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实在(實在)
(1).真实,不虚假。朱子语类卷二一:“ 仲恩 问:‘如阴阳舛错,两暘失时,亦可谓之诚乎?’曰:‘只是乖错,不是假底,依旧是实在人。’” 清 李渔 《巧团圆·途分》:“方纔急急忙忙赶他上岸,竟不曾説得真姓真名,与实在的住处,叫他到那里寻访。”沪剧《罗汉钱》第四场:“一来男方岁数不实在,二来双方不曾见过面,谈不上自主婚姻两愿意。”
(2).指真实的情形。《三侠五义》第四一回:“他又想起当初扮化子访得一案实在的兴头,如今何不照旧再走一趟呢?”《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因为他同 青龙 、 黄龙 一个师父传授的,人也不敢不敬重他些,究竟知道他实在的人很少。”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章:“跑回来的观众,到底为好奇的念头支配着,一定要看个实在。”
(3).结实。坚固。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个荆条考篮经了三十餘年的雨打风吹,烟燻火燎,都黑黄黯淡的看不出地儿来了。幸是那老年的东西还实在,那布带子还是当日太太亲自缠的缝的,依然完好。”《老残游记》第十二回:“次日早起,再到堤上看看,见那两隻打冰船在河边上,已经冻实在了。”
(4).结实。健壮。 沙汀 《淘金记》十六:“ 龙哥 是个无须的四十多岁的壮汉。可以说是胖子,但他那红褐色的身体,却比任何一个胖子实在。”
(5).诚实,不虚伪。 孙犁 《山地回忆》:“你这人倒实在,叫你来你就来了。”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十五章:“他觉得这年轻的猎人热情,实在。”
(6).具体而切实。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七:“眼泪感动不了父亲,眼泪不能喂饱了弟弟,她得拿出更实在的来。” 巴金 《随想录·总序》:“我愿意一点一滴地做点实在事情,留点痕迹。”
(7).踏实;认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他还没睡实在,就悠悠忽忽地听见有人吃力地朝火堆跟前爬,而且牙咬得嘣嘣响。” 李準 《春笋》一:“要按大公无私,立正行直,干活又实在来说,俺村青年人这一辈里边就数着他。” 柳杞 《好年胜景》:“别老骂他是冒失鬼,他办事也够实在的啦!”
(8).确实,的确。用作副词。宋书·谢庄传:“下官新岁便三十五,加以疾患如此,当復几时见圣世,就其中煎憹若此,实在可矜。”红楼梦第四九回:“这一件衣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 曹禺 《雷雨》第二幕:“ 四凤 ,对不起你,我实在不认识他。” 艾青 《年轻的母亲》诗:“这婴儿实在可爱,粉红脸象玫瑰花。”
(9).其实。如:他说他会了,实在并不会。如:他名义上是个大学毕业生,可实在只有中学程度。
《漢語大詞典》:较真(較真)
方言。认真。《人民日报》1980.12.20:“俺说姐夫,你已经是离火葬场不远的人啦,别学当年那么较真!”《人民日报》1980.12.20:“赶集的社员们为‘孙悟空’担心,好意劝他别太较真儿,免得吃眼前亏。”
分類:认真
《漢語大詞典》:着实(着實)
(1).踏实;认真。朱子语类卷七四:“知识贵乎高明,践履贵乎著实。知既高明,须放低著实做去。” 明 张居正 《请谕戒边臣疏》:“选将练兵、积餉修守等项事务,都要著实举行。”
(2).切实,符合实际。朱子语类卷九三:“今且须看 孔 、 孟 、 程 、 张 四家文字,方始讲究得著实,其他诸子不能无过差也。”朱子语类卷一二○:“自家先恁地浮躁,如何要发得中节。做事便事事做不成,説人则不曾説得著实。”
(1).犹认真。红楼梦第三六回:“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醒世姻缘传》第八回:“ 珍哥 虽也是与 晁住 寻趁了几句,不肯与他着实变脸。”
(2).(言语、动作)分量重;力量大。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二折:“这赖肉顽皮,不打不招,拏那大棒子着实的打上一千下,他纔招了也。”红楼梦第三三回:“﹝ 贾政 ﹞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刘住儿 ﹞把叫 赶露儿 这件事,忘的踪影全无……被 张进宝 着实的駡了一顿。” 巴金 《利娜·第十二封信》:“他于是做一个手势,那两个人就捉住 波利司 着实地打了一顿。”
(3).实在;确实;的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西游记》第六回:“好 大圣 !好 大圣 !着实神通广大!”红楼梦第一○八回:“ 宝釵 看 宝玉 颜色不好,心里着实的吃惊。” 梁斌 《红旗谱》五九:“ 朱老忠 坐在洋车上,看路旁的黄谷穗儿蹦跳,红高粱穗儿欢笑,心里着实高兴。”
(4).实际的(事物);真实的(情况)。朱子语类卷六五:“问:‘自一阴一阳见,一阴一阳又各生一阴一阳之象,以图言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就天地间着实处,如何验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偌多东西,多是我爹爹手泽,敢是被那个拐的去了?怎的好?我且回家与 贾郎 计较,查个着实去。”
(5).谓老实。 梁斌 《播火记》十三:“﹝ 朱老忠 ﹞问:‘着实说,你是谁?’”
《漢語大詞典》:叫真
当真;认真。《花城》1981年第6期:“你干嘛那么叫真呀?”《收获》1981年第6期:“他仍是这么叫真!”
分類:当真认真
《漢語大詞典》:顶真(頂真)
(1).认真。《官场现形记》第四四回:“兄弟倘若随随便便,不去顶真,不特自己对不住自己,并且辜负上头的一番美意。” 闻一多 《〈烙印〉序》:“ 克家 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顶真的生活的意义。”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们遇事替咱 老张 掩盖三分,双方都有好处,决不会过于顶真。”
(2).一种修辞方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八篇:“顶真是用前一句的结尾来做后一句的起头,使邻接的句子头尾蝉联而有上递下接趣味的一种措辞法。多见于歌曲……如 李白 送 刘十六 归山的《白云歌》:‘ 楚 山 秦 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 楚 山里,云亦随君渡 湘水 。 湘水 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参见“ 顶真续麻 ”。
(3).一个挨一个。谓世代相传。《东周列国志》第六二回:“ 欒氏 自 欒宾 、 欒成 、 欒枝 、 欒质 、 欒书 、 欒黶 ,至于 欒盈 ,顶真七代卿相,贵盛无比。”
《漢語大詞典》:顶真续麻(頂真續麻)
亦作“ 顶鍼续麻 ”。亦作“ 顶针续麻 ”。
(1). 宋 元 时一种带游戏性的文体。后句首字必须用前句末字。当时一般文人、官妓,大都擅此。后成为修辞格之一。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俺孩儿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般不晓,无般不会。”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四折:“爱他那走笔题诗,出口成章,顶针续麻。”《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你哨起我来了!我合你‘顶真续麻’,顶不上来的一钟。”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顶真续麻》:“顶真续麻,文字游戏之一种也。顶真亦曰顶鍼,《金线池》剧三:‘续麻道字鍼鍼顶。’盖以次句首字,顶上句末字也……中原音韵·作词十法定格条,《小桃红》:‘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评曰:‘顶真妙。’”
(2).相声中的一种表演手法。《南京日报》1983.1.16:“‘顶针续麻’是相声表演的一种技巧,要求以某句话开头,一句接一句地说下去,上句话最后一个字必须与下句话第一个字相同,最后将话引到事先规定的另一句话上去。”
《漢語大詞典》:丁一卯二
(1).确实;实在。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要説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本説的丁一卯二,生扭做差三错四。”
(2).谓认真;仔细。《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若要丁一卯二地算计起来,这二十一两多的本儿,待了这两个月,走了这两千里路,极少也赚他八九两银子哩。”
《漢語大詞典》:苦吟
反复吟咏,苦心推敲。言做诗极为认真。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苦吟:“ 孟浩然 眉毫尽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维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尧臣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二:“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 王朝闻 《艺术创作有特殊规律》二:“苦吟的诗人所以感到苦中有乐,从根本上说,仍然是生活实践给他提供了足以充分发挥创作的创造性的现实根据。”
《漢語大詞典》:子细(子細)
(1).认真、细致;细心。魏书·源怀传:“ 怀 性宽容简约,不好烦碎,恒语人曰:‘为贵人,理世务当举纲维,何必须太子细也。譬如为屋,但外望高显,楹栋平正,基壁完牢,风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斲削不密,非屋之病也。’” 唐 李德裕 《续得高文端贼中事宜四状》:“昨日 高文端 到宅辞臣,因子细问得贼中事宜。” 宋 杨万里 《又题寺后竹亭》诗:“壁间题字知谁句,醉把残灯子细看。” 元 王仲元 《粉蝶儿·道情》套曲:“俺也曾子细评跋:譬似去丹墀内穿靴着袍,怎如俺草庵中丫髻环絛。” 梁启超 《袁政府伪造民意密电书后》:“至其种种鬼蜮情形,请读者将各电原文子细熟观,当能想像八九。”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和“海派”》:“子细一想,他的话千真万确。”
(2).小心,留神。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相公且子细,秀才子口头言语,岂可便信?”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姐姐,到那里子细着。”
(3).清晰;分明。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三:“高浪垂翻屋,崩崖欲压牀;野桥分子细,沙岸绕微茫。” 唐 张鷟 游仙窟:“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絶。”
(4).详情;底细。 宋 欧阳修 《论讨蛮贼任人不一札子》:“臣曾謫官 荆 楚 ,备知土丁子细。”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李裁 ﹞泛舟已到 桐卢 ,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 李大府 船。 李 惊起视之,乃一老人衣布道袍云:‘ 睦州 贼发,吾家所存者三人而已。不可往彼,宜速回也!’ 李 欲登岸询其子细,则已不见。遂遽还 会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 潘成 知得子细,便乃而去。”
《漢語大詞典》:郑重(鄭重)
(1).频繁,反复多次。汉书·王莽传中:“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 颜师古 注:“郑重,犹言频烦也。重,音直用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於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郑重詔监督,一一听指麾。”
(2).殷勤切至。 唐 白居易 《庾顺之以紫霞绮远赠以诗答之》:“千里故人心郑重,一端香綺紫氛氲。”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石曼卿 ﹞他日试使人通郑重,则闭门不纳,亦无应门者。”《西湖佳话·西泠韵迹》:“过访已自叨荣,奈何復金玉煇煌,郑重如此?可谓视葑菲如琼枝矣。”
(3).犹珍重。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迦陵配:“此去,仍为僧,抑为儒,均自便……好自为之,前途郑重!”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 许 置酒相款,至二更,乃命烛导别驾登楼,郑重而去。” 清 郝懿行 《证俗文·方言》:“﹝郑重,﹞今人俱作珍重用,非 汉 人意也。”
(4).庄重。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下:“七言絶句,初盛 唐 既饶有之,稍以郑重,故损其风神。”
(5).慎重;认真严肃。朱子语类卷九一:“大抵前辈礼数,极周详郑重。” 刘壎 隐居通议·骈俪一引 宋 陈文龙 《上贾似道启》:“郑重千钧之判,料理一介之寒。”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万事根本君心,而用人理财,尤宜郑重。” 袁鹰 《深深的怀念》:“‘同志,你们回 北京 ,给我们带句话吧。’ 张朝满 大爹突然转过头来,郑重地对我们说。”
《漢語大詞典》:三省
省察三事。论语·学而:“ 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祗悔。” 南朝 梁 江淹 《讨沈攸之尚书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 明谢谠《四喜记·月桂同攀》:“孝名儿乾坤永垂,一日里三省吾身。”
(1).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自 南北朝 至 唐 ,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新唐书·百官志一:“初,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待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2).借指朝廷决策机构。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诗:“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
(3).特指我国东北三省。《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红旗飘》:“齐心合力打 日本 ,收回三省救同胞。”
《漢語大詞典》:肃然(肅然)
(1).恭敬貌。大戴礼记·主言:“ 曾子 惧,肃然抠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孙也。’”汉书·礼乐志:“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 清 侯方域 《新迁颜鲁公碑记》:“而儿童走卒或游卧嬉戏其下,亦从而拱揖拜跪,肃然如见其人焉。”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他指给我看那地点时,我肃然脱下了帽。”
(2).畏惧貌。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奏虽寝,朝廷肃然敬惮之。”太平御览卷三九三引 南朝 梁 沈约 《俗说》:“ 王僧敬 兄弟列坐斋中,见之若神;小人从户前过,皆肃然毛竖。”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编·畿辅·京师旧城》:“其塔至今完好,像设木石,坚緻古朴,风铃四彻,听之心魂肃然。”
(3).严肃认真;庄严。荀子·强国:“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军旅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婆罗门遂以所宿之房,涂香洒扫,像设肃然,其敬如在。”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独到了状元拜祭酒,那祭酒却是要肃然无声安然不动的受那四拜。”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三》:“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 中国 将来的脊梁。”
(4).指安定平静,秩序良好。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进善退恶,风教肃然。”南齐书·皇后传·高昭刘皇后:“严正有礼法,家庭肃然。”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庭无閒杂,内外肃然。”
(5).微风吹动貌。史记·孝武本纪:“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也。”《续谈助》卷三引汉武故事:“神君最贵者大夫,次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非可得见,闻者音与人等,来则肃然风生,帷幄皆动。”
(6).萧瑟貌。 宋 苏轼 《颶风赋》:“庭户肃然,槁叶蔌蔌,惊鸟疾呼,怖兽辟易。”
(7).山名。在 泰山 东麓。史记·孝武本纪:“丙辰,禪 泰山 下阯东北 肃然山 ,如祭后土礼。” 南朝 宋 谢灵运 《泰山吟》:“登封瘞崇坛,降禪藏 肃然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济南府》:“ 肃然山 ,州( 泰安州 )东北七十里……其东南即 莱芜县 界,山势巍峩,对之肃然,因名。”
《漢語大詞典》:懒散(懶散,嬾散)
(1).懒惰散漫。有时亦指不热心于世事。 宋 苏轼 《徐大正闲轩》诗:“君看 东坡翁 ,懒散谁比数;形骸堕醉梦,生事委尘土。”朱子语类卷七六:“吉凶未定时,人自意思懒散,不肯做去。”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草野之人懒散,不欲驰书京国,然此怀则尝在左右也。”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文学》是我托书店寄的。由我自办,就怕懒散而常有迟误。”
(2).引申为不认真,不放在心上。《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那医家初时来看,定説能医,连病人服药也有些兴头,到后来不见功效,渐渐的懒散了。”
嬾散:怠惰散漫。 金 王渥 《游蓝田》诗:“蹇予嬾散本真性,临水登山此生足。”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宏甫书高尚册后:“且吾闻 宏甫氏 ,嬾散不事生产作业。” 清 许光治 《天净沙》曲:“老渔归也,春来嬾散生涯。”
《漢語大詞典》:好好
(1).喜悦貌。《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 毛 传:“好好,喜也。”
(2).犹认真,努力。 唐 李商隐 《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鉤。”《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文王 曰:‘上啟母,善保岁寒,好好将息,切莫生忧。’”《水浒传》第三七回:“那梢公喝道:‘你三个好好商量,快回我话。’”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形容很好,完好。《水浒传》第九八回:“今已三年有餘,尸骸如何兀是好好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却奁》:“把好好东西都丢一地,可惜,可惜!”儒林外史第九回:“船家道:‘好好的一条河路,你走就走罢了。’”
(4).谓平白无故,无端。 宋 秦观 《品令》词之一:“好好地恶了十来日,恰而今、较些不?”红楼梦第七四回:“只见 贾璉 进来,拍手嘆气道:‘好好的又生事!’”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双喜 也是大人了,怎么好好的会失足落下河去的呢?”
(5). 唐 乐妓名。 唐 杜牧 《张好好诗》序:“ 牧 太和 三年,佐故吏部 沈公 江西 幕, 好好 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泛指乐妓。 宋 张耒 《赠张公贵》诗:“酒市逢好好,琵琶失玲瓏。”
(6).犹大大。多用来形容程度深。《〈刘半农诗选〉自序》:“好好的透了一口气。”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果然今朝弄出事情来了!你这次是好好的要吃点苦头的了。”
《漢語大詞典》:认真(認真)
(1).谓严肃对待,不苟且。元史·王克敬传:“世俗喜言勿认真,此非名言。临事不认真,岂尽忠之道乎?”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之七:“弟今日认真干事,督将官,督有司,全赖朝廷委任。”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整风中间,一方面要严肃认真,对于错误和缺点,一定要进行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而且一定要纠正。”
(2).信以为真;当真。 明 李贽 《与友人书》:“其餘皆日用食饮之常,精亦得,粗亦得,饱亦得,不甚饱亦得,不必太认真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鸦头:“叹曰:‘今而知青楼之好,不可过认真也。夫何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夫人这个又何必认真?糊里糊涂应酬他一次就完了。”
(3).确实;真的。 元 柯丹丘 《荆钗记·抢亲》:“我也只要他做好人,后边靠他,谁想女儿认真苦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况且北边地方,又比南边来得冷,认真是一位大善士,是拿人家的賑物来送人情的么?” 沙汀 《闯关》一:“ 左嘉 是再三再四要求回后方的,等到认真要回后方的时候,对于敌后的游击生活,仿佛就要离开自己的亲人似的,他倒反而有些留恋,有些舍不得了。”
《漢語大詞典》:倾听(傾聽)
(1).侧着头听。礼记·曲礼上:“立不正方,不倾听。” 孔颖达 疏:“不得倾头属听左右也。” 清 唐甄 潜书·居山:“与之处数日,见其身如丘山,神如渊水,无疾言,无矜色,无流视,无倾听,以服其静而自憾未能也。”
(2).细听;认真地听。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望石门》诗:“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河东记·独孤遐叔》:“满座倾听,诸女郎转面挥涕。” 宋 文天祥 《跋辛龙泉行状》:“予语以山川风俗之故,君离坐倾听,若谨识之。” 巴金 《秋》一:“她也专心地在一边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