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郑重(鄭重)  拼音:zhèng zhòng
1.慎重,谨慎小心。《红楼梦》第一九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且又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洋人去后,万帅回辕,见制军待洋人那般郑重,自己也就收拾一间西式屋子出来。」
2.殷勤。唐。白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诗:「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绮紫氛氲。」唐。李商隐 无题诗:「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國語辭典》:严肃(嚴肅)  拼音:yán sù
1.态度严正庄重。《吕氏春秋。孟夏纪。尊师》:「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
2.严格、认真。汉。蔡邕〈议郎胡公夫人哀赞〉:「教诲严肃,昭示好恶。」
3.严谨有法度。《北史。卷五七。周宗室传。邵惠公颢传》:「文帝诸子并幼,遂委以家务,内外无不严肃。」
《國語辭典》:严整(嚴整)  拼音:yán zhěng
严肃整齐。《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众军行伍,极为严整。」《三国演义》第三○回:「旌旗节钺,甚是严整。」
《國語辭典》:尊重  拼音:zūn zhòng
1.敬重。《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望之、堪本以师傅见尊重。」《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这老人家为人必定十分好,所以杜府才如此尊重报答他。」
2.显贵。汉。陆贾《新语。资质》:「虽无过人之才,然在尊重之位者。」
3.自重、庄重。《西游记》第二六回:「这个和尚,越发不尊重了!」《红楼梦》第六三回:「虽然在这里,到底是老太太、太太的人,还该嘴里尊重些才是。」
《國語辭典》:尊贵(尊貴)  拼音:zūn guì
1.尊敬显贵的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周礼。天官。大宰》:「六曰尊贵。」汉。郑玄。注:「尊贵,尊天下之贵者。」
2.高尚、高贵。《南史。卷四四。齐武帝诸子传。文惠太子长懋等传。论曰》:「夫帝王子弟,生长尊贵,情伪之事,不经耳目。」《红楼梦》第六一回:「就是这样尊贵。不知怎的,今年这鸡蛋短的很,十个钱一个还找不出来。」
《國語辭典》:凝重  拼音:níng zhòng
庄重严肃的样子。《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沉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聊斋志异。卷七。胡四娘》:「耳有听,听四娘;目有视,视四娘;口有道,道四娘也:而四娘凝重如故。」
《國語辭典》:端凝  拼音:duān níng
庄重。《宋史。卷二八二。列传。李沆》:「李沆风度端凝,真贵人也。」
分類:庄重
《漢語大詞典》:镇重(鎮重)
(1).犹庄重。释名·释首饰:“瑱,镇也。县当耳傍,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 宋 陈亮 《铨选资格》:“故朝廷尊严,大臣镇重。”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若 白巖 ( 乔白巖 )者,镇重不挠,真可谓以死卫社稷者矣。”
(2).犹威重。亦指具有权威的人物。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若将军今舍之而去,军无镇重, 易京 之危,可立待也。”
《漢語大詞典》:端端
(1).端正;不倾斜。鹖冠子·泰鸿:“夫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録録,至其成形端端王王。” 陆佃 解:“端端,倾倾之反。”引申为纯正。 汉 王充 论衡·诘术:“端端之日有十邪,而将一有十名也?”隋书·地理志中:“ 兗州 盖取 沇水 为名,亦曰 兗 ,兗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
(2).庄重。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某公端端,醉后见疏狂,殆真狂者。”
(3).刚刚;恰恰。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真是太不凑巧,端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走到东门大桥,他的话便被国王听到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在土围墙的壑口,端端碰上在墙外听声的 姚士杰 。”
《漢語大詞典》:俨重(儼重)
庄重。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玩月》诗:“阿母今年八十餘,清晨理髮云满梳,起居儼重天人如,有子在官名在儒。”
分類:庄重
《漢語大詞典》:瞻重
庄重。 唐 元稹 《镇圭赋》:“是以圣后矜持,庶寮瞻重。”
分類:庄重
《漢語大詞典》:凝庄(凝莊)
庄重。 明 宋濂 《大天界寺住持孚中禅师信公塔铭》:“子性凝庄,不妄举动。”
分類:庄重
《國語辭典》:威仪(威儀)  拼音:wēi yí
1.庄严的容止仪态。《诗经。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三国演义》第四回:「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
2.帝王或显贵者出行的仪仗。《晋书。卷三六。卫瓘传》:「给亲兵百人,置长史,……鼓吹诸威仪,一如旧典。」
《漢語大詞典》:威仪师(威儀師)
(1).僧寺职事名。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指擅长法仪的道士。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
《國語辭典》:庄严(莊嚴)  拼音:zhuāng yán
1.端庄肃穆。《西游记》第一三回:「万法庄严端有意,荐亡离苦出沉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曾绣一幅观音大士,精奇庄严,色相俨然如生。」
2.装饰、装束整齐。《后汉书。卷二五。刘宽传》:「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庄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
《國語辭典》:正色  拼音:zhèng sè
1.持严正的态度。《书经。毕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万帅见他说想要拜门,便正色道:『这拜门原是官场的陋习,怎么你也说这话?』」
2.称青、黄、红、白、黑等五种基本色。《礼记。玉藻》:「衣正色,裳间色。」
3.戏剧上指正生、正旦等主要的角色。清。孔尚任《桃花扇本末》:「选优两部,秀者以充正色。」
4.色彩学中,某色正达饱和度,其间无白或黑混入者称为「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