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13,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躬耕
旧业
出身
一堂
雕虫
不服
马牛
耕桑
躬亲
农家
负薪
灌园
老将
战士
耕田
《國語辭典》:躬耕  拼音:gōng gēng
1.亲自耕种。《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躬耕数亩之田,归老于此地。」
2.古代天子亲自耕田,以劝农事。《礼记。月令》:「天子亲载耒耜,……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國語辭典》:旧业(舊業)  拼音:jiù yè
1.以前所从事的工作。如:「重操旧业」。
2.旧时的财产。唐。卢纶 晚次鄂州诗:「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3.祖先的遗业。《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二》:「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4.以前居住过的别墅。唐。刘长卿 送朱山人放越州贼退后归山阴别业诗:「空城垂故柳,旧业废春苗。」
《國語辭典》:出身  拼音:chū shēn
1.奉献自己。《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上》:「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汉。祢衡〈鹦鹉赋〉:「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2.指仕宦为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宣徽好生不忍,心里要收留拜住回家成亲,教他读书,以图出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守了一世书窗,指望巴个出身,多少挣些家私。」
3.因个人前段经历或家庭背景而具备的身分。如:「工人出身」。《三国演义》第二回:「我与汝出身寒微,非张让等,焉能享此富贵?」《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汉不论出身低,实不相瞒,我这贱内,就是这里头出身。」
4.旧称丫鬟嫁人为「出身」。《金瓶梅》第六二回:「这小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
《国语辞典》:一堂  拼音:yī táng
1.指一套或一列祭祀供品。
2.一室、一处。如:「济济一堂」。《拾遗记》卷四:「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
3.指在堂室中从事一次。如:「一堂课」。《老残游记》卷一八:「似乎此人也该提了来讯一堂,讯出此人赃證,又多添一层凭据了。」
《國語辭典》:彫虫(彫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清。王鹏运〈沁园春。词告主人〉词:「叹壮夫有志,彫虫岂屑?」也作「雕虫」。
《國語辭典》:雕虫(雕蟲)  拼音:diāo chóng
比喻作辞赋时之雕章琢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也作「彫虫」。
《國語辭典》:雕虫篆刻(雕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è
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空雕虫篆刻,缀断简残编。」也作「彫虫篆刻」。
《國語辭典》:彫虫篆刻(彫蟲篆刻)  拼音:diāo chóng zhuàn kē
雕虫、刻符的小技艺。后用以比喻文章小技。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彫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也作「雕虫篆刻」。
《國語辭典》:不服  拼音:bù fú
1.不甘心、不服气。《文选。陆机。豪士赋序》:「惧万民之不服,则严刑峻制,以贾伤心之怨。」《三国演义》第三三回:「以丞相天威,何所不服?」也作「不伏」。
2.不适应。如:「不服水土」。
《漢語大詞典》:马牛(馬牛)
(1).马和牛。书·费誓:“无敢寇攘,踰垣墙,窃马牛。” 唐 韩愈 《获麟解》:“然麟之为物,不畜於家,不恒有於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2).牛马。比喻迫于生活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尊堂病废,不能理家人生产;弟坐食,一无所操作,贤夫妇何为作马牛哉!” 蒋智由 《有感》诗:“凄凉读尽 支那 史,几箇男儿非马牛!”
《漢語大詞典》:耕桑
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唐 韩愈 《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对人説忠孝,努力事耕桑。”
《國語辭典》:躬亲(躬親)  拼音:gōng qīn
亲自去做。《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陛下即位,躬亲节俭。」《文明小史》第二○回:「舍间人手又少,现在延医量药,事事躬亲。」
《國語辭典》:农家(農家)  拼音:nóng jiā
1.务农为业的家庭。《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愚闻邓艾出身微贱,幼为农家养犊。」
2.先秦时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主张劝农耕以足衣食。《汉书。卷三○。艺文志》:「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
3.农舍。如:「竹篱里的农家,是四合院式的简朴建筑。」
《國語辭典》:负薪(負薪)  拼音:fù xīn
担负薪材。《礼记。少仪》:「问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耕矣,幼则曰能负薪。」《文选。阮籍。诣蒋公》:「负薪疲病,足力不强。」
《漢語大詞典》:灌园(灌園)
(1).浇灌园圃。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你可会灌园么?”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从事田园劳动。后谓退隐家居。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 孙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夺其灌园。”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八:“灌园何其鄙,皎皎 於陵 中。”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一:“偶然灌园兴,不是学 於陵 。”
《國語辭典》:老将(老將)  拼音:lǎo jiàng
1.年老的将领。《薛仁贵征辽事略》:「背后马上坐一老将,鬓如银丝,目若朗星,乃是鄂国公敬德也。」《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
2.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将领。《薛仁贵征辽事略》:「欲破高丽平海水,全凭老将尉迟恭。」《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列传》:「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國語辭典》:战士(戰士)  拼音:zhàn shì
兵卒或从事于战斗的人员。《三国演义》第九九回:「闻曹真发已踰月,而行方半谷,治道功夫,战士悉作。」
《國語辭典》:耕田  拼音:gēng tián
泛指耕种田地的一切活动。《韩非子。显学》:「今上急耕田垦草,以厚民产也。」《乐府诗集。卷八三。杂歌谣辞一。无名氏。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力于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