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学道(學道)  拼音:xué dào
职官名。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的官。也称为「学政」。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漢語大詞典》:学使(學使)
即学政。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学使謁文庙,一诸生讲孟子·明堂章……学使击节曰:‘一读语意已明,不必更讲矣!’” 清 袁枚 新齐谐·龙护高家堰:“ 乾隆 二十七年,学使 李公 因培 科考 淮安 。”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辛学使》:“近时学使……整飭士习,扶植单寒,以 辛公 从益 为最。”参见“ 学政 ”。
分類:学政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國語辭典》:督学(督學)  拼音:dū xué
督察学校教学情形的行政人员。
《國語辭典》:学院(學院)  拼音:xué yuàn
1.学校或学术团体的名称。如台北海洋技术学院位于新北市淡水区。
2.大学的教学一级单位。如:「文学院」、「医学院」、「商学院」。
3.学政。《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臧三爷的廪是少爷替他补,公中看祠堂的房子是少爷盖,眼见学院不日来考,又要寻少爷修理考棚。」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漢語大詞典》:学差(學差)
即学政。儒林外史第七回:“有一位老先生点了 四川 学差。”红楼梦第九九回:“就是外任,原是学差,也无关於吏治上。”《冷眼观》第十二回:“他当某省学差的时候……这种荒谬絶伦的题目,都能丧心病狂的想得出。”参见“ 学政 ”。
分類:学政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漢語大詞典》:学宪(學憲)
即学政。 明 张居正 《答陕西学道王麟洲》:“而 三秦 重地,学宪要秩,非假重望,不足以当之。”参见“ 学政 ”。
分類:学政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漢語大詞典》:督学使者(督學使者)
学政的别称。 明 清 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清 戴名世 《李太常案牍序》:“今夫督学使者,三年而一易其人,行部考校不过文义之优劣,而不暇及於其他。” 清 刘大櫆 《〈朱东发诗〉序》:“虽乡里之儿童从塾师学句读者,无不知有 朱君 。其受知於督学使者,盖屡冠其曹。”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自其为诸生,督学使者无不赏异之。”参见“ 督学 ”。
《國語辭典》:督学(督學)  拼音:dū xué
督察学校教学情形的行政人员。
《國語辭典》:小试(小試)  拼音:xiǎo shì
1.稍微试一下。《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
2.科举时代选拔秀才的考试。也称为「小考」。
《國語辭典》:小考  拼音:xiǎo kǎo
1.旧时科举时代称选拔秀才的考试为「小考」。《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再过几年,连小考都不利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好歹在家里安安分分的读书,用上两年功,等起了服,也好去小考。」也称为「小试」。
2.目前各级学校在学期中随堂举行的临时测验。有别于期中、期末等大考。
《國語辭典》:宗师(宗師)  拼音:zōng shī
1.崇拜景仰,尊以为师。《汉书。卷三○。艺文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后汉书。卷五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谢弼》:「中直方正,为乡邑所宗师。」
2.为众所尊崇的学者。《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朱浮》:「寻博士之官,为天下宗师,使孔圣之言传而不绝。」唐。颜真卿 尚书刑部侍郎孙逖文公集序:「夫然,信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之哲匠者矣!」
3.明、清时对提督学政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次年,宗师田洪录科考,韩子文又得吴太守一力举荐,拔为前列。」《儒林外史》第三回:「正直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
4.职官名。汉置,掌管训导宗室子弟之事。《汉书。卷一二。平帝纪》:「郡国置宗师以纠之,致教训焉。」《晋书。卷五九。列传。汝南王亮》:「时宗室殷盛,无相统摄,乃以亮为宗师,本官如故。」
《國語辭典》:文宗  拼音:wén zōng
1.以文学成就而为人敬仰的人。《晋书。卷五四。陆云传》:「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2.清代学政的别称。参见「学政」条。《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每文宗临试,辄首拔之,而苦不得售。」
《國語辭典》:学政(學政)  拼音:xué zhèng
1.有关教育的一切事务。《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2.职官名。为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生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见《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也称为「大宗师」、「学道」、「学台」、「文宗」。
《國語辭典》:岁考(歲考)  拼音:suì kǎo
科举学制,凡生员一年一次由提学官和学政主持的考试,以评定优劣、赏罚。《明史。卷六九。选举志一》:「提学官在任三岁,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目今提学要到台州岁考,待官人考了优等,待官人考了优等,就出吉帖便是。」
《國語辭典》:监生(監生)  拼音:jiàn shēng
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具有此资格的人,就可以和秀才一样应乡试。取得资格的方法有两种:一、荫监,即由祖先的勋劳资历,按规定的制度取得。二、例监,即用捐纳的方式取得。
《漢語大詞典》:观风使(觀風使)
(1).官名。 唐 初遣官巡视天下,观风察俗,谓之“观风使”。亦称“ 採访使 ”。新唐书·百官志四下“观察处置使”原注:“ 贞观 初,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 开元 ﹞二十年曰採访处置使,分十五道, 天宝 末,又兼黜陟使, 乾元 元年,改曰观察处置使。”说郛卷十引 前蜀 冯鉴 《续事始》:“观风使: 肃宗 至德 元年,改採访使为观风处置使。”清史稿·世宗纪:“﹝ 雍正 四年﹞冬十月甲子,设 浙江 观风整俗使。”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五
(2).指 清 代的学政使。 严复 《救亡决论》:“迨夫观风使至,羣然挟兔册,裹饼饵,逐队唱名,俯首就案,不违功令,皆足求售,谬种流传,羌无一是。”
《國語辭典》:大宗师(大宗師)  拼音:dà zōng shī
1.职官名。明清时,由朝廷简派典试府县童生的学政,尊称为「大宗师」。也称为「学政」。
2.庄子篇名。叙述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富,但所宗而师者,无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