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八骏蹄
 
八骏马
 
八骏驹
 
周王八马
 
周王八骏
 
姬满骏
 
瑶池八骏
 
穆王八骏
 
穆驭
  
芝田八骏
 
西征瑶池
 
追穆后

相关人物
周穆王
 
西王母


《列子集释》卷三〈周穆王篇〉~90~
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羲,主车则造父为御,泰丙为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
《穆天子传》卷一~8~
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
《太平广记》卷四百三十五〈畜兽二·马·周穆王八骏〉~353~
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巡行天下,驭八龙之马,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踰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趋;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遍而驾焉,按辔徐行,以巡天下之域。穆王神智远谋,使辙?遍于四海,故绝地之物,不期而自报。(出王子年)

简释

八骏:指骏马。唐韦应物《酬郑户曹骊山感怀》:“万马自腾踏,八骏按辔行。”


例句

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 周存 西戎献马

将共两骖争舞,来随八骏齐歌。 张说 舞马词六首

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 李商隐 九成宫

八骏空往还,三山转亏蔽。 李颀 谒张果先生

不暇陪八骏,虏庭悲所遣。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

八骏随天子,群臣从武皇。 杜甫 城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杜甫 骢马行

不似劳车辙,空留八骏名。 苗晋卿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兔不迟,乌更急,但恐穆王八骏,著鞭不及。 贯休 嵩里

万马自腾骧,八骏按辔行。 韦应物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穆王八骏超昆崙,安用冉冉孤生根。 顾况 露青竹杖歌

典故
丁仙化鹤
 
丁令
 
丁令威
 
丁家鹤
 
丁鹤
 
人事都非
 
仙人化鹤
  
令威归叹
 
令威语
 
令威还
 
依华表
 
侣鹤
 
冢累累
 
别后华表
  
化鹤丁
 
千年一回归
 
千年别
 
千年化鹤
 
千年归鹤
 
千年华表
 
千年鹤
 
千岁鹤
 
千载归来
 
千载鹤归
 
城是人非
 
城郭人民
 
城郭人非
 
城郭新
 
城郭空存
 
大鸟来华表
 
姓丁鹤
 
孤鹤归来过辽天
 
孤鹤归期
 
山川城郭是耶非
 
山川如故人民非
 
思归辽东
 
故旧非
 
归家华表
 
归后语
 
归辽海
 
归郭令威
 
归飞鹤
  
归鹤怜
 
白鹤报乡人
 
白鹤归
 
白鹤归来
 
老仙鹤驭
 
老令威
 
临华表
 
华表千年
 
华表恨
 
华表柱
 
华表歌
 
华表归来
 
华表留言
 
华表真人
 
华表旧愁
 
华表语
  
华表鹤归
 
西归千年后
  
身化鹤
  
辽天归鹤
     
辽水千年
 
辽海愁云
   
辽鹤归来
 
重来华表
 
飞来丁令
 
骑鹤归来
 
鹤到辽东
 
鹤化千载
 
鹤去知归
 
鹤姓丁
  
鹤归城是
 
鹤归故里
  
鹤归辽海
  
鹤语冢难寻
 
鹤飞辽天
 
鹤鸣华表

相关人物
丁令威


《艺文类聚》卷七十八〈灵异部上·仙道〉~33~
《搜神记》曰:辽东城门有华表柱,忽有一白鹤集柱头,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不知名字。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简释

白鹤归:喻人去世。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辽东鹤: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或喻人去世,或指鹤。唐杜甫《卜居》:“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硅。”


例句

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 于武陵 赠王道士

人传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每往还。 任华 寄李白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 储嗣宗 和茅山高拾遗忆山中杂题五首巢鹤

阮郎迷里巷,辽鹤记城闉。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鹤鸣华表应传语,雁度霜天懒寄书。 刘商 归山留别子侄二首之二

空有缄题报亲爱,一千年后始西归。 刘威 送元秀才入道

华表鹤声天外迥,蓬莱仙界海门通。 刘沧 宿题天坛观

空夜露残惊堕羽,辽天秋晚忆归程。 刘沧 月夜闻鹤唳

鹤归辽海春光晚,花落闲阶夕雨晴。 刘沧 题王母庙

乡关不是无华表,自为多惊独上迟。 司空图 自河西归山二首

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司空图 长亭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司空曙 送曲山人之衡州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司空曙 送王尊师归湖州

尘中旧侣无音信,知道辽东鹤姓丁。 唐彦谦 贺李昌时禁苑新命

何言斯物变,翻覆似辽东。 孔德绍 赋得华亭鹤

昔偶浮丘伯,今同丁令威。 崔融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 张继 秋日道中

谁言辽东鹤,千年往复回。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戴叔伦 哭朱放

若把古今相比类,姓丁仙鹤亦如斯。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

秦世老翁归汉世,还同白鹤返辽城。 施肩吾 桃源词二首

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从此暂辞华表柱,便应千载是归程。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曹邺 寄嵩阳道人

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李商隐 喜雪

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李德裕 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

碧落高高云万重,当时孤鹤去无踪。不期陵谷迁朝市,今日辽东特地逢。 李涉 逢旧二首

不知曾化鹤,辽海归几度。 李白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之灵墟山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李白 姑熟十咏灵墟山

海鹤一笑之,思归向辽东。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莫作千年别,归来城郭新。 李白 送李青归南叶阳川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李白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馀。 李白 题许宣平庵壁(见诗话类编)

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李端 与道者别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念越乡。 李绅 灵汜桥

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李縠 和皮日休悼鹤

高笼华表鹤,静对幽兰琴。 李群玉 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李贺 嘲雪

千岁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圭。 杜甫 卜居

襄王薄行迹,莫学冷如丁。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杜荀鹤 送九华山道士游茅山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杨嗣复 赠毛仙翁

何年去华表,几度穷苍冥。 杨衡 题玄和师仙药室

将军易道令威仙,华发清谈得此贤。 权德舆 扬州与丁山人别

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武元衡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苖考功同游昊天观时中书寓直不得陪随因追往年曾与旧僚联游此观纪题在壁已有沦亡书事感怀辄以呈寄兼呈东省三给事之作杨君见徵鄙词因以继和

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 王勃 八仙径(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有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

不为碧鸡称使者,唯令白鹤报乡人。 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一无拜扫二字)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白居易 池鹤二首

燕归巢已尽,鹤语冢难寻。 卢纶 赋得馆娃宫送王山人游江东

闲行池畔随孤鹤,若问多应道姓丁。 秦系 题洪道士山院

辽鹤虚空语,冥鸿未易亲。 罗隐 期徐道者不至

辽水华亭旧所闻,病中毛羽最怜君。 罗隐 病中题主人庭鹤

如何只见丁家鹤,依旧辽东叹绿芜。 罗隐 自贻

竹映高墙似傍山,邹阳归后令威还。 薛能 和府帅相公

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 薛能 失鹤二首

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 薛能 失鹤二首

刘郎别后无遗履,丁令归来有旧巢。 薛能 许州题观察判官厅

故园华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褚载 晓感

鵩上承尘才一日,鹤归华表已千年。 许浑 经故丁补阙郊居

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赵嘏 送王龟拾遗谢宫后归浐水山居

空留华表千年约,才毕丹炉九转功。 郑璧 和袭美伤顾道士

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

借问飞鸣华表上,何如粉缋彩屏中。 钱起 画鹤篇(省中作)

闲教辨药僮名甲,静识窥巢鹤姓丁。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韦应物 送丘员外还山

桑田变后新舟楫,华表归来旧路岐。 韩偓 余寓汀州沙县病中闻前郑左丞璘随外镇举荐赴洛兼云继有急徵旋见脂辖因作七言四韵戏以赠之或冀其感悟也(已巳年)

未作千年别,犹应七日还。 魏知古 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

姓丁黄鹤辽东去,客倩仙翁海上人。 鲍溶 寄卢给事汀吴员外丹

黄鹤亦姓丁,寥寥何处飞。 鲍溶 感兴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黄滔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华表柱头还有鹤,华歆名下别无龙。 黄滔 寄杨赞图学士

典故 
余剑舄
 
堕地号弓
 
堕乌号
 
太息乌号
 
弓堕龙髯
 
抱遗弓
  
攀龙髯
 
攀龙须
 
桥山弓箭
 
泣龙髯
   
轩辕乘龙
 
遗剑鼎
 
遗弓泪
  
黄帝鼎
  
鼎气成龙
  
鼎湖龙
    
龙驾上丹霄
  
龙髯绝

相关人物
黄帝


《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394~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
黄帝崩,葬桥山。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注引《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简释

乌号:指良弓。晋阮籍《咏贫》之十二:“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乘龙:指仙去或帝王权臣去世,或指接近帝王、权臣。三国曹植《仙人篇》:“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

鼎湖:指帝王等下葬之处。唐杜甫《行次昭陵》:“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例句

功成弃之去,乘龙上天游。 刘复 游仙

上界鼎成云缥缈,西陵舞罢泪阑干。 刘沧 秋日过昭陵

黄帝修真万国朝,鼎成龙驾上丹霄。 刘沧 过铸鼎原

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荆山鼎成日,湘浦竹斑时。 姚合 敬宗皇帝挽词三首之二

龙归攀不得,髯在侍臣边。 姚合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之三

仙人掌里使,黄帝鼎边来。 岑参 喜华阴王少府到南池宴集

桐枯丹穴凤何去,天在鼎湖龙不归。 徐夤 华清宫

看却龙髯攀不得,红霞零落鼎湖空。 曹唐 仙都即景

鼎湖无路追仙驾,空使群臣泣血多。 李山甫 又代孔明哭先主

珠帘羽扇长寂寞,鼎湖龙髯安可攀。 李峤 汾阴行

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 李白 登高丘而望远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坠剑悲乔岳,号弓泣鼎湖。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

或言帝轩辕,乘龙凌紫氛。 李群玉 穆天子

鼎湖瞻望远,象阙宪章新。 杜甫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杜甫 洛阳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杜甫 行次昭陵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杜甫 骊山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权德舆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最怆号弓处,龙髯上紫霄。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空馀驾龙处,摇落鼎湖秋。 权德舆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三

鼎成仙驭远,龙化宿云残。 武元衡 途次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宁乾。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一

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须无路攀。 温庭筠 题李卫公诗二首之二

龙髯悲满眼,螭首泪沾裳。 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

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自此随龙驭,桥山翠霭中。 许浑 懿安皇太后挽歌词

一朝铸鼎降龙驭,小臣髯绝不得去。 韦应物 温泉行

景帝龙髯消息断,异香空见李夫人。 韩偓 过茂陵

轩辕黄帝初得仙,鼎湖一去三千年。 顾况 悲歌

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 顾非熊 武宗挽歌词二首之一

仍闻老叟垂黄发,犹说龙髯缥缈情。 鲍溶 温泉宫

乔山一闭曲未终,鼎湖秋惊白头浪。 鲍溶 霓裳羽衣歌

典故
九折
 
九折回轩
 
九折回转
 
九折悲
 
九折艰
 
九折途
 
九折魂
 
危途九折
  
叱驭人
 
叱驭王尊
  
忠臣叱驭
 
悲九折
  
王尊疾驱
 
王尊许国
 
王尊返驾
  
王尊驱九折
 
王阳叹
 
王阳守亲
 
轮摧九折

相关人物
王阳
 
王尊


《汉书》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列传·王尊〉~3226~
王尊字子赣,涿郡高阳人也。少孤,归诸父,使牧羊泽中。尊窃学问,能史书。年十三,求为狱小吏。数岁,给事太守府,问诏书行事,尊无不对。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监狱。久之,尊称病去,事师郡文学官,治尚书、论语,略通大义。复召署守属治狱,为郡决曹史。数岁,以令举幽州刺史从事。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数上书言便宜事,事下丞相御史。……涿郡太守徐明荐尊不宜久在闾巷,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邪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柰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居部二岁,怀来徼外,蛮夷归附其威信。博士郑宽中使行风俗,举奏尊治状,迁为东平相。

简释

九折回轩:借喻不再奔波于仕途。唐李商隐《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斯游悦为胜,九折幸回轩”

九折途:喻指路途艰险。宋陆游《东窗》:“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


例句

晨严九折度,暮戒六军行。 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撕游傥为胜,九折幸回轩。 李商隐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 李端 送郑宥入蜀迎觐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卢照邻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返驾王尊何足叹,哭途阮籍谩无聊。 罗邺 春过白遥岭

勿以王阳道,迢递畏崚嶒。 陈子昂 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

典故
对玉山
 
映玉山
 
玉山映人
 
行玉山
 
裴玉
 
乘羊入市
 
倾城看杀
 
夫向羊车觅
 
嬉战羊车
 
小羊车
  
玉人车
 
玉山行
 
玉色映市人
 
璧人车
 
童子驭车
  
羊车并载
 
聚车看卫玠
 
卫玠洛阳车
 
卫玠羊车
 
卫玠车
 
逐羊车
 
驾小车

相关人物
卫玠
 
裴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玠别传》曰:「玠在群伍之中,寔有异人之望。龆龀时,乘白羊车于洛阳市上,咸曰:『谁家璧人?』于是家门州党号为『璧人』。」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卫玠、(恒族弟)卫展〉
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瓘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晋书》卷三十五〈裴秀列传·(秀从第)裴楷〉~048~
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简释

玉人:喻指男子美貌。唐卢纶《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沉。”


例句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崔莺莺 答张生(一作明月三五夜)

已迷金谷路,频驻玉人车。 张南史

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 徐皓 晦日宴高氏林亭

仙人拥石去,童子驭车来。 李峤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李白 赠裴十四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 李端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礼将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李端 酬丘拱外甥览馀旧文见寄

明朝九衢上,应见玉人车。 李端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杜牧 寄★笛与宇文舍人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杜甫 花底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武元衡 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卢殷 维扬郡西亭赠友人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卢纶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郤推官因以戏赠

明朝古堤路,心断玉人车。 卢纶 送浑鍊归觐却赴阙庭

鹤侣正疑芳景引,玉人那为簿书沈。 卢纶 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

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 耿湋 奉和元承杪秋忆终南旧居

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 陈子昂 上元夜效小庾体

莫惜羊车频列载,柳丝梅绽正芳菲。 鱼玄机 和人

卫玠羊车悬,长卿驷马姿。 黄滔 喜翁文尧员外病起

典故
回日驭
     
羲和失鞭
 
羲和日驭
 
羲和乌
 
羲和车
 
羲和辀
 
羲和轮
 
羲和辔
 
羲和驭日
 
羲和驾
 
羲车
   
鞭日
 
鞭白日
 
驻羲和
 
驱日月

相关人物
羲和

参考典故
羲和(一)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27~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东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宋·洪兴祖补注:「虞世南引《淮南子》云:『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
《庄子集释》卷八中〈杂篇·徐无鬼〉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简释

羲驭:指日或时光。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羲驭循黄道,星陈引翠旗。”


例句

胡不日车杲杲昼夜行,胡为月轮灭缺星𥋝盯。 元稹 有酒十章

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躄。 李贺 感讽五首

应须日驭西巡狩,不假星弧北射狼。 杜牧 奉和白相公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三相公长句四韵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杜甫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日车隐昆崙,鸟雀噪户牖。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得柳字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杜甫 青阳峡

月车才碾浪,日御已翻溟。 窦庠 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

翠微回日驭,丹巘驻天行。 钱起 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 钱起 温泉宫礼见

劫灰聚散铢锱黑,日御奔驰茧栗红。 韩偓 寄禅师

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 鲍溶 秋思三首

典故  
骖鸾驭
 
骖鸾鹤


《乐府诗集》卷五十八〈琴曲歌辞·楚明妃曲〉
琼台彩楹,桂寝雕甍。金闺流耀,玉牖含英。香芬幽蔼,珠彩珍荣。文罗秋翠,纨绮春轻。骖驾鸾鹤,往来灵仙。含姿绵视,微笑相迎。结兰枝,送目成,当年为君荣。
典故
席维门
  
曲逆车
 
柴门车辙
 
无车辙
 
穷巷回车辙
 
老人骖驭往
 
辙迹陈巷
   
门前车辙
 
门无车辙
  
陈巷车音

相关人物
陈平


《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205~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久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丧,平贫,侍丧,以先往后罢为助。张负既见之丧所,独视伟平,平亦以故后去。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柰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简释

长者车:咏贫寒而有才者。唐张九龄《送宛句赵少府》。“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例句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

林下纷相送,多逢长者车。 张九龄 送宛句赵少府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张说 送乔安邑备

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李峤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

门前长者无虚辙,一片寒光动水池。 杨巨源 题贾巡官林亭

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许给事王侍郎昆弟杨少尹李侍御并见寄之作

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王缙 与卢员外像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郤堂流桂景,陈巷集车音。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典故
丞相茵
  
吐茵吏
  
吐锦茵
 
呕车茵
 
污车茵
 
相君茵
  
车茵污
 
驭吏吐茵

相关人物
丙吉


《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丙吉列传·丙吉〉~342~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因曰:「恐虏所入边郡,二千石长吏有老病不任兵马者,宜可豫视。」吉善其言,召东曹案边长吏,琐科条其人。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亡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繇是益贤吉。

简释

污车茵:喻指醉后失误或替人掩盖过失。唐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之三:“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例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李郢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莫辞倒载吟归去,看欲东山又吐茵。 段成式 和徐商贺卢员外赐绯(一作和徐相公贺襄阳徐副使加章服)

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

犹思御朱辂,不惜污车茵。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窦牟 奉诚园闻笛园马侍中故宅

传觞称厚德,不问吐车茵。 羊士谔 腊夜对酒

典故 
仙寇
 
列子乘风
 
列子御
 
列子御风
 
列子车
 
列御寇
 
列御至
 
列御风
 
列生御风
 
御寇风
 
御泠然
  
御风列
 
御风客
 
泠然御风
    
驭风仙

相关人物
列禦寇


《庄子》内篇·卷一上《逍遥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唐·成玄英疏:「姓列,名禦寇,郑人也。与郑繻公同时,师于壶丘子林,著书八卷。得风仙之道,乘风游行,泠然轻举,所以称善也。」《庄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尽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列子集释》卷二〈黄帝篇〉~46~
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尹生闻之,从列子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蕲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怼而请辞,列子又不命。尹生退。数月,意不已,又往从之。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尹生曰:「曩章戴有请于子,子不我告,固有憾于子。今复脱然,是以又来。」列子曰:「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姬!将告汝所学于夫子者矣。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而怼憾者再三。女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尹生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复言。

例句

泠然御风客,与道自浮沉。 储嗣宗 送道士

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

回首望重重,无期挹风驭。 李涉 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

相看话离合,风驭忽泠然。 权德舆 送王炼师赴王屋洞

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并序)之七

何当列御寇,去问仙人请。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

方从列子御,更逐浮云归。 董思恭 咏风

长吟想风驭,恍若升蓬瀛。 钱起 卧疾答刘道士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以同寻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采药三山罢,乘风五日归。 韩翃 赠张道者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韩翃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谅无驭风术,中路愁虚归。 鲍溶 感兴(第十五句缺一字)

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 鲍溶 秋思三首

胡为少君别,风驭峨眉阳。 鲍溶 与峨眉山道士期尽日不至

典故
乘鹤
 
乘鹤缑山
 
伊笙
 
使鹤催
 
去鹤留笙
 
吹玉笙
  
吹笙仙子
 
吹笙北崖
 
吹笙去
 
吹笙跨鹤
 
吹笙遥谢手
 
吹笙骑鹤
 
周太子
 
周王子
  
子乔笙
 
子乔笙鹤
  
子晋吹笙
 
子晋笙
  
王乔鹤
 
王子吹笙
   
王子驾
 
登缑岭
 
笙箫缑岭人
  
维岭
 
维氏鹤
  
缑山仙子
 
缑山王郎子
 
缑山风月
 
缑山骑鹤
  
缑岭笙歌
 
缑岭云
 
缑岭鹤
  
缑笙
 
举手谢时人
 
舞鹤
 
西岭吹笙
 
西归公子
  
谢路人
  
跨鹤吹笙
 
灵王子
   
骑鹤峰
  
凤吹去
    
相关人物
王子乔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
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閒,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十馀年后,来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颠,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而去。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王子乔〉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果乘白鹤,驻山岭,望之不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立祠于缑氏及嵩山。

简释

王乔鹤:喻洒脱不凡之人,或指鹤。唐杜甫《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二:“范蠡舟扁小,王乔鹤不群。”

王子乔:喻指仙人。《古诗十九首》之十五:“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鹤驾:喻仙人或太子的车骑。唐杜甫《洗兵马》:“鹤驾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例句

年年望灵鹤,常在此山头。 于鹄 寄续尊师

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琐窗朱槛同仙界,半夜缑山有鹤声。 刘沧 登龙门敬善寺阁

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刘驾 别道者

前堂吹参差,不作缑山声。 刘驾 励志

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 卓英英 理笙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司空图 诗品飘逸

愿随执轻策,往结周太子。 司马扎 赠王道士

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姚合 庄恪太子挽词二首之二

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 孟简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何年缑岭上,一谢洛阳城。 崔湜 寄天台司马先生

朝朝缑氏鹤,长向洛城飞。 崔融 和梁王众传张光禄是王子晋后身

西归公子何时降,南岳先生早晚来。 施肩吾 候仙词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李商隐 人日即事

椅梧连鹤禁,埤堄接龙韬。 李德裕 述梦四十韵

幸遇王子晋,结交青云端。 李白 古风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李白 感遇四首

又引王子乔,吹笙舞松风。 李白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客遇王子乔,口传不死方。 李白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李白 凤吹笙曲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李端 送荀道士归庐山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李群玉 升仙操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李贺 天上谣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

山路远怀王子晋,诗家长忆谢玄晖。 杜牧 怀紫阁山

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 杜甫 玉台观

令威子晋皆俦侣,东岳同寻太真女。 杨嗣复 赠毛仙翁

空嗟凤吹去,无复鸡鸣朝。 权德舆 惠昭皇太子挽歌词二首

还似缑山驾,飘飘向碧虚。 权德舆 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之二

玉笙王子驾,辽鹤令威身。 武元衡 和杨三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因以继和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滨行路夜吹笙。 武元衡 缑山道中口号

忆昔王子晋,凤笙游云空。怜寿不贵色,身世两无穷。 沈佺期 凤笙曲

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子晋少姨闻定怪,人间亦便有霓裳。 白居易 嵩阳观夜奏霓裳

未许子晋乘,难教道林放。 皮日休 鹤屏

君以为真,相期缑岭。 卢纶 和马郎中画鹤赞

他日丹霄骖白凤,何愁子晋不闻声。 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

昨日围棋未终局,多乘白鹤下山来。 秦系 期王鍊师不至

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罗邺 题笙

礼成神既醉,髣髴缑山鹤。 裴度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

王子求仙月满台,玉笙清转鹤裴回。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春自开。 许浑 缑山庙

海中紫雾蓬莱岛,安期子乔去何早。 贯休 了仙谣

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贾岛 游仙

子乔来魏阙,明主赐衣簪。 钱起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 韦庄 放榜日作

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 顾况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高骈 闻河中王铎加都统

好见吹笙伊洛上,紫烟丹凤亦相随。 鲍容 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赠白角冠

曾见周灵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鲍溶 怀仙二首

心期周太子,下马拜虚碧。 鲍溶 途中旅思二首

鹤驾如可从,他年执烟策。 鲍溶 途中旅思二首之一

典故
可能无势,我驾驭卿

相关人物
孟嘉
 
桓温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十二〈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宋本作空,一作马,非。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禦卿。」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典故
仙童驭竹
 
童子骑竹
 
竹儿争见
 
竹马待
 
竹马拜迎
 
骑儿逢郭伋

相关人物
郭伋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伋传》
「乃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例句

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 刘商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诗叟未相识,竹儿争见君。 孟郊 寄洛州李大夫

竹马诸童子,朝朝待使君。 岑参 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

今朝竹马诸童子,尽是当时竹马孙。 朱元 迎孙刺史(郡阁雅谈云。孙愿家自贞元巳后。三代为池阳刺史。有戟门门子朱元迎道左。献诗曰。

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含笑问使君,日晚可回旋。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杜甫 李司马桥了(一作成)承(一本无承字)高使君自成都回

骑儿逢郭伋,战士得文翁。 罗隐 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海客乘槎渡,仙童驭竹回。 骆宾王 饯郑安阳入蜀

《國語辭典》:叱驭(叱馭)  拼音:chì yù
汉王阳为益州刺史,奉先人遗体行至邛郲九折阪,因道路险阻而折返。后王尊为益州刺史,行经此处,自谓:「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而叱责驭者驱车强力通过。见《汉书。卷七六。王尊传》。后比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唐。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下岷关而叱驭,寄切全都。」
《漢語大詞典》:仙驭(仙馭)
(1).仙驾,指仙人骑的鹤。 唐 薛能 《答贾支使寄鹤》诗:“瑞羽奇姿踉蹌形,称为仙驭过青冥。”
(2).婉辞,古谓人死为驾鹤仙游,因称“仙驭”。 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三:“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明 唐顺之 《朝谒长陵》诗:“遗弓仙驭远,上食繐帷帐。”
(3).指皇帝车驾。 唐太宗 《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诗:“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
《漢語大詞典》:八马(八馬)
(1).即八骏。 唐 李商隐 《九成宫》:“云随 夏后 双龙尾,风逐 周王 八马蹄。” 宋 苏轼 《戚氏》词:“鸞輅驻蹕,八马戏芝田。”
(2). 唐 时宫门所设仗马。新唐书·百官志二:“飞龙廏日以八马列宫门之外,号南衙立仗马,仗下,乃退。”
(3).猜拳呼喝八数时用的名称。《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叫来的相公搳拳打通关,五魁、八马,已早闹的烟雾尘天。”
《國語辭典》:八骏(八駿)  拼音:bā jùn
1.周穆王的八匹良马。相传周穆王曾驰八骏马往谒西王母:(1)《穆天子传》作赤骥、盗骊、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列子。周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东晋。郭璞。注:「皆毛色以为名也,后有渠黄、踰轮、盗骊、山子为八骏。」(2)晋王嘉的《拾遗记》作绝地、翻羽、奔霄、越影、踰辉、超光、腾雾、挟翼。
2.泛指骏马。唐。李商隐 瑶池诗:「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國語辭典》:绿耳(綠耳)  拼音:lù ěr
周穆王八骏之一。《列子。周穆王》:「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也作「騄耳」、「騄駬」。
《漢語大詞典》:令威
即 丁令威 。传说中的神仙名。 晋 陶潜 搜神后记·丁令威:“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 唐 白居易 《池鹤》诗之二:“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 辽东 老 令威 。” 明 高启 《空明道人诗》:“于今定非死,飞游去何许,海上几秋风,谁传 令威 语?”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归去 令威 犹海鹤,朅来斥鷃笑溟鹏。”
《國語辭典》:化鹤(化鶴)  拼音:huà hè
化为仙鹤。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后用来比喻人的去世、死亡。如:「化鹤西归」。也作「鹤化」。
《漢語大詞典》:归鹤(歸鶴)
(1).旧题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载:辽东人 丁令威 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后以“归鹤”喻不忘故乡的人。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鳶。”
(2).古琴名。 宋 苏轼 有《十二琴铭·归鹤》
《國語辭典》:华表(華表)  拼音:huá biǎo
1.顶端横木相交,有如花形的巨大木柱,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路径标示。
2.竖立在宫殿、坟墓、城门前的大柱,有纪功、装饰、标识等作用。《南史。卷一○。陈宣帝本纪》:「大雨,震万安陵华表。」
《漢語大詞典》:华表鹤(華表鶴)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遂高上冲天。”后以“华表鹤”指久别之人。 唐 司空图 《长亭》诗:“殷勤华表鹤,羡尔亦曾归。” 明 刘基 《旅兴》诗:“凄凉华表鹤,太息成悲歌。” 清 蒋士铨 《一片石·祭碑》:“剪纸难招华表鹤,煎茶聊献野人芹。”
分類:久别
《國語辭典》:跨鹤(跨鶴)  拼音:kuà hè
传说以跨鹤而升天为成仙。后亦比喻人死为跨鹤。宋。林景熙〈饯盛景则教授〉诗:「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鹤凌虚堕霜羽。」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 宋 苏轼 《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 ,千岁復还兹。”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 张恭 《狱中口占》诗之三:“ 北邙 华表如林立,何处重寻 丁令威 。”
《漢語大詞典》:跨鹤扬州(跨鶴揚州)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吴蜀人》:“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 扬州 刺史,或愿多貲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欲兼三者。”后以“跨鹤扬州”指豪富冶游繁华之地。 元 汪元亨 《折桂令·归隐》曲:“先世簪缨,旧业箕裘,走马 章臺 ,骑鲸沧海,跨鹤 扬州 ,黄金积子孙难守。” 明 高明 《二郎神·秋怀》套曲:“得成就,真箇胜似腰缠跨鹤 扬州 。”亦作“ 跨鹤维扬 ”、“ 跨鹤缠腰 ”。 清 长白浩歌子 萤窗异草·落花岛:“ 申无疆 ,字 仲锡 ,跨鹤 维扬 ,歷有年所。” 清 杨潮观 《李卫公替龙行雨》:“俺不是 扬州 游客,跨鹤缠腰;俺不是 秦 臺娇客,乘凤吹簫。”亦省作“ 跨鹤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缠十万,顺天风跨鹤閒游!”
《漢語大詞典》:辽城鹤(遼城鶴)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诗:“当作 辽城 鹤,仙歌使尔闻。” 唐 李贺 《嘲雪》诗:“久别 辽城 鹤,毛衣已应故。” 清 丘逢甲 《秋怀次前韵》之二:“东去 辽城 鹤不归,南来 汾水 雁犹飞。”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天鹤(遼天鶴)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马戴 《送宗密上人》诗:“近放 辽 天鹤,曾为 南岳 人。” 宋 曾原郕 《八声甘州·东阳岩》词:“无限山中风物,今古属潜夫。渺渺 辽 天鹤,应费招呼。”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东丁(遼東丁)
传说中的得仙化鹤之 丁令威 为 辽东 人,故称。 宋 陆游 《贫歌》:“犹胜 辽东 丁 ,化鹤还故乡。”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东华表(遼東華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以“辽东华表”称久别的故乡。
分類:久别故乡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海鹤(遼海鶴)
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宋 陆游 《感昔》诗之二:“往事已如 辽 海鹤,餘年空羡 葛天 民。” 元 丁鹤年 《次向士诚韵》:“华衣忽归 辽 海鹤,仙庖频食 武昌 鱼。”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家铉翁持节》:“清唳秋荒 辽 海鹤,古魂春冷 蜀山 鹃。” 清 金渐皋 《秦淮女郎卞云装》诗之二:“ 辽 海鹤归无主墓, 吴江 枫冷未栖鸿。”参见“ 辽东鹤 ”。
《國語辭典》:辽东鹤(遼東鶴)  拼音:liáo dōng hè
指辽东人丁令威离家学道成仙,化鹤返乡,感叹城郭如旧,人事已非。见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后比喻久别重逢,感慨人事已非,或表达对乡土的思念。宋。欧阳修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词:「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金。王若虚还家五首〉诗:「伤心何啻辽东鹤,不但人非物亦非。」也可喻人去世。明。黄哲〈过梁昭明太子墓〉诗:「辽东鹤驭远,缑岭鸾笙吟。」
《漢語大詞典》:辽鹤(遼鶴)
(1).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刘禹锡 《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 辽 鹤乍飞迴。”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 辽 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元 赵孟俯 《东阳八景楼》诗:“羽士曾闻 辽 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 辽 鹤有啼痕。”
(2). 辽东 人 丁令威 ,学道后化鹤归 辽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后以“辽鹤”指代千年。 前蜀 杜光庭 《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
《漢語大詞典》:鹤归(鶴歸)
指 丁令威 化鹤归 辽 事。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千载鹤归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漢語大詞典》:鹤归华表(鶴歸華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唐 赵嘏 《舒州献李相公》诗:“鹤归华表山河在,气返青云雨露全。” 明 孙蕡 《〈朝云〉诗序》:“鹤归华表添新塚,燕蹴飞花落舞筵。”
《漢語大詞典》:鹤表(鶴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后世华表多以鹤图装饰。因以“鹤表”称华表。 唐 汇征 《上天竺寺经幢记》:“仰窥鹤表以争高,侧视雁层而竞巧。” 宋 陆游 《予十许岁即往来云门诸山今复与诸子来追念凄然》诗:“桥废夕阳空鹤表,碑亡春草没龟趺。” 清 戈载 《湘月》词:“月闭鸳楼,风摧鹤表,剩有閒鸥省。”
分類:华表装饰
《國語辭典》:乘龙(乘龍)  拼音:chéng lóng
语出《艺文类聚。卷四○。礼部下。婚引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比喻得到好女婿。唐。杜甫李监宅〉诗:「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原许乘龙须及第,未曾经打毷氉。」
《漢語大詞典》:攀髯
传说 黄帝 铸鼎于 荆山 下,鼎成,有龙下迎, 黄帝 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 黄帝 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唐 元稹 《为令狐相国谢赐金石凌红雪状》:“臣职司復上,恋切攀髯,方当匍匐而前,敢有赫曦之惧。” 宋 欧阳修 《辞特转吏部侍郎表》:“犬马未报,但虞填壑之有时;弓剑忽遗,遽叹攀髯之莫及。” 清 钱德震 《送白学士祭告孝陵及南岳》诗:“攀髯千古事,归胙百官情。”亦作“ 攀龙 ”、“ 攀胡 ”。 晋 陶潜 《命子》诗之三:“於赫 愍侯 ,运当攀龙。抚剑风迈,显兹武功。”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进追摧之道,用终克尽之仪。” 宋 欧阳修 《辞覃恩转左丞表》:“国恩未报,但虞填壑以遗羞;金鼎已成,岂谓攀胡之莫及。”
《國語辭典》:乌号(烏號)  拼音:wū háo
1.良弓。《淮南子。原道》:「射者捍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
2.形容对死者的悲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注》:「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
《漢語大詞典》:号弓(號弓)
传说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于 荆山 下。铸鼎成,有龙迎之上天,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攀持龙须,须拔,坠 黄帝 弓。百姓抱弓、须号泣。见史记·封禅书。后因以“号弓”指帝王崩殂。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二:“晏车悲卤簿,《广乐》《簫韶》,最愴号弓处,龙髯上紫霄。” 明 张煌言 《三月十九日有感甲申之变》诗之一:“ 燕山 春老泣啼鹃,屈指号弓十八年。”
《漢語大詞典》:铸鼎(鑄鼎)
(1).见“ 铸鼎象物 ”。
(2).指 黄帝 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 荆山 前。” 明 张居正 《泰陵春祀》诗:“当年闻铸鼎,此日想遗弓。”亦用为帝王死去之典。 唐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诗:“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國語辭典》:铸鼎象物(鑄鼎象物)  拼音:zhù dǐng xiàng wù
夏禹曾经收九州之金,铸成上有百物之图形的九个鼎。见《左传。宣公三年》。用以比喻君王有德。
《漢語大詞典》:鼎成
见“ 鼎成龙去 ”。
《漢語大詞典》:鼎成龙去(鼎成龍去)
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宋 刘克庄 《水龙吟》词:“已被 昭阳 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亦作“ 鼎成龙升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一·象简龙衣联:“ 高庙 鼎成龙升之日, 建文 即位, 成祖 以 燕王 来,奔丧而不朝,盖以叔不拜姪也。”亦省作“ 鼎成 ”。 清 钱谦益 《云南道监察御史赵于逵授文林郎制》:“勑曰:我先帝践阼未几, 舜 旌斯举,除授臺諫,如不终日。鼎成之后,接踵而来,皆先帝所遗朕也。”
分類:帝王去世
《國語辭典》:鼎湖  拼音:dǐng hú
相传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黄帝于此处乘著龙飞上天空。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后比喻帝王的崩逝。《魏书。卷六五。李平传》:「奄升御于鼎湖,忽流哀于四海。」元。虞集 挽文山丞相诗:「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漢語大詞典》:鼎湖龙去(鼎湖龍去)
同“ 鼎成龙去 ”。 唐 杜甫 《骊山》诗:“ 鼎湖 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荆公 《字説》成,以为可亚六经。作诗云:‘ 鼎湖 龙去字书存,开闢神机有圣孙。’” 明 秦夔 《同金广信宗器游番湖》诗:“ 鼎湖 龙去不復返,只有雁鶩飞茫茫。”
《漢語大詞典》:龙举(龍舉)
(1).犹龙翔。《淮南子·天文训》:“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属。”
(2).喻王业兴起。宋书·恩倖传·徐爰:“伏惟皇 宋 承金行之浇季,钟经纶之屯极,拥玄光以凤翔,秉神符而龙举,劋定鲸鯢,天人佇属。”
(3).谓羽化而登仙。
(4).犹言龙蟠凤翥。形容笔势。梁书·萧琛传:“其书多有异今者,而纸墨亦古,文字多如龙举之例,非隶非篆, 琛 甚秘之。”参阅晋书·王羲之传论
《國語辭典》:龙驭(龍馭)  拼音:lóng yù
皇帝的车驾。唐。白居易〈长恨歌〉:「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漢語大詞典》:龙驭上宾(龍馭上賓)
亦作“ 龙御上宾 ”。
《漢語大詞典》:龙髯(龍髯)
亦作“ 龙髥 ”。
(1).龙之须。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即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用为皇帝去世之典。 唐 李峤 《汾阴行》:“自从天子向 秦关 ,玉輦金车不復还。珠帘羽扇长寂寞, 鼎湖 龙髯安可攀?” 清 顾炎武 《谒欑宫文》之一:“行年五十,慨驹隙之难留;涉路三千,望龙髯而愈远。” 清 叶方蔼 《授职翰林学士感恩述怀》诗:“身离牛口惊还在,梦挽龙髥恨不廻。”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而 文宗 显皇帝 ,復为 英 法 联军所迫,北狩 热河 , 鼎湖 一去,龙髯不返。”
(2).帝王之须。 唐 李远 《赠写御容李长史》诗:“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綵毫轻。”
(3).喻松叶;松。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緑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
《國語辭典》:回车(迴車)  拼音:huí chē
行驶中的车辆,向行进方向作一百八十度的回转。在快速公路或交通拥挤路段,通常均禁止回车。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
《漢語大詞典》:王尊驭(王尊馭)
见“ 王尊叱驭 ”。
《漢語大詞典》:王尊叱驭(王尊叱馭)
汉书·王尊传:“上以 尊 为 郿 令,迁 益州 刺史。先是 琅琊 王阳 为 益州 刺史,行部至 邛郲 九折阪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 尊 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 王阳 所畏道邪?’吏对曰:‘是。’ 尊 叱其驭曰:‘驱之, 王阳 为孝子, 王尊 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清 洪亮吉 《夜起不寐辄成长句一篇却寄》:“自悔 王尊 叱驭忙,欲从 墨子 回车好。”亦省作“ 王尊驭 ”。 清 宋琬 《望城郭》诗:“九折 王尊 驭,千秋 朱邑 祠。”
《國語辭典》:玉人  拼音:yù rén
1.用玉雕成的人像。《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崔廓传》:「蓝田令王昙于蓝田山得一玉人,长三四寸。」
2.比喻资质聪慧,神采俊秀的人。《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
3.美女。唐。元稹《莺莺传》:「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雕琢玉器的工匠。《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彫琢之。」
《國語辭典》:羊车(羊車)  拼音:yáng chē
羊驾的小车。《晋书。卷三一。后妃传上。武悼杨皇后传》:「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之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
《國語辭典》:日御  拼音:rì yù
1.太阳。隋。江总〈芳林园天渊池铭〉:「晓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
2.职官名。古代掌天文历数的官。
《國語辭典》:日车(日車)  拼音:rì chē
太阳每天不停运行,所以称为「日车」。一说传说中太阳乘六条龙驾的车。唐。杜甫〈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日车隐昆崙,鸟雀噪户牖。」
《漢語大詞典》:日驭(日馭)
(1).太阳。日形如轮,周行不息,故称。 隋 卢思道 《从驾经大慈照寺》诗:“日驭非难假,云师本易凭。” 前蜀 韦庄 《立春》诗:“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二:“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
(2).指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3).指帝王的车驾。 宋 苏轼 《赐安神宗御容押班冯宗道等银合茶药敕书》:“属祠宫之告具,驂日驭以遄征,往復之间,忠劳亦至。特加存问。”
《漢語大詞典》:朱羲
太阳。古代称日为朱明,而 羲和 为日御,合而为“朱羲”。《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蓐收 清西陆,朱羲将由白。” 李善 注:“朱羲,日也。”
《漢語大詞典》:羲轮(羲輪)
(1).太阳的别称。 宋 阮阅 诗话总龟卷十二引《玉堂诗话》:“ 杨黎州 《自遣》云:‘天上羲轮都易识,人间 尧 历自难逢。’” 清 黄景仁 《送春》诗之三:“玉虯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
(2).指时间、光阴。旧唐书·太宗纪下:“谓云车易乘,羲轮可驻,异轨同趣,其蔽甚矣。”
《漢語大詞典》:羲驭(羲馭)
太阳的代称。 羲和 为日驭,故名。 明 高启 《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诗:“只愁老景苦駸駸,羲驭西驰疾飞鞚。”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晓来一轮羲驭涌东隅。”参见“ 羲和 ”。
分類:羲和
《國語辭典》:羲和  拼音:xī hé
1.称唐虞时掌历法之官羲氏及和氏。
2.神话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人。《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漢語大詞典》:骖鸾(驂鸞)
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文选·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驂鸞腾天。” 吕向 注:“御鸞鹤而升天汉。” 唐 薛逢 《汉武宫词》:“絳节几时还入梦,碧桃何处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仙人驂鸞倏来往,烟鬟雾珮流云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试院丹笔写魁星相饷遗为是诗》:“想见白袍吟立鹤,仗伊綵笔去驂鸞。”
《漢語大詞典》:骖鸾侣(驂鸞侣)
传说 秦穆公 女 弄玉 与其夫 萧史 乘鸾凤飞升而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后因以“驂鸞侣”比喻美满的夫妻。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 虞敖 夫妇驂鸞侣,相敬如宾主。”
《漢語大詞典》:席门穷巷(席門窮巷)
亦作“ 席门蓬巷 ”。 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 唐 王勃 《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席门蓬巷,佇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唐 高适 《行路难》诗:“东邻少年安所知?席门穷巷出无车。”
分類:所居简陋
《漢語大詞典》:长者车(長者車)
见“ 长者辙 ”。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长者辙(長者轍)
显贵者所乘车辆之行迹。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 陈平 ﹞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常用为称颂来访者之典实。 唐 李峤 《宅》诗:“屡逢长者辙,时引故人车。” 唐 杜甫 《酬韦韶州见寄》诗:“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唐 权德舆 《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多逢长者辙,不屑诸公辟。” 唐 王缙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林中独酌邻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漢語大詞典》:陈巷(陳巷)
见“ 陈家巷 ”。
《漢語大詞典》:陈家巷(陳家巷)
汉 丞相 陈平 少贫,“家乃负郭穷巷,以獘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家巷”美称有达官、高人往来的居所。 唐 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 陈 家巷,诗书 孟子 邻。”亦省称“ 陈巷 ”。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郄 堂流桂影, 陈 巷集车音。”
《漢語大詞典》:吐茵
见“ 吐车茵 ”。
《漢語大詞典》:吐车茵(吐車茵)
汉书·丙吉传:“ 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吉 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后因谓醉后过失为“吐车茵”。 唐 白居易 《长斋月满戏赠梦得》诗:“若怕 平原 怪先醉,知君未惯吐车茵。” 宋 范成大 《次韵太守出郊》:“闻道将军宽礼数,不辞酩酊吐车茵。” 唐 白居易 《得丁乘车有醉吐车茵者丁不科而吏请罪之丁不许判》:“且恕当及物,察贵用情:絶缨继淫,醉而犹捨;吐茵及乱,误岂不容?”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虚烦为我高悬榻,不及从公醉吐茵。”
分類:过失
《漢語大詞典》:吐车茵(吐車茵)
汉书·丙吉传:“ 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吉 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后因谓醉后过失为“吐车茵”。 唐 白居易 《长斋月满戏赠梦得》诗:“若怕 平原 怪先醉,知君未惯吐车茵。” 宋 范成大 《次韵太守出郊》:“闻道将军宽礼数,不辞酩酊吐车茵。” 唐 白居易 《得丁乘车有醉吐车茵者丁不科而吏请罪之丁不许判》:“且恕当及物,察贵用情:絶缨继淫,醉而犹捨;吐茵及乱,误岂不容?”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虚烦为我高悬榻,不及从公醉吐茵。”
分類:过失
《漢語大詞典》:车上吐茵(車上吐茵)
典出汉书·丙吉传:“ 吉 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 吉 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吉 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后以“车上吐茵”指醉饱之失。 宋 黄庭坚 《思亲汝州作》诗:“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漢語大詞典》:乘风(乘風)
(1).驾着风;凭借风力。列子·黄帝:“ 列子 师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记》:“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 陈毅 《六国之行》诗:“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
(2).犹趁势。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传赞:“ 齐武 沉雄,义戈乘风。”晋书·桓彝传:“一举乘风,扫清氛秽。”
(3).海鸟名。古时悬钟的架子多作此鸟形,故亦借指悬钟的架子。急就篇卷二:“乘风县鐘华洞乐。” 颜师古 注:“乘风一名爰居,一名杂县,盖海鸟也。言为乘风之状,作簨簴以悬鐘。”文选·潘岳〈西征赋〉:“洪鐘顿於毁庙,乘风废而弗县。” 吕延济 注:“乘风,悬鐘格。”
《國語辭典》:御风(御風)  拼音:yù fēng
乘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宋。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漢語大詞典》:风驭
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由风驾驭的神车。 唐 吕岩 《雨中花》词:“风驭云軿不散,碧桃紫柰常新。” 宋 苏轼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风驭宾天云雨隔,孤臣忍泪肝肠痛。” 赵次公 注:“《列子》:‘御风而行。’又所谓风马云车也。”《宋史·乐志七》:“风驭云旗,聿来歆止。”
分類:驾驭神车
《國語辭典》:驭气(馭氣)  拼音:yù qì
乘风而行。唐。陈鸿《长恨传》:「又能游神驭气,出天界,没地府以求之,不见。」也作「御气」。
《漢語大詞典》:驭风(馭風)
(1).犹乘风。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响乘气兮兰驭风,德有远兮声无穷。” 李周翰 注:“言贵妃德响若兰气驭风远去而芳香无穷也。”
(2).谓仙道御风而行。 唐 刘禹锡 《寻汪道士不遇》诗:“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唐 卢鸿一 《倒景台》诗序:“可以邀驭风之客,会絶尘之子,超逸真,盪遐襟。”
(3).形容飘然自得。 清 戴名世 《梅文常稿序》:“吾读公诸子之文,凌云驭风,飘飘乎莫不瀟洒而自得也。”参见“ 御风 ”。
《國語辭典》:御风(御風)  拼音:yù fēng
乘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宋。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漢語大詞典》:吹笙
喻饮酒。 宋 张元干 《浣溪沙》词题曰:“谚以窃尝为吹笙云。” 辽 李齐贤 《鹧鸪天·饮麦酒》词:“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窃尝,尝酒也……《织餘琐述》云:‘乐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气吸之,恆轻,故以喻窃尝。’”
《漢語大詞典》:子乔(子喬)
春秋 时神话传说人物。《孝经援神契》:“ 鲁哀公 十四年, 孔子 夜梦 三槐 之间, 丰沛 之邦,有赤烟起。乃呼 颜渊 、 子夏 往视之。驱车到 楚 西北 范氏街 ,见芻儿捕麟,伤其前左足,薪而覆之。 孔子 曰:‘儿来,汝姓为谁?’儿曰:‘吾姓 赤诵 ,名 子乔 ,字 受纪 。’”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作“时乔”,初学记卷二九作“时侨”。
分類:人物二九
《漢語大詞典》:子晋(子晉)
王子乔 的字。神话人物。相传为 周灵王 太子,喜吹笙作凤凰鸣,被 浮丘公 引往 嵩山 修炼,后升仙。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昔 子晋 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 灵王 不责之以不孝。” 唐 卢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凤,何愁 子晋 不闻声。” 宋 范仲淹 《天平山白云泉》诗:“ 子晋 罢云笙, 伯牙 收玉琴。” 清 袁枚 新齐谐·控鹤监秘记二则:“太后使 昌宗 骑木鹤,呼为 子晋 后身。”
分類:人物
《漢語大詞典》:洛滨笙(洛濱笙)
亦作“ 洛宾笙 ”。 语出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之间。”后借指仙人吹笙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酬陆长史倕》诗:“风传 凤臺 琯,云渡 洛宾 笙。” 唐 许敬宗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诗:“或命 餘杭 酒,时听 洛滨 笙。”
分類:吹笙仙人
《國語辭典》:王子乔(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也称为「王乔」、「王子晋」。
《國語辭典》:王子晋(王子晉)  拼音:wáng zǐ jìn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参见「王子乔」条。
《國語辭典》:王子乔(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也称为「王乔」、「王子晋」。
《漢語大詞典》:笙鹤(笙鶴)
汉 刘向 列仙传载: 周灵王 太子 晋 ( 王子乔 ),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 ,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 缑氏山 顶,举手谢时人仙去。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宋 姜夔 《阮郎归》词:“与君閒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 明 徐渭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
分類:太子吹笙
《漢語大詞典》:缑山(緱山)
即 缑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处。 唐 白居易 《吴兴灵鹤赞》:“ 辽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负:“ 薛能 尚书题集后曰:‘纵有 緱山 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参见“ 緱氏山 ”。
分類:修道成仙
《漢語大詞典》:缑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缑山鹤(緱山鶴)
相传 王子乔 于 缑山 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鹤。” 唐 元稹 《别李三》诗:“苍苍 秦 树云,去去 緱山 鹤。”亦作“ 緱氏鹤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筹堂 《寿诗》,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驭未来 緱氏 鹤,月明吹彻玉笙寒。’”参见“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缑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 。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 ,访道应寻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缑氏鹤(緱氏鶴)
见“ 緱山鹤 ”。
《漢語大詞典》:缑山鹤(緱山鶴)
相传 王子乔 于 缑山 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庙乐章·亚献终献》:“礼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鹤。” 唐 元稹 《别李三》诗:“苍苍 秦 树云,去去 緱山 鹤。”亦作“ 緱氏鹤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筹堂 《寿诗》,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驭未来 緱氏 鹤,月明吹彻玉笙寒。’”参见“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谢时(謝時)
(1).犹避世,谓不问世事。 唐 李白 《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2).犹谢世,谓死亡。 明 何景明 《与何粹夫书》:“三四君子,悉已谢时。”
《漢語大詞典》:灵鹤(靈鶴)
亦作“ 灵鵠 ”。 仙鹤。拾遗记·吴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数百年后,灵鵠翔於林壑,灵虎啸於山丘。” 唐 刘沧 《赠隐者》诗:“临水静闻灵鹤语,隔原时有至人来。” 金 元好问 《二月十五日鹤》诗:“ 九龙岗 上 玄元祠 ,人言尊像神所遗,年年二月降灵鹤,来无定数有定期。”
分類:仙鹤
《漢語大詞典》:骑鹤(騎鶴)
(1).谓仙家、道士乘鹤云游。 唐 贾岛 《游仙》诗:“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清 李调元 《龙洞》诗:“昔者 李道人 ,骑鹤来栖宿。”《花月痕》第四八回:“仙佛不死,何不日日骑鹤,日日跨狮。”
(2).犹言骑鹤上 扬州 。 宋 陈师道 《送泽之过维扬》诗:“顾我老无骑鹤兴,羡君行及看花天。”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缠腰更骑鹤,辟俗还食肉。”
《國語辭典》:凤吹(鳳吹)  拼音:fèng chuì
笙、箫等弦管乐。唐。李白 宫中行乐词八首之八:「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分類:笙箫细乐
《國語辭典》:凤笙(鳳笙)  拼音:fèng shēng
笙的美称。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國語辭典》:鹤禁(鶴禁)  拼音:hè jìn
皇太子的居所。《白孔六帖。卷三七。太子。鹤禁》引〈汉宫阙疏〉曰:「白鹤,太子所居之地,凡人不得辄入,故云鹤禁也。」
《國語辭典》:鹤驭(鶴馭)  拼音:hè yù
传说中仙人多驾鹤升天,故用以比喻仙人或得道之士。唐。吴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斋赠盛仪尊师兼见寄诗:「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今常作为哀挽妇女用语。如:「鹤驭西归」。
《國語辭典》:鹤驾(鶴駕)  拼音:hè jià
1.对仙人车驾的敬称。唐。耿湋 游钟山紫芝观诗:「鹤驾何时去,游人自不逢。」《三国演义》第八一回:「震曰:『天子急欲见仙翁一面,幸勿吝鹤驾。』再三敦请,李意方行。」
2.太子的车驾。周灵王的太子晋,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修道,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山头,数日而去。故后人遂把太子的车驾称为「鹤驾」。
3.死亡。因仙人驾鹤升天,故后人在挽辞中也用作哀挽妇女用语。如:「鹤驾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