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3,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结社
民社
田产
政治
地位
派别
公人
声明
僧伽
齐云
运转
司事
地产
职位
归公
《國語辭典》:结社(結社)  拼音:jié shè
多数人为特定目的,以共同之意思组成团体并参与其活动。我国《宪法》保障人民之结社自由,并以人民团体法规范其组织与活动。但《刑法》处罚人民参与以犯罪为宗旨之结社。
《國語辭典》:民社  拼音:mín shè
人民与社稷。宋。苏轼〈送张嘉父长官〉诗:「微官有民社,妙割无鸡牛。」
《國語辭典》:田产(田產)  拼音:tián chǎn
田地产业。《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二》:「两淮归正,忠义有田产者,蠲役五年。」《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的家里只有一位母亲,靠著祖上有些田产过活。」
《國語辭典》:政治  拼音:zhèng zhì
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称为「政治」。
《國語辭典》:地位  拼音:dì wèi
1.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自以地位隆重,深怀退素,北宅旧有园田之美,乃盛脩理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后来果然中了孝廉,只做到一个知州地位。」
2.地步、处境。《红楼梦》第三四回:「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
《國語辭典》:派别(派別)  拼音:pài bié
1.江河的流派。晋。左思〈吴都赋〉:「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2.宗教、政党、学术等人事团体内部实质或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系派或小团体。如:「这两个不同派别,长期以来都能和平相处。」
《國語辭典》:公人  拼音:gōng rén
古时在官署执行公务的差役。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官人监收媳妇,公人如狼似虎。」《儒林外史》第三回:「一声吩咐过了,两傍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头,叉到大门外。」
《國語辭典》:声明(聲明)  拼音:shēng míng
1.公开解说以昭告大众。如:「声明作废」。
2.佛教谓研究语言的学问。《悉昙字记》:「梵僧自云:『少字学于先师般若瞿沙,声明文辙将尽微致。』」
《國語辭典》:僧伽  拼音:sēng qié
梵语saṁgha的音译。意为大众或会议。佛教用以指出家团体。《大智度论》卷三:「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漢語大詞典》:齐云(齊雲)
(1).楼名。 宋 王禹偁 《黄州重建小竹楼记》:“彼 齐云 、 落星 ,高则高矣, 井干 、 丽譙 ,华则华矣,止於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参见“ 齐云楼 ”。
(2). 宋 代球戏团体。 元 萨都剌 《一枝花·妓女蹴踘》套曲:“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涤器则传歌陋巷,蹴踘则艳説齐云。”原注:“失名《一枝花·蹴踘》套词有云:‘富贵齐云。’又《园社》套词云:‘四海齐云会。’按齐云,蹴踘社名。”
分類:楼名团体
《漢語大詞典》:齐云楼(齊雲樓)
古楼名。齐云,言其高与云齐。较为著名者有二:(1)旧在 江苏 苏州 子城上, 唐 曹恭王 所建。 唐 白居易 《齐云楼晚望》诗:“ 齐云楼 北面,半日凭栏干。” 宋 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白乐天 於西楼命宴, 齐云楼 晚望,皆有篇什。所谓池阁者,盖今之后楼也;西楼者,盖今之 观风楼 也; 齐云楼 者,盖今之 飞云阁 也。”(2)旧在 陕西省 华县 城内。旧唐书·昭宗纪:“﹝ 乾寧 四年﹞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 齐云楼 ,西望 长安 ,令乐工唱御製《菩萨蛮》词。”新五代史·杂传二·韩建:“ 昭宗 登 齐云楼 ,西北顾望京师,作《菩萨蛮》辞三章以思归。”
《國語辭典》:运转(運轉)  拼音:yùn zhuǎn
1.沿著一定的轨道转动。《淮南子。主术》:「运转而无端,化育如神。」
2.气运转变。如:「时来运转」。
《國語辭典》:司事  拼音:sī shì
1.职官名。掌理营造或农事。
2.会馆、公所中管理帐目杂务的人。
《國語辭典》:地产(地產)  拼音:dì chǎn
1.个人或团体持有所有权的土地。
2.凡地面上的产物,统称为「地产」。
《國語辭典》:职位(職位)  拼音:zhí wèi
1.职掌某一事务所居的位置。《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你职位卑微,难掌大权。」
2.机构编制内的一定员额。如:「这个机关共有六十个职位。」
《國語辭典》:归公(歸公)  拼音:guī gōng
归属公家。《儒林外史》第四○回:「我的产业,攒凑拢来,大约还有七千金,你一总呈出归公便了。」《文明小史》第二○回:「这个钱又不是归公的,横竖是你自己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