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黄花
亦作“黄华”。
(1).黄色的花。山海经·西山经:“ 峚山 ,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
(2).指菊花。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陆德明 释文:“鞠,本又作菊。” 宋 李清照 《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帘捲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 徐渭 《画菊》诗之一:“东篱蝴蝶閒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 毛泽东 《采桑子·重阳》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3).指菜花。 晋 张翰 《杂诗》之一:“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 唐 司空图 《独望》诗:“緑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翰 诗:‘黄花若散金’,菜花也。通首皆言春景。 宋真宗 出此题,举子误以为菊,乃被放黜。”
(4).指金针菜。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五:“又关了城?我还忘了买黄花和木耳,非买去不可呢。”
(5).指未曾有过性行为的青年男女。《太平天囯歌谣·龟头淮军不是人》:“门口姐妹亲不认,硬逮黄花犯奸淫。”
(6).古俗曲名。即《皇华》。 宋 黄庭坚 《送彦孚主簿》诗:“《黄华》虽众笑,《白雪》不同腔。”
(7). 太行山 峰名。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 ﹞北略 中山 之地,至於 房子 ,遂之 代 ,北至 无穷 ,西至 河 ,登 黄华 之上。” 张守节 正义:“ 黄华 盖 西河 侧之山名也。”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 黄华 水帘天下絶,我初闻之 雪溪翁 。” 施国祁 诗题笺注引 刘祁 《游林虑西山记》:“吾闻 太行 之秀,曰 黄华 、曰 谼谷 ,尔其从我一游乎?” 清 侯方域 《郭老仆墓志铭》:“ 司徒公 仕,而西抵 秦凉 之塞,南按 黔 方,北尽 黄花 、 居庸 边镇上。”
《漢語大詞典》:古意
(1).谓思古之情。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2).古人的思想意趣或风范。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所居》之三:“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古琴》:“或者以其无光,磨而再漆之,不惟颇失古意,且滞琴之声,此大戒也。”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汉 乐府中如《王子乔》及‘仙人骑白鹿’等,虽间作丽语,然古意浡鬱其间。”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端肃拜:“近见 元 人题跋,末亦有书‘端肃拜’者,犹有古意。”
(3).犹拟古、仿古。讽咏前代故事以寄意的诗题。如 唐 卢照邻 有《长安古意》、 宋 苏轼 有《古意》
《漢語大詞典》:诗题(詩題)
(1).诗的题目。 唐 陆龟蒙 《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钓具每随轻舸去,诗题閒上小楼分。” 宋 徐铉 《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筵上诗题共笔牀,罇前酒兴话 高阳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上思有以难之,值乙未会试,钦命诗题为‘灯右观书’四字。”
(2).诗的题材。 宋 杨万里 《寒食雨中同舍人约游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之九:“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景大先生 么?这样好天气,他先生正好到 六桥 探春光,寻花问柳,做 西湖 上的诗。絶好的诗题,他怎肯在店里坐着?”
《漢語大詞典》:润色(潤色)
(1).修饰文字,使有文采。论语·宪问:“为命, 裨諶 草创之, 世叔 讨论之,行人 子羽 修饰之, 东里 子产 润色之。” 宋 王安石 《西垣当直》诗:“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老更醇。”《玉娇梨》第一回:“昨赖老先生大才润色,可谓点铁成金。” 鲁迅 《彷徨·伤逝》:“我的工作果然从此较为迅速地进行,不久就共译了五万言,只要润色一回,便可以和做好的两篇小品,一同寄给《自由之友》去。”
(2).使增加光彩。汉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於无穷。” 晋 左思 《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其吐哀也,则凄风暴兴。”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儒》:“自 太史公 始以儒林题 齐 鲁 诸生,徒以润色 孔氏 遗业,又尚习礼乐弦歌之音,乡饮大射,事不违艺,故比而次之。”
(3).犹加工,使更完美。 晋 陶潜 《述酒》诗题注:“ 仪狄 造, 杜康 润色之。”
(4).装饰点缀。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箱中韞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
(5).粉饰。明史·何刚传:“优游岁月,润色偏安,錮豪杰於草间,迫梟雄为盗贼,是株守以待尽也。”
(6).湿润。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他的嘴张得更大了些,往往被烟呛得咳嗽一下,他才用口液润色它一下。”
《漢語大詞典》:奎文
犹御书。 宋 王阮 《同张安国游万杉寺》诗:“ 昭陵 龙去奎文在,万岁灵山守百神。”诗题注:“寺有 昭陵 御书。”
《漢語大詞典》:七哀
(1). 魏 晋 乐府的一种诗题。起于 汉 末。 汉 王粲 、 三国 魏 曹植 、 晋 张载 皆有《七哀诗》,为反映社会动乱,抒发悲伤感情的五言诗。文选·曹植〈七哀诗〉 唐 吕向 题解:“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闻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也。” 隋 江总 《在陈旦解酲共哭顾舍人》诗:“独酌一樽酒,高咏七哀诗。” 唐 杜甫 《垂白》诗:“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元 萨都剌 《同克明曹生清明日登北固山和韵》:“共君且饮酒一斗,处世不必歌七哀。”
(2).泛指多种哀伤。 唐 陆龟蒙 《次幽独君韵》:“落日送万古,秋声含七哀。”
《漢語大詞典》:前题(前題)
(1).以前已读的书卷。 唐 李商隐 《水斋》诗:“更閲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2).谓诗题同前一首。如 清 蒋景祁 瑶华集载有 顾有年 的《前题》诗,意即诗题与前首 周积贤 的《春闺》相同。
《漢語大詞典》:赋得(賦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如 南朝 梁元帝 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试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赋得”为题。 鲁迅 《而已集·革命文学》:“‘赋得革命,五言八韵’是只能骗骗盲试官的。” 朱光潜 《谈文学·作文与运思》:“从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做诗。”
《漢語大詞典》:二乔(二喬)
(1).指 三国 吴 乔公 二女 大乔 、 小乔 。乔,一作“桥”。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策 欲取 荆州 ,以 瑜 为中护军,领 江夏 太守,从攻 皖 ,拔之。时得 桥公 两女,皆国色也。 策 自纳 大桥 , 瑜 纳 小桥 。” 唐 杜牧 《赤壁》诗:“东风不与 周郎 便, 铜雀 春深锁二 乔 。”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何期月暗来双凤,疑是春深锁二 乔 。”
(2).泛指两姊妹。 明 徐渭 《宛转词》:“宛转一臂断,流落二 乔 轻。”按作者另有诗题曰:“ 湖 严氏 有二女,其翁以长者许 渭 继室, 渭 自愆盟。顷闻为海盗断其翁臂,二女俱被执,旋復放还,便已作《宛转词》怜之。”
《漢語大詞典》:忆王孙(憶王孫)
(1).词牌名。 唐 孙棨 《北里志》谓 天水 光远 以诗题 杨莱儿 室,有“萋萋芳草忆王孙”句。 宋 秦观 《忆王孙》词,全用其句,因以为名。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蛾眉》《阑干万里心》《怨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亦有双调,五十四字,仄韵,见复雅歌词。参阅《词谱》卷二。
(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北曲仙吕宫又有《一半儿》,与此曲相仿,仅末句改七字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参见“ 一半儿 ”。
《漢語大詞典》:一半儿(一半兒)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清 李调元 《雨村曲话》卷上:“ 临川 陈克明 《春粧曲》云:‘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
《漢語大詞典》:吟草
诗稿。 明 姚舜牧 撰《乐陶吟草》三卷。 丘逢甲 岭云海日楼诗钞·选外集有诗题曰:“ 滋膺 同年以《吟草偶存》《西楼吟集》见示,题此归之。”
《漢語大詞典》:偶题(偶題)
偶然而题。多见于旧诗题,如 唐 杜甫 有《偶题》诗, 宋 陆游 有《晨起偶题》诗等。
《漢語大詞典》:土灶(土竈)
在地上挖成的炉灶。 清 赵翼 《扈从途次杂咏·土灶》诗题自注:“掘地为灶。”《恨海》第四回:“东面墻脚下,打了一口土灶,树叶树枝,高粱秆子,铺满一地。”
《漢語大詞典》:杂咏(雜詠)
亦作“ 杂咏 ”。 谓随事吟咏。常用作诗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洲公诗:“古体如《杂咏》云:‘日出羣动作,日入羣动息。’”《诗刊》1977年第9期:“冬夜杂咏赞品德,要学红叶透底红。”
《漢語大詞典》:排连(排連)
(1). 宋 代禁军依次升迁制度。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禁旅迁补:“国朝宿卫禁旅迁补之制,以岁月功次而递进者,谓之‘排连’。”宋史·兵志十:“凡军头、十将、节级转补,谓之‘排连’,有司按籍閲试,如列校转员法…… 建炎 、 绍兴 之间,排连转员屡尝损益。”
(2).对同一诗题连续铺排。犹唱和。 宋 陈亮 《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连书求作《抱膝吟》,非求秘书粧撰而排连也,只欲写眼前景物,道今昔之变……以娱其索居野处耳。”
(3).排行相连。指结拜。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只为那兄妹排连,因此上鱼水难同。”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三出:“更兼有兄妹排连,和个好相识,愈加欢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