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贡部(貢部)
主持贡举的部门。宋史·范质传:“举进士时, 和凝 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 质 所试文字,重之。”
《漢語大詞典》:主首
(1).头领。《宣和遗事》后集:“留下千户五人,内一主首名 啜鸡兀 。” 元 刘致 《小桃红·武昌歌妓》曲:“温柔乡里甲头,无何乡里主首,便权一日也风流。”
(2).主持寺观的僧道。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又召诸佛寺主首諭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於是诸寺工作鼎兴。”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佛寺﹞ 隋 曰道场, 唐 曰寺,本朝则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总称主首。”
《漢語大詞典》:狎主
交替主持。左传·昭公元年:“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 杜预 注:“强弱无常,故更主盟。” 明 王錂《春芜记·庆寿》:“狎主齐盟,维城 周 室。” 明 陈子龙 《重游弇园》诗:“十二敦槃谁狎主?三千宾客半知音。”
分類:交替主持
《漢語大詞典》:监知(監知)
监督主持。北史·儒林传上·权会:“ 会 性恬静,不慕荣势,耻於左宦,固辞。 暹 识其意,遂罢荐举。寻追修国史,监知太史局事。”隋书·裴矩传:“臣既因抚纳,监知关市。”
分類:监督主持
《國語辭典》:开局(開局)  拼音:kāi jú
开设赌局。《红楼梦》第七五回:「公然斗叶掷骰,放头开局,夜赌起来。」
《國語辭典》:鲁馆(魯館)  拼音:lǔ guǎn
春秋时,周天子将嫁女于齐,鲁庄公受命代为主持王姬婚事。因逢国丧,故庄公派人先于城外筑馆招待王姬,再送往齐国与齐侯成婚。见《春秋。庄公元年》。后以鲁馆为嫁女外住的行馆。唐。皇甫枚《王知古》:「聆好音于鲁馆,逼佳气于秦台。」
《國語辭典》:执牛耳(執牛耳)  拼音:zhí niú ěr
古代诸侯割牛耳歃血为盟,由主盟者执珠盘盛牛耳,故称盟主为「执牛耳」。《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晋。杜预。注:「执牛耳,尸盟者。」后泛指人在某方面居领导地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论文采,天仙吏,谪人间。好教执牛耳,主骚坛。」
《漢語大詞典》:押宴
亦作“ 狎讌 ”。亦作“ 押燕 ”。 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北令邦:“《续挥犀》载: 刁约 使 契丹 ,戏为诗云:‘押燕 移离毕 ,看房 贺跋支 。饯行三匹裂,密赐十毗狸。’”宋史·欧阳修传:“﹝ 脩 ﹞奉使 契丹 ,其主命贵臣四人押宴,曰:‘此非常制,以卿名重故尔。’”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是日, 萨喇 、 哈嚕 等入辞於 崇政殿 ,赐宴 显静寺 ,命 赵良嗣 押宴, 王环 ( 瓌 )伴送。”
《國語辭典》:院长(院長)  拼音:yuàn zhǎng
1.唐代御史拾遗的别称。
2.各公私机构或学校,以院为名者,其最高长官称为「院长」。如:「行政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3.宋时的低阶军官,司缉捕之事。《水浒传》第三八回:「湖南一路,节级都称呼做院长。」
《國語辭典》:主婚  拼音:zhǔ hūn
1.主持婚礼。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哥哥可有甚么好亲事举保?将来就劳哥哥主婚,成就这门亲事。」《聊斋志异。卷一二。薛慰娘》:「此生品谊可托,待汝三兄至,为汝主婚。」
2.主持婚礼的人。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一二出:「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院判一而拣日,如言殡葬已毕,就央府判做个主婚,将小娟娶到家里,成其夫妇。」
分類:主持婚事
《漢語大詞典》:祝宗
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左传·成公十七年:“ 晋 范文子 反自 鄢陵 ,使其祝宗祈死。” 杜预 注:“祝宗,主祭祀祈祷者。”墨子·明鬼下:“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 晋 潘岳 《藉田赋》:“若乃庙祧有事,祝宗諏日。”
《漢語大詞典》:宪官(憲官)
(1).御史台或都察院所属的官员。因掌持刑宪典章,故称。旧唐书·德宗纪上:“己巳, 福建 观察司 鲍防 、 湖南 观察司 萧復 让宪官,从之……自是诸道非节度而兼宪官者皆让。” 宋 苏洵 《与吴殿院书》:“诚恐宪官职重,是以不敢数数自通。” 明 宋濂 《故岐宁卫经历熊府君墓铭》:“丞相闻君言,戒其属曰:‘此真宪官也。’”
(2).主持历法的官员。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易教中:“宪官不能穿凿於私智,而师各自为説,不胜纷纷也。”
《國語辭典》:当门户(當門戶)  拼音:dāng mén hù
当家、主持家业。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大哥孝顺识亲疏,二哥留下著当门户。」也作「当门抵户」。
《國語辭典》:主办(主辦)  拼音:zhǔ bàn
1.主持办理。如:「主办单位」。
2.主持、办理事务的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漢語大詞典》:较文(較文)
谓科举考试;主持科举考试,评比文章。 宋 王禹偁 《为温侍郎谢除礼部尚书表》:“伏念臣跡本孤平,才非秀茂,当先朝之践祚,遇丹陛之较文,自忝科名,动踰涯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科道争为主考:“教官主考,慎选老成端方之士,皆自远方聘至……并未有以较文归守土。”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朱凌溪》:“ 宝应 朱凌谿 为 陕西 提学时,较文至 涇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