名)  拼音:làng dé xū míng
空有他人的赞誉,然却无真实本领。如:「董事长夫人照顾员工,有求必应,博得『妈祖婆』的尊称,绝非浪得虚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事虽如此,只是袁尚宝相术可笑,可见向来浪得虚名耳。」《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否则浪得虚名,毕竟才无足取,甚而至于弄得身败名隳的都有。」
《國語辭典》:浮名  拼音:fú míng
虚名。唐。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诗:「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唐。杜甫 曲江诗二首之一:「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分類:虚名
《國語辭典》:虚声(虛聲)  拼音:xū shēng
1.虚张声势。《文献通考。卷三四六。四裔考二三》:「时契丹实惜盟好,特为虚声以动中国。」
2.无实的声誉。《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
3.山谷的回声。唐。姚崇 故洛阳城侍宴应制诗:「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
《國語辭典》:空名  拼音:kōng míng
虚有的名声。《汉书。卷三四。黥布传》:「大王提空名以乡楚,而欲厚自托,臣窃为大王不取也。」《汉书。卷七四。丙吉传》:「吉上书固辞,自陈不宜以空名受赏。」
分類:空名虚名
《國語辭典》:假名  拼音:jiǎ míng
1.假借名义。《后汉书。卷二一。邳彤传》:「又卜者王郎,假名因埶,驱集乌合之众,遂震燕、赵之地。」
2.虚名。如:「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寒暑,何必为空泛的假名而汲汲钻营?」
3.化名。如:「他为了逃避警方的追缉,于是使用假名以掩人耳目。」
4.日文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为「片假名」,草书称为「平假名」。
5.佛教用语。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语言概念成立,没有真实的体性。唐。独孤及〈佛顶尊胜陀罗尼幢赞。序〉:「道无形相,心离文字,非言无以导引,故诸法生于假名,非智无以调伏。」
《國語辭典》:浮誉(浮譽)  拼音:fú yù
虚名。《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
分類:虚名
《漢語大詞典》:空声(空聲)
(1).虚名。三国志·魏志·王脩传“百姓称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孤惧有此空声冒实,淫鼃乱耳。”
(2).谣言。宋书·沈攸之传:“若 钱溪 实败,万人中应有逃亡得还者,必是彼战失利,唱空声以惑众耳。”
分類:虚名谣言
《漢語大詞典》:战蜗(戰蝸)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 蛮氏 ,左角上的叫 触氏 ,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见庄子·则阳。后以“战蜗”比喻在细小事情上的争夺。 元 赵孟俯 《苏武慢》词:“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
《漢語大詞典》:蜗争(蝸争)
见“ 蜗角鬭争 ”。
《漢語大詞典》: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分類:细事争斗
《國語辭典》:蜗角(蝸角)  拼音:guā jiǎo
1.蜗牛的角。比喻细小。南朝梁。沈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北周。庾信〈小园赋〉:「蜗角蚊睫,又足相容者也。」
2.比喻为小事而时起争端。参见「蛮触相争」条。《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论曰》:「虽邹衍谈天之辩、庄周蜗角之论,尚未足以概其万一。」
《漢語大詞典》: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分類:细事争斗
《國語辭典》:蜗角虚名(蝸角虛名)  拼音:guā jiǎo xū míng
比喻微不足道的浮名虚誉。参见「蛮触相争」条。宋。苏轼 满庭芳。蜗角虚名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乾忙。」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漢語大詞典》:蜗角斗争(蝸角鬭争)
庄子·则阳:“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蜗角鬭争”比喻因细事而引起争斗。 宋 辛弃疾 《哨遍·秋水观》词:“蜗角鬭争,左 触 右 蛮 ,一战连千里。”亦省作“ 蜗争 ”。 清 魏源 《游山吟》之二:“蜗争羶慕世间人,请来一共云山夕。”
分類:细事争斗
《國語辭典》:蛮触(蠻觸)  拼音:mán chù
《庄子。则阳篇》中假设的两小国。参见「蛮触相争」条。宋。苏轼〈九日次定国韵〉诗:「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
分類:小事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