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城隅  拼音:chéng yú
1.城墙角上的女墙。《文选。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2.城下偏僻的角落。《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文选。卢谌。赠崔温诗》:「消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國語辭典》:罘罳  拼音:fú sī
1.宫阙中花格似网或有孔的屏风。以镂木做成。《汉书。卷四。文帝纪》:「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也作「罦罳」。
2.猎网。汉。武帝〈柏梁〉诗:「走狗逐兔张罘罳,齧妃女唇甘如饴。」也作「罦罳」。
《國語辭典》:触蛮(觸蠻)  拼音:chù mán
庄子则阳篇中所假设的两个小国。比喻细微的地方。参见「蛮触相争」条。清。程先贞〈还山春事〉诗三○首之七:「触蛮俄诧三军勇,雉犊频惊一注孤。」
《國語辭典》:角门(角門)  拼音:jiǎo mén
在正门左右的侧门。元。白朴《东墙记》第三折:「我试往后花园看去。呀!这角门怎生开著?」《红楼梦》第四回:「西南又有一角门,通一夹道。」
《漢語大詞典》:战蜗(戰蝸)
古代寓言,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 蛮氏 ,左角上的叫 触氏 ,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见庄子·则阳。后以“战蜗”比喻在细小事情上的争夺。 元 赵孟俯 《苏武慢》词:“细看来聚蚁功名,战蜗事业,毕竟又成何济!”
《漢語大詞典》:梵铃(梵鈴)
佛寺或佛塔檐角上所悬的铃铎。红楼梦第五十回:“鏤檀鍥梓一层层,岂係良工堆砌成。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國語辭典》:楅衡  拼音:fú héng
加缚在牛角上以防牛触人的横木;或说此横木称「楅」,衡则另指穿在牛鼻间以便牵引的缚绳或横木。《诗经。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汉。郑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触人。』玄谓:『楅设于角,衡设于鼻。』」
《漢語大詞典》:镊鬓(鑷鬢)
谓拔除鬓角上的白发。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空嗟镊鬢日,犹是屈腰年。”
《國語辭典》:丹凤眼(丹鳳眼)  拼音:dān fèng yǎn
一种眼角上翘的眼形。如「他有一双迷人的丹凤眼。」《三国演义》第五回:「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
《漢語大詞典》:押脚
(1).指书画上名号后或在低处边角上所用的印。 清 陈克恕 篆刻针度卷二:“今人于引首押脚閒杂等印,每取成句。”
(2).在重要电报的末尾署以发报者的密码。
《國語辭典》:一点灵犀(一點靈犀)  拼音:yī diǎn líng xī
语本唐。李商隐〈无题〉诗二首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心心相映。元。汪元亨〈折桂令。望南山归去来兮〉曲:「跨百尺长鲸,逐双飞彩凤,通一点灵犀。」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一○出:「但得皆如意,两情称,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亦比喻灵敏慧捷。元。王仲诚〈粉蝶儿。昨宴东楼套。满庭芳〉曲:「蕙兰性一点灵犀透,举止温柔。」
《国语辞典》:蛮触相争(蛮触相争)  拼音:mán chù xiāng zhēng
蛮氏是蜗牛右角上的国家,触氏是左角上的国家,两国为争地,每十五日就战一次,死伤逾万。典出《庄子。则阳》。比喻为小利而时起争端。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顾答以蛮触相争,天朝从不过问。」也作「蛮争触战」、「蛮触干戈」、「干戈蛮触」、「蜗角之争」。
《国语辞典》:床楞  拼音:chuáng léng
床角上用以支撑帐子的木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吊住床楞,拚命挣住。老和尚力拖不休。」
《国语辞典》:抟风板(抟风板)  拼音:tuán fēng bǎn
屋檐角上的挡风板。《水浒传》第五六回:「时迁却从戗柱上盘到抟风板边,伏做一块儿。」
《国语辞典》:青岛市(青岛市)  拼音:qīng dǎo shì
城市名。位于大陆地区山东省胶州湾口外劳山角上,面临黄海,港阔水深,冬不结冰,是天然的军港。工业发达,腹地广大,原料充足,又是理想的工商业港和渔港。气候温和,风景优美,为著名避暑胜地。又为胶济铁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