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溶溶  拼音:róng róng
1.水势盛大的样子。南朝梁。江淹 哀千里赋:「水则远天相逼,浮云共色,茫茫无底,溶溶不测。」唐。杜牧〈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2.宽广的样子。《楚辞。刘向。九叹。悯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渊。」
3.盛多的样子。唐。皇甫湜〈吉州刺史厅壁记〉:「瑞露溶溶,降味公松。」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二出:「泪珠儿溶溶满觞,怕添不下半滴葡萄酿。」
4.明净且洁白的样子。唐。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诗:「林疏霜摵摵,波静月溶溶。」《董西厢》卷一:「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5.暖和。宋。晏殊 采桑子。阳和二月芳菲遍词:「阳和二月芳菲遍,暖景溶溶。」宋。苏轼 哨遍。睡起画堂词:「初雨歇,洗出碧罗天,正溶溶养花天气。」
《國語辭典》:徐徐  拼音:xú xú
1.安稳的样子。《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唐。萧颖士 江有枫诗:「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2.迟缓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回:「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
《國語辭典》:迟缓(遲緩)  拼音:chí huǎn
迟钝缓慢。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当忧复被冰雪埋,汲汲来窥戒迟缓。」《三国演义》第六七回:「若少迟缓,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守关隘,不可犯矣。」也作「迟慢」。
分類:迟缓缓慢
《漢語大詞典》:淹迟(淹遲)
(1).缓慢;迟缓。西京杂记卷三:“ 枚皋 文章敏疾, 长卿 制作淹迟。” 宋 王安石 《谢知制诰启》:“製作淹迟而不工,思虑短浅而不敏。”《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五引《朝野杂录》:“ 晋国 知制誥二十年,最号淹迟,歷仕 太祖 、 太宗 ,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不容。”
(2).延缓。《隋书·段文振传》:“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
《國語辭典》:迟滞(遲滯)  拼音:chí zhì
缓慢不前、停滞不动。如:「工程迟滞,无法完工。」《三国演义》第九四回:「臣闻申仪密告反情,意欲表奏陛下,恐往复迟滞,故不待圣旨,星夜而去。」
《國語辭典》:迂缓(迂緩)  拼音:yū huǎn
迟钝、缓慢。汉。王粲〈儒吏论〉:「竹帛之儒,岂生而迂缓也。」
《國語辭典》:慢慢  拼音:màn màn
1.缓慢、迟缓。如:「慢慢走去」、「慢慢说来」。《儒林外史》第一回:「且忍口气回去,慢慢向老师说明此人不中抬举,再处置他也不迟。」《老残游记》第三回:「至于其中曲折,亦非倾盖之间所能尽的,容慢慢的做个说帖呈览,何如?」
2.逐步、渐渐。如:「这位新同学慢慢与班上同学打成一片。」
3.缓一缓、等到以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令伯的话,只好慢慢再说。」
4.容光焕发。《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无常经讲经文》:「或是僧,伽蓝住,古貌慢慢如龙虎。」
《漢語大詞典》:宽缓(寬緩)
(1).宽大松弛。韩非子·五蠹:“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轡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 绍 御军宽缓,法令不一,士卒虽众,而实难用。” 章炳麟 《訄书·学变》:“又恶夫以宽缓之政,治衰敝之俗。”
(2).指宽容。《天雨花》第二回:“伏望大爷来体谅,且行宽缓小人身。”
(3).徐缓;缓慢。周礼·考工记·弓人:“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 宋 苏辙 《隋论》:“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鲁迅 《书信集·致沈雁冰》:“《中国的一日》至今无有,有时非常宽缓,是生活书店所不甚少有的事,以前亦往往遇之。”
(4).缓和。红楼梦第九五回:“快快去请老太太。説得宽缓些,不要吓坏了老人家。”
《漢語大詞典》:迟慢(遲慢)
缓慢;不迅速。《元典章新集·刑部·获贼》:“议得 沧州 知州 郝君佐 迟慢招伏,罚俸一月。”红楼梦第七七回:“祇是 迎春 言语迟慢,耳软心活,是不能作主的。”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孩子的照相,还是去年十二月廿三日寄出的,竟还未到,可谓迟慢。”
《漢語大詞典》:纡缓(紆緩)
迂回;缓慢。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下:“ 思光 紆缓诞放,纵有乖文体,然亦捷疾丰饶,差不局促。” 明 徐渭 《白母传论》:“紆缓图之而乘时以亟发,殆兵家所谓彍弩发机者与?” 清 昭梿 啸亭续录·褚筠心:“然性紆缓,多为人所愚。”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二:“我看到在那小小的整方的天上,正有一朵灰色的薄云纡缓地浮游而过。”
分類:迂回缓慢
《漢語大詞典》:悠缓(悠緩)
(1).谓迂缓而不切实际。 宋 叶适 《取燕二》:“而 耿南仲 、 唐恪 、 范宗尹 则始终割地而已; 杨时 则为悠缓之辞,欲徐论其当而已。”
(2).缓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远处算命瞎子悠缓的铜钲声。”
《漢語大詞典》:濡迟(濡遲)
迟滞;缓慢。 明 袁宗道 《岳阳纪行》:“盖 江 水縈回 墨山 中,故帆檣绕其腹背,虽行甚驶,衹觉濡迟耳。”明史·孙慎行传:“闻尔时 从哲 濡迟不进,科臣趣之,则云迟数日无害。” 陈独秀 《商界反对火车加价与和平运动》:“各站杂粮货物堆积如山,装运到地异常濡迟。”
分類:迟滞缓慢
《國語辭典》:徐缓(徐緩)  拼音:xú huǎn
1.缓慢。如:「他说起话来语调徐缓,用词倒是十分得体,立场也非常坚定。」
2.延缓。《三国志。卷二八。魏书。王毋丘诸葛邓钟传。邓艾》:「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
《漢語大詞典》:迂徐
迂缓;缓慢。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先生倔强復迂徐,先生好客唯蔬鱼。”《荡寇志》第一二三回:“原来 贺太平 作事,凡样迂徐,惟有涉到举贤、除姦两桩事上,便刻不停留。” 沙汀 《涓埃集·闯关》:“﹝他﹞十分苏气的缓缓吸燃一斗旱烟。叭了两下,就又那么迂徐的吐出一口烟雾。”
分類:迂缓缓慢
《國語辭典》:延缓(延緩)  拼音:yán huǎn
延迟、延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及至请他到家,故意要延缓,却像没甚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