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趋利(趨利)  拼音:qū lì
急于图利。汉。王充《论衡。齐世》:「今世趋利苟生,弃义妄得。」《儒林外史》第十三回:「这事不过是名利二者。小弟一不肯自己坏了名,自认做趋利。」
《國語辭典》:审问(審問)  拼音:shěn wèn
1.法官或警察机关审理案件时,对与案情有关的当事人作详细的查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休宁县李知县提一干人犯到官,当堂审问时,你推我,我推你。」《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官落下轿子,要将他审问,夜役喝著叫他跪。」也作「审讯」。
2.详细查问。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元来我嫂嫂门前等,他是个妇女人家,无烛从来不夜行,我出门去审问个分明。」
《漢語大詞典》:安恬
(1).安然恬静。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 法常 ﹞尝谓同志云:‘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 明 张居正 《答楚按院雷信庵》:“ 楚 民咸获安恬之利,公之造福於 楚 人,所宜世世而俎豆之者也。”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炸爆洪声,震天动地,枪林弹雨,硫烟迷闷的新环境,立刻便震惊了‘东方稚儿’安恬静寂的‘伪梦’。”
(2).淡泊,不追求名利。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元年:“ 相王 宽厚谨恭,安恬好让,故经 武 韦 之世,竟免於难。”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会》:“嗟嗟勿復问,安恬固无媿。”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九:“先 文康公 尝有诗云:‘平生趣操号安恬,退亦怡然进不贪。’”
(3).满不在乎,坦然。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方 王敦 篡势已成,举朝不悟,尚安恬自若。”
《漢語大詞典》:饮河(飲河)
(1).谓喝 黄河 水。山海经·大荒北经:“ 夸父 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 禺谷 。将饮 河 ,而不足也,将走大泽。”事又载《列子·汤问》。 唐 韩愈 《双鸟诗》:“朝饮 河 生尘,暮饮海絶流。”
(2).庄子·逍遥游云: 尧 让天下于 许由 , 由 曰:“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成玄英 疏:“ 许由 ,隐者也……隐於 箕山 ,师於 啮缺 ,依山而食,就河而饮。 尧 知其贤,让以帝位。 许由 闻之,乃临河洗耳。”后遂用作典故,以“饮河”比喻所需求极有限。 晋 左思 《咏史》之八:“饮 河 期满腹,贵足不愿餘。” 唐 王绩 《游北山赋》:“饮河知足,巢林必安。”
(3).比喻隐退,不追求荣利。 南朝 梁 陶弘景 《解官表》:“臣闻 尧 风冲天, 潁 阳振饮河之谈, 汉 德括地, 商 阴峻餐芝之气。”参阅吕氏春秋·求人、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许由
《漢語大詞典》:深求
(1).着意追求。 汉 贾谊 新书·匈奴:“夫关市者,固 匈奴 所犯滑而深求也。” 明 方孝孺 《赠王生序》:“供职之暇,輒袖古书从人讲説乎仁义道德之旨而深求之。”
(2).谓过于求全责备。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韩昌黎 ﹞《羑里操》一篇,末二句云:‘臣罪当诛,天王圣明。’深求圣人,转失之伪。”
(3).深究责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北场口语之多:“ 顺天 乡试,自戊子深求之后,辛卯则 冯临朐 为政,时负海内重望。”
《漢語大詞典》:夕死
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则夕死可矣。”后以“夕死”谓为追求真理,死亦无憾的精神。 唐 黄滔 《刑部郑郎中》:“伏惟特固朝暾之旨,俯怜夕死之心,荐赐发言,重将辩惑。”
《漢語大詞典》:逐物
追求外物。语出庄子·天下:“借乎 惠施 之才,駘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君子识智以无恒伤生,欲以逐物害性。”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是以智者严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 明 吴承恩 《赠张乐一》诗:“世人嗜好苦不常,纷纷逐物何颠狂。” 严复 《救亡决论》:“同时 陆 氏兄弟,已有逐物破道之讥。”
分類:追求外物
《漢語大詞典》:不趋(不趨)
(1).谓入朝不急步而行。封建时代人臣入朝必须趋步以示恭敬,入朝不趋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殊遇。史记·萧相国世家:“於是乃令 何 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文选·任昉〈齐竟陵文王宣公行状〉:“又詔加公入朝不趋,讚拜不名。” 张铣 注:“天子敬重其德,有詔使入天子之朝不趋走。”周书·静帝纪:“庚子,詔 赵 、 陈 、 越 、 代 、 滕 五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2).不追逐;不追求。韩非子·亡徵:“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於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亡也。”
(3).不迅速。见“ 不趋事 ”。
《漢語大詞典》:不趋事(不趨事)
办事拖拉缓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工匠见知:“﹝ 世宗 ﹞至末年土木繁兴,冬卿尤难称职。一切优游养高,及迟钝不趋事者,最所切齿,诛谴不踰时刻。”
《國語辭典》:蝇营(蠅營)  拼音:yíng yíng
如苍蝇般到处钻营。比喻为钻营小利而劳碌不休。《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狗苟钻缘,蝇营淫赌。」
《國語辭典》:诡遇(詭遇)  拼音:guǐ yù
本指打猎时不依规定而追杀猎物。《孟子。滕文公下》:「我驱驰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汉。赵岐。注:「横而射之曰诡遇。」后比喻不以正道追求名利。唐。白居易〈适意〉诗:「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國語辭典》:贪求(貪求)  拼音:tān qiú
贪图获得好处。《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高祖武德九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红楼梦》第二三回:「且说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
《漢語大詞典》:徇物
追求身外之物。吕氏春秋·贵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 高诱 注:“徇,犹随也。” 陈奇猷 校释:“徇者,以身从物之谓。”
曲从世俗。 宋 曾巩 《〈说苑目录〉序》:“ 向 之学博矣,其著书及建言,尤欲有为於世,至其枉己而为之者有矣,何其徇物者多,而自为者少也?”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吾观 江寧 士大夫,材智虽有短长,而皆不屑诡随以徇物。”
《漢語大詞典》:穷奇(窮奇)
(1).古代恶人的称号。谓其行恶而好邪僻。左传·文公十八年:“ 少皡氏 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譖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 杜预 注:“谓 共工 。其行穷,其好奇。” 孔颖达 疏:“行恶终必穷,故云其行穷也;好恶言,好谗慝,是所好奇异於人也。”
(2).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墬形训》:“ 穷奇 ,广莫风之所生也。” 高诱 注:“ 穷奇 ,天神也。在北方道,足桀两龙,其形如虎。”
(3).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邽山 ﹞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 郭璞 注:“或云似虎,蝟毛,有翼……一名号神狗。”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赤首圜题,穷奇象犀。”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细看那镜小小的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闪烁,背上鼻钮四傍,隐起穷奇饕餮鱼龙波浪之形。”
(4).极端新奇。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穷奇极妙,栋宇已来未之有兮。”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开拓 玄圃园 与 臺城 北堑等,其中起出土山池阁楼观塔宇,穷奇极丽,费以千万。”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东逆事:“曾造一大牀,四面玻璃,中贮水以蓄金鱼,荇藻交横,穷奇极巧。”
(5).极力追求新奇。 唐 张鷟 游仙窟:“缓步急行,穷奇造凿。” 宋 苏轼 《雪林砚屏率鲁直同赋》诗:“穷奇真自蠹,诗句且娱心。”
《國語辭典》:下达(下達)  拼音:xià dá
1.由上级传递给下级。如:「下达命令。」
2.指追求财富。《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宋。邢炳。疏:「言君子达于德义,小人达于财利。」
3.古时婚礼,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汉。郑玄。注:「达,通也。将欲与彼合昏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礼。」
4.向君主陈述私事。《礼记。表记》:「事君不下达,不尚辞,非其人弗自。」
《國語辭典》:仙丹  拼音:xiān dān
1.神仙所炼的灵药,据说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变成神仙。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申阳洞记》:「吾君既获仙丹永命,吾等独不得沾刀圭之赐乎?」《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慕道修真还苦行,游山玩景炼仙丹。」
2.比喻非常有效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