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蹑足(躡足)
(1).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 使者至,发书, 汉王 大怒,駡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张良 、 陈平 躡 汉王 足,因附耳语曰:‘ 汉 方不利,寧能禁 信 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汉王 亦悟,因復駡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 张良 往立 信 为 齐王 。”后以“躡足”指 刘邦 玩弄权术封 韩信 为 齐王 一事。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 淮阴侯庙 ,题者甚多,惟諫议 钱公昆 最为絶唱,曰:‘筑坛拜日恩虽厚,躡足封时虑已深。’” 明 常伦 《过韩信岭》诗:“祸奇缘躡足,功大不容身。” 景耀月 《古诗》:“真王乃躡足,方寸谅难甘。”
(2).顿足,踏步。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大魏篇》:“騏驥躡足舞,凤皇拊翼歌。”
(3).轻步行走貌。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绳妓:“妓者先引长绳,两端属地,埋鹿卢繫之。鹿卢内数丈立柱以起绳,绳之直如絃。然后妓女自绳端躡足而上,往来倏忽之间,望之如仙。” 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花阴里躡足行行,柳影中潜身等等。” 曹禺 《日出》第一幕:“这时由左面食物柜后悄悄爬出一个人,倚着柜子立起,颤抖着,蹑足向门口走,预备乘机溜掉。”
(4).置身;参与。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陈涉 ﹞躡足行伍之间,俯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 秦 。”周书·文帝纪论:“ 太祖 田无一成,众无一旅,驱驰戎马之际,躡足行伍之间。” 柴萼 《梵天庐丛录·东鸥词》:“ 祥符 周星誉 尗云 ,抗手竹林之游,躡足 承明 之选。”
《漢語大詞典》:委质(委質)
亦作“ 委挚 ”。亦作“ 委贄 ”。
(1).放下礼物。古代卑幼往见尊长,不敢行宾主授受之礼,把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礼记·曲礼下:“卿羔,大夫鴈,士雉,庶人之挚匹,童子委挚而退。” 孔颖达 疏:“童子见先生或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委其挚於地而自退辟之。” 汉 班固 《白虎通·瑞贽》《曲礼》作“童子委贄而退”。
(2).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国语·晋语九:“臣委质於 狄 之鼓,未委质於 晋 之鼓也。臣闻之:委质为臣,无有二心,委质而策死,古之法也。” 韦昭 注:“言委贄於君,书名於册,示必死也。”一说下拜,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 杜预 注:“屈膝而君事之,则不可以贰。” 孔颖达 疏:“质,形体也……拜则屈膝而委身体於地,以明敬奉之也。”
(3).引申为臣服、归附。 晋 陆云 《盛德颂》:“ 越裳 委贄, 肃慎 来王。”魏书·张袞传:“昔 酈生 一説, 田横 委质; 鲁连 飞书, 聊 将授首。”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钱俶 在本国岁修职贡无闕,今又委质来朝,若利其土宇而留之殆非人主之用心,何以示信天下也。” 明 张煌言 《子房报韩论》:“观史载 汉王 归国, 子房 送之 南郑 。辞归,劝以烧絶栈道。此时虽为画策,尚未委贄於 汉 也。”
(4).送上礼物,拜人为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乃今而后知先生为当世之仙人也,愿委贄为弟子。”
(5).弃身;置身。 唐 骆宾王 《上司列太常伯启》:“侧闻 鲁 泽祥麟,希委质於 宣父 。” 唐 白居易 《感鹤》诗:“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宋 王安石 《招吕望之使君》诗:“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
《漢語大詞典》:委形
(1).谓自然或人为所付与的形体。庄子·知北游:“ 舜 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曰:‘是天地之委形也。’” 郭庆藩 集释引 俞樾 曰:“天地之委形,谓天地所付属之形也。” 唐 白行简 《金跃求为鏌鋣赋》:“金有利用,跃而呈祥。腾沸渭之炎彩,耀赫奕之雄光,始则沉潜,将委形於锻铸,终能踊跃,求效用於锋鋩。” 金 王若虚 《白发叹》诗:“区区亦何必,此身终委形。”
(2).置身。晋书·皇甫谧传:“或谓 謐 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於穷而不变乎?’” 元 袁桷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诗之六:“其西何寥寥,云有古先生。巖居时一食,委形澹无营。”
《漢語大詞典》:投躯(投軀)
(1).舍身;献身。 南朝 宋 鲍照 《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 唐 王维 《李陵咏》:“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 陇西 太守 吴绍 ﹞遗相国 保 书曰:‘王室有事,不忘投躯。’”
(2).置身。云笈七籤卷一○四:“登峻履谷,艰寻师门,掷形絶崿,投躯万津。”
《漢語大詞典》:措足
立足;置身。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某以用钱僦居,今移出,何以取措足之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二:“尝论人才, 浚 剧谈 檜 善。 鼎 曰:‘此人得志,吾辈无所措足矣。’”
分類:立足置身
《漢語大詞典》:厕身(廁身)
置身。 明 夏完淳 《刘文学感遇》诗:“厕身西掖垣,勗哉慎无过。”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某虽不才,盖亦厕身士林,略知大义。”
分類:置身厕身
《漢語大詞典》:措身
安身;置身。逸周书·官人:“事变而能治,效穷而能达,措身立方而能遂,曰有知者也。”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诚能深鉴成败,邈然高蹈,投跡 微子 之踪,措身 陈平 之轨,则福同古人,庆流来裔。”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五出:“老师这般説,叫门生措身也无地了。”
分類:安身置身
《漢語大詞典》:仄身
置身。 张弦 《记忆》:“ 秦慕平 仄身在上坡上的草棚里,心潮滚滚,身如泥塑。”
分類:置身
《漢語大詞典》:厝身
置身。后汉书·郎顗传:“诚知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废,当受诛罚,征营惶怖,靡知厝身。”
分類:置身
《漢語大詞典》:参厕(參厠)
参与;置身。魏书·乐志五:“臣等以愚昧参厠问道,呈御之日,伏增惶惧。”隋书·高祖纪下:“上勑斥候,不得輒有驱逼,男女参厠於仗卫之间。”北史·李谔传:“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不得引预搢绅,参厠缨冕。”
分類:参与置身
《漢語大詞典》:错身(錯身)
犹置身。错,通“ 措 ”。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投跡 微子 之踪,错身 陈平 之轨。”
分類:置身
《漢語大詞典》:错躬(錯躬)
犹置身。错,通“ 措 ”。汉书·哀帝纪:“百姓愁怨,靡所错躬。” 颜师古 注:“错,置也。”
分類:置身
《漢語大詞典》:列身
犹置身。《新华月报》1964年第3期:“那些凭借自己有钱有势的顾客老爷们,他们列身于统治阶级。”
分類:置身
《漢語大詞典》:侧身(側身)
(1).倾侧其身,表示戒惧不安。诗·大雅·云汉序:“遇烖而惧,侧身修行。” 孔颖达 疏:“侧者,不正之言,谓反侧也。忧不自安,故处身反侧。”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故 公孙丞相 、 倪大夫 侧身行道,分禄以养贤,卑己以下士。” 宋 司马光 《乞罢修感慈塔札子》:“陛下当此之际,所宜侧身刻意,降服损膳,以救其患。”明史·陆昆传:“伏望侧身修行,亟屏 永成 辈以絶祸端。”
(2).向侧面转体。 汉 张衡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 太山 ,欲往从之 梁父 艰,侧身东望涕霑翰。”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靂应手神珠驰。”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五章:“或如屋面有瓦落下,只须侧身躲避。”
(3).厕身,置身。后汉书·马援传:“往时 子阳 独欲以王相待,而 春卿 拒之;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櫪而食,併肩侧身於怨家之朝乎?”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侧身朝市间,乐少悲惭多。” 徐迟 《凤翔》:“他多么光荣,能侧身于伟大的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工作中!”
《漢語大詞典》:置身
存身。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或场合。 宋 陆游 《携瘿樽醉梅花下》诗:“肯从 放翁 来住山,谁云置身不得所?”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所居疑在 蓬岛 之间,置身若在 周 秦 以前。” 陈毅 《陪巴西朋友访杭州》诗:“置身如在画屏中,景色 钱塘 傲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