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出身  拼音:chū shēn
1.奉献自己。《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刘表列传。袁绍上》:「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汉。祢衡〈鹦鹉赋〉:「女辞家而适人,臣出身而事主。」
2.指仕宦为官。《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宣徽好生不忍,心里要收留拜住回家成亲,教他读书,以图出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守了一世书窗,指望巴个出身,多少挣些家私。」
3.因个人前段经历或家庭背景而具备的身分。如:「工人出身」。《三国演义》第二回:「我与汝出身寒微,非张让等,焉能享此富贵?」《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好汉不论出身低,实不相瞒,我这贱内,就是这里头出身。」
4.旧称丫鬟嫁人为「出身」。《金瓶梅》第六二回:「这小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
《漢語大詞典》:奉身
(1).献身;尽职。 宋 王禹偁 《官舍偶题》诗:“奉身无实事,困我为虚名。”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太真借饷》:“事若有济,则臣主同祚;万一不捷,亦当奉身以谢先帝。”
(2).养身;守身。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 卢怀慎 ﹞为黄门侍郎,在东都掌选事,奉身之具,纔一布囊耳。” 清 陈裴之 《湘烟小录》卷二:“箇儂吹气如兰,奉身如玉,除是侍香金童,甫能消受耳。”
《漢語大詞典》:外身
(1).谓献身。《晋书·桓温传》:“知欲躬率三军,荡涤氛秽,廓清中畿,光復旧京,非夫外身殉国,孰能若此者哉!”
(2).谓置身于世外。 唐 曲信陵 《移居洞庭》诗:“荷锄分地利,纵酒乐天真,万事更何有,吾今已外身。”
《國語辭典》:死命  拼音:sǐ mìng
1.致死的定数。如:「制其死命」。
2.拚命、极力。如:「死命抵抗」、「死命摇头」。《三国演义》第一○回:「应劭死命逃脱,投袁绍去了。」
3.献身、效命。《三国演义》第二回:「万人一心,尚不可当,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
《漢語大詞典》:投躯(投軀)
(1).舍身;献身。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 唐 王维 《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
(2).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漢語大詞典》:遗生(遺生)
(1).忘却自我的存在。庄子·达生:“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 成玄英 疏:“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
(2).捐躯;献身。吕氏春秋·士节:“二曰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高诱 注:“惟意所在,不必生也,故曰遗生也。” 晋 陶潜 《读史述九章·程杵》诗:“遗生良难,士为知己,望义如归,允伊二子。”泛指去世。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六:“ 谦 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干突。’始悟是鬼。”
(3).馀生;残留的生命。《宋书·周朗传》:“自华夷争杀,戎夏竞威,破国则积尸竟邑,屠将则覆军满野,海内遗生,盖不餘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昔 齐懿公 游 申池 , 邴歜 、 阎职 二人害公於竹中,今池无復髣髴,然水侧尚有小小竹木,以时遗生也。”
《國語辭典》:卖身(賣身)  拼音:mài shēn
1.自卖其身,为人服役。唐。王建〈诏谕八首〉:「加以饥馑荐臻,疾疫仍起,室家弃背,道殣相望。一匹细布,直米五升,至使齐民卖身鬻子,为人奴婢,朕甚闵焉。」《太平广记。卷四五五。昝规》引《奇事记》:「我欲自卖身与人,求财以济君及我儿女,如何?」
2.旧称妓女留客住宿,今多指从事性交易。《醒世姻缘传》第八四回:「因受不的家里后娘屈气,使性子来京里投亲,不想亲戚又没投著,流落在京,情愿自己卖身。作了三两银身价,写了文契。」清。吴炽昌《客窗閒话续集。难女》:「我等卖艺不卖身,客何犯我规耶?」
《漢語大詞典》:危躯(危軀)
犹献身。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予闻君子乐奋节以显义,烈士甘危躯以成仁。”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危躯授命,知足免戾。”
分類:献身
《漢語大詞典》:膏身
犹献身。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故 汉 世有发愤张胆,争膏身於夷狄以要功名,多矣。”
分類:献身
《國語辭典》:致身  拼音:zhì shēn
委身、托身。唐。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之七:「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國語辭典》:委质(委質)  拼音:wěi zhì
古时始仕,必先书其名于策,委死之质于君,表示必死之节,忠于国君,称为「委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文选。卢谌。赠崔温诗》:「羁旅及宽政,委质与时遇。」
《國語辭典》:热血(熱血)  拼音:rè xiě
1.鲜血。如:「抛头颅,洒热血。」
2.愿意为理想、抱负牺牲一切的热情。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收拾了些金珠财宝,舍一腔热血,答救千娇姐姐。」《文明小史》第三四回:「蒙他二位留住,才知道还是我们几个同志有点儿热血。」
《漢語大詞典》:奉国(奉國)
献身为国。北史·裴佗传:“ 裴矩 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 矩 輒以闻,自非奉国,孰能若是。”
分類:献身
《國語辭典》:英烈  拼音:yīng liè
1.英雄伟烈。如:「英烈千秋」、「满门英烈」。《英烈传》第六三回:「如今徐达智勇无双,常遇春英烈盖世,还有一个叫做朱亮祖。」
2.指丰伟的功业。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二首之二:「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清。赵翼 古诗二○首之四:「惟有古贤杰,身去留其神。或文采映发,或英烈炳麟。」
《漢語大詞典》:徇公
为国家利益而献身。徇,通“ 殉 ”。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有至忠之诚,徇公之节,执法不挠,为国殄讎。” 唐 白居易 《与严砺诏》:“卿徇公竭诚,臣节克著。”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徇公忘己,为国惜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