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礼(大禮)  拼音:dà lǐ
1.隆重的典礼或礼节。《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先圣祠内,共观大礼之光;国子监中,同仰斯文之主。」《红楼梦》第六九回:「说著,忙拉二姐说:『这是太婆婆,快磕头。』二姐忙行了大礼,展拜起来。」
2.指婚礼。《红楼梦》第九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男婚女嫁,是人生大礼。世上这些女孩儿,可臊的是甚么。」
《國語辭典》:吉礼(吉禮)  拼音:jí lǐ
1.祭祀之礼,为古五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
2.婚礼。宋。秦醇《谭意哥传》:「君若不弃焉,君当通媒妁,为行吉礼,然后妾敢闻命。」
《漢語大詞典》:婚会(婚會)
婚礼;结婚。 隋 王通 中说·魏相:“ 裴嘉 有婚会, 薛方士 预焉。酒中乐作, 方士 非之而出。” 宋 苏轼 《乞改居丧婚娶条状》:“今使之释丧而婚会,是值使民以色废礼耳,岂不过甚矣哉。”
分類:婚礼结婚
《國語辭典》:吉席  拼音:jí xí
以文字贺人婚礼时,上款的提称语。如:「某某仁兄吉席」。
《國語辭典》:行礼(行禮)  拼音:xíng lǐ
1.以鞠躬、作揖等方式表达敬意。《礼记。曲礼下》:「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红楼梦》第六二回:「虽众人要行礼,也不曾受。」
2.举行某种仪式。《初刻拍案惊奇》卷五:「与他家往来得熟,其日因为他家成婚行礼,也来看看耍子。」《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先一日就请老先生到来祠中斋戒一宿,以便行礼。」
《漢語大詞典》:纱笼(紗籠)
(1).纱制灯笼。 唐 白居易 《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元 张子坚 《得胜令》曲:“锦衣搭白马,纱笼照道行。”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2).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的手迹,表示崇敬。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的赞词。 宋 刘过 《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记 东坡 赋就,纱笼素壁, 西山 句好,帘捲晴珠。”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他日重来,駟马难容。四壁佳篇,早着纱笼。”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偶栽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
(3).犹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你们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纱笼看阿娇。”《天雨花》第三六回:“弟们虽在来观看,纱笼罩面怎分明?”
(4).马来语saron的音译。 东南亚 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许杰 《两个青年》:“那 马来 人是披着纯白的纱笼,纱笼的一端,从左边的背部围过右边的颈际,再披了下来。”
(5).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 巴黎 文人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谈场所。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附J·K来信:“这种人物如果不彻底的脱胎换骨,始终只是‘纱笼’(salon)里的哈吧狗。” 瞿秋白 《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她想一脚跨进摩登化的贵族厅堂--在所谓‘纱笼’里去和当代名流‘较一日之短长’。”
《國語辭典》:问名(問名)  拼音:wèn míng
古代婚嫁六礼中的第二礼。在纳采之后,由男方派人到女家问新娘的姓名及生年月日,用来占卜吉凶、合八字。《礼记。昏义》:「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
《漢語大詞典》:华烛(華燭)
(1).光彩映照。
(2).华美的烛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华烛烂,幄幙张,动朱脣,发清商。” 唐 鲍溶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杨民瞻送祐之弟还侍浮梁》词:“珠泪争垂华烛暗,雁行欲断哀筝切。”
(3).旧时结婚所用的画有彩饰的蜡烛。借指婚礼。《剪灯馀话·洞天花烛记》:“丈人读既,称嘆再三,遂留宿,以光华烛之会。”
《漢語大詞典》:昼昏(晝昏)
亦作“ 昼昬 ”。
(1).白昼昏暗。 汉 王褒 《九怀·陶壅》:“浮云鬱兮昼昏,霾土忽兮塺塺。” 晋 左思 《吴都赋》:“红尘昼昬,流汗霡霂。” 唐 方干 《山中言事》诗:“书幌昼昏嵐气里,巢枝俯折雪声中。”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阴森无时,重云昼昏。”
(2).白昼行婚礼。新唐书·太宗二十一女传:“初,主( 城阳公主 )之婚,帝使卜之,繇曰:‘二火皆食,始同荣,末同戚,请昼昏则吉。’”
《國語辭典》:却扇(卻扇)  拼音:què shàn
1.仰翻扇面。南朝梁。萧纶〈见姬人〉诗:「却扇承枝影,舒衫受落花。」
2.古代成亲时新娘以扇遮面,行交拜礼后,即将扇子丢弃,称为「却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灞州一宦家娶妇,甫却扇,新婿失声狂奔出。」后来多用以比喻成婚。
《漢語大詞典》:亲迎(親迎)
亲自迎接。左传·庄公九年“及 堂阜 而税之” 唐 孔颖达 疏:“至於 堂阜 之上, 鲍叔 祓而浴之三, 桓公 亲迎於郊,遂於归。”后汉书·黄琼传:“ 冀 ( 梁冀 )前以亲迎之劳,增邑三千。”
《國語辭典》:合卺(合巹)  拼音:hé jǐn
婚礼中,新郎新娘两人交杯共饮。语出《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后世遂以合卺称「结婚之礼」。《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合卺之夕,凡属两姓亲朋,无有不来的。」也称为「喝交杯」。
《國語辭典》:嘉礼(嘉禮)  拼音:jiā lǐ
本指饮食、冠昏、宾射、飨燕、贺庆等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后专指婚礼。《聊斋志异。卷一。狐嫁女》:「不知今夕嘉礼,惭无以贺。」
《國語辭典》:惠绥(惠綏)  拼音:huì suī
施恩并加以安抚。《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今元恶传首,若因取其财,恐非遏乱略、惠绥困穷者。」唐。张元晏〈皇第十一男祯封雅王、第十二男祥封琼王制〉:「固安万邦,惠绥群品。」
《漢語大詞典》:冠婚
亦作“ 冠昏 ”。
(1).指冠礼与婚礼,礼记各有专篇记述。亦指其篇名。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关雎》《冠》《婚》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唐 司空图 《唐宣州王公行状》:“礼法冠昏,著于雅族。”
(2).谓行加冠、结婚礼。西京杂记卷四:“儿真幼矣,白太后,未可冠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