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奉蒸尝(奉蒸尝)  拼音:fèng zhēng cháng
蒸,冬天祭礼名。尝,秋天祭礼名。奉蒸尝指主持祭祀。为古时家庭主妇的重要职务。唐。白行简《李娃传》:「君当结媛鼎族,以奉蒸尝。」
《漢語大詞典》:行主
犹言行东;雇主。 清 袁枚 新齐谐·借棺为车:“闻其母在内呼曰:‘行主远来,得毋飢乎?;我酒饌已备,惜无人陪,奈何?’两子曰:‘行主 张先生 ,父执也,卑幼不敢陪侍。’”
分類:雇主
《漢語大詞典》:主令
(1).古代王室婚嫁时的主持者。《左传·桓公八年》“遂逆王后于 纪 ” 唐 孔颖达 疏:“凡昏姻皆宾主敌体相对行礼。天子嫁女於诸侯,使诸侯为主令……天子聘后於诸侯,亦使诸侯为主令。”
(2).犹主使。《汉书·梁怀王刘揖传》:“王阳病抵谰,置辞骄嫚,不首主令,与背畔亡异。” 王先谦 补注:“主令犹言主使。”
(3).主持政令。 宋 叶适 《终论三》:“ 阿骨打 死, 吴乞买 立,不能主令。”
《漢語大詞典》:执正(執正)
(1).主持公道。《淮南子·主术训》:“使人主执正持平,如从绳準高下。”南史·王镇之传:“后为御史中丞,执正不挠,百僚惮之。”
(2).谓驳正,纠正。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上:“臣下懦弱,莫敢执正 夏侯 之议。”隋书·骨仪传:“时刑部尚书 卫玄 兼领 京兆 内史,颇行诡道,輒为 仪 所执正。”
(3).谓秉公处治。新唐书·张镒传:“遂执正其罪, 纵 得流, 鎰 贬 抚州 司户参军。”明史·唐龙传:“吏坐狱不穷竟去者数十人, 龙 独执正 东山 罪。”
《漢語大詞典》:知印
主持用印。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八月,辛丑,以 冯道 守司徒兼侍中。壬寅,詔中书知印止委上相,由是事无巨细,悉委於 道 。” 胡三省 注:“旧制:凡宰臣更日知印。”宋史·职官志一:“ 宋 承 唐 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舍人上事知印,宰相当压角,则其礼相传自 唐 也。”
分類:主持用印
《國語辭典》:庭长(庭長)  拼音:tíng zhǎng
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中分设刑事庭、民事庭等,每庭各置庭长一人,除由兼任院长的法官担任外,馀由其他法官兼任。职权为监督各庭的事务。
《國語辭典》:主试(主試)  拼音:zhǔ shì
1.主持考试。明。陆深〈科场条贯〉:「士之就试者一百三十三人,中试者七十二人,主试则御史中丞刘基。」《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布政司书办跪请七曲文昌开化梓潼帝君进场来主试,请魁星老爷进场来放光。」
2.主持考试的主考官。
《國語辭典》:主动(主動)  拼音:zhǔ dòng
能依照自己意思进行的行为或动作。相对于被动而言。如:「争取主动」、「凡事采取主动,免得受人牵制。」
《國語辭典》:大堂  拼音:dà táng
1.官衙中的治事厅堂。如:「大堂之上竟敢胡言乱语。」
2.下属对主管的称呼。《儒林外史》第七回:「切记先帝宏治十三年,晚生在工部大堂刘大老爷家扶乩。」
《國語辭典》:会考(會考)  拼音:huì kǎo
一种统一测验学习成果的考试。如:「毕业会考」、「教师会考」。
《國語辭典》:典试(典試)  拼音:diǎn shì
主持考试之事。《明史。卷七○。选举志二》:「故事,阁臣典试,翰、詹一人副之,时已推礼部尚书顾秉谦,特旨命国祚。」
分類:主持考试
《漢語大詞典》:适主(適主)
(1).指军队的主帅,正帅。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军无适主,一举可灭。”
(2).泛指作主者。 清 郑燮 《赠国子学正侯嘉璠弟》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3).指丧主。主持丧事的嫡长子。 唐 柳宗元 《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又今无适主以葬,天地有穷,此寃无穷。”
《國語辭典》:掌印  拼音:zhǎng yìn
掌管印信。比喻主持事务或掌有权柄。
《國語辭典》:祭司  拼音:jì sī
介于神灵与人之间的中间人,在祭仪中代表或领导人们向神灵祈祷或作祭。
《漢語大詞典》:司绳(司繩)
(1).负责颁行法令。 南朝 宋 谢庄 《宋明堂歌·歌黄帝》:“履建宅中寓,司绳御四方。裁化偏寒燠,布政周炎凉。”
(2).主持纠察的官员。 明 何景明 《何子·用直》:“故直节之士,邦之司绳而国之强御也。故司绳不得职,则邪枉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