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明明
(1).明智、明察貌。多用于歌颂帝王或神灵。《诗·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 毛 传:“明明然,察也。”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一:“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 宋 王禹偁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
(2).明察贤明之士。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孔颖达 疏:“汝当明白举其明德之人於僻隐鄙陋之处。”
(3).指显然有明德之人。墨子·尚贤中:“羣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鰥寡不盖。”
(4).犹黾勉。勤勉;勉力。《诗·鲁颂·有駜》:“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马瑞辰 通释:“在公明明,犹言在公勉勉也。”汉书·杨恽传:“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义也。” 宋 梅尧臣 《送李南玉》诗:“明明趋财利,莫卹前人嗤。”
(5).明亮。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第四拍》:“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 汉 月应相识。” 赵树理 《孟祥英翻身》三:“院里静静的,一天星斗明明的,衣服潮得湿湿的。”
(6).引申为照亮。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明明千秋,如月在水。”
(7).形容尊贵至极。 三国 魏 曹植 《皇子生颂》:“仁圣奕代,永载明明。” 赵幼文 校注:“明明,形容尊贵至极之词。”
(8).显然;清楚。 唐 皎然 《杂兴》诗之一:“请从象外推,至论尤明明;同年上帝,休祥淑禎。” 清 黄宗羲 《答范国雯问喻春山律历》:“舍明明可据之天象,附会 汉 儒所不敢附会者,亦心劳而术拙矣。”
(9).引申为公然。《西游记》第三十回:“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
(10).表明。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元帅显灵:“众伙计云:非主人仁厚,我辈皆当受刑。虽然,我辈亦当赴元帅庙明明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周福 道:‘赏是不敢望赏,不过查着了,可以明明心迹罢了。’”
(11).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以加重语气。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你看如此春景,真乃咏之不足,翫之有餘,明明是一幅丹青图画也。” 金克木 《文化的解说》四:“明明只是一个人或则一块石头,你看成了神,那也不能说你错,然而对于有真正认识的人说,‘人’是‘真’的存在,而‘神’是‘幻’的存在。”如:这话明明是他说的,用不着问了。
《漢語大詞典》:明心
(1).谓使心思清明纯正。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学必明心,记问辨説皆餘事。” 张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丧。”
(2).表明心迹。 柳青 《狠透铁》:“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里没草屎渣渣!”
《漢語大詞典》:明节(明節)
(1).表彰节烈。晋书·周虓传:“臣闻旌善表功,崇义明节,所以振扬声教,垂美来叶。”
(2).表明节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序》:“傲世不可以垂训也,故正諫以明节;明节不可以久安也,故詼谐以取容。”
《漢語大詞典》:发明(發明)
(1).使聪明。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寧体便人。” 吕延济 注:“发,开也。言能开耳目之明。”后汉书·马融传:“若乃《阳阿》衰斐之 晋 制,阐鼃华羽之南音,所以洞荡匈臆,发明耳目。”《坛经·机缘品》:“﹝ 永嘉 玄觉 ﹞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
(2).说明;证明;表明。史记·商君列传:“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 公子虔 ,欺 魏 将 卬 ,不师 赵良 之言,亦足发明 商君 之少恩矣。” 晋 干宝 《〈搜神记〉序》:“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支国:“﹝王﹞曰:‘斯何异物,欲何发明?’对曰:‘王昔游方,命知留事,惧有谗祸,割势自明。’”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冗篇上:“《采薇》一歌,足发明 武 未尽善。”
(3).犹印证。 南朝 梁 沈约 《上注制旨连珠表》:“连珠者,盖谓辞句连续,互相发明,若珠之结排也。”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一》:“经传之间可以互相发明者多矣,是故闻见贵乎博也。” 清 戴名世 《四书朱子大全序》:“至於 朱子 他书,与《集註》《章句》互相发明者,採其精要,集而次之,而务一其旨归。”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在当时我们读古书也比较有条理了,一面读《左氏春秋》,一面就读《东莱博议》。两者的文章都比较好懂,而且也能互相发明。”
(4).建树;建白。史记·张丞相列传:“ 高陵侯 赵周 等为丞相。皆以列侯继嗣,娖娖廉谨,为丞相备员而已,无所能发明功名有著於当世者。” 唐 张九龄 《谢中书侍郎状》:“臣谬跡书府,兼司纶翰,思力浅近,无所发明。”新五代史·杂传十七·马胤孙:“ 崔协 为 明宗 相,在位无所发明。”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状》:“臣荷国重寄,曾无寸劳,夙夜营营,冀有所补,而才识迂昧,终无发明。”
(5).阐述;阐发。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慎到 等﹞皆学 黄 老 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后汉书·徐防传:“臣闻《乐》,定自 孔子 ;发明章句,始於 子夏 。” 宋 苏辙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公於六经长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 明 文徵明 《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状》:“时举子学多事剽掇,以求合有司,於经义初无发明。”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引用校释书目提要》:“﹝ 刘师培 《管子斠补》﹞多列类书徵引文字之异同,少所发明。”
(6).犹表达。史记·儒林列传:“ 宽 为人温良,有廉智,自持,而善著书、书奏,敏於文,口不能发明也。”
(7).传扬;彰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敷衍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 唐 张九龄 《为何给事进亡父所著书表》:“臣亡父所论君臣之际,必欲验之行事,非真垂於空文,诚宜上感宸衷,由没代而匡辅;下藏秘府,因圣君以发明。” 宋 曾巩 《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古之人亦不必皆能自见而卒有传於后者,以世有发明之者耳。” 清 恽敬 《与李爱堂》:“神道碑、庙碑,凡崇宏宽博之言,皆可揄扬,墓表必发明实事,故墓表之善最难。”
(8).明白;通晓。 唐 张九龄 《贺御注金刚经状》:“臣虽愚昧,本自难晓,伏览睿旨,亦即发明。是知日月既出,天下普照,诚在此也。” 明 方孝孺 《答俞子严书》:“人苟能发明六经者,大之於天下国家,小之於善一己,直易易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牡丹》:“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9).披露;揭露。 唐 白居易 《与昭义军将士诏》:“﹝ 卢从史 ﹞乃外示恭顺,内怀姦邪,刻削军中,暴殄境内。朕以君臣之道未忍发明,为之含容。”旧唐书·宪宗纪上:“ 李錡 属列宗枝,任居方伯……僚佐以献规受屠,王臣以传命见胁。朕切於含垢,未忍发明,累降中人,令遵前旨。”新唐书·崔衍传:“ 虢 居 陕 华 间,而赋数倍入, 衍 白太重。 裴延龄 领度支,方聚敛,私谓 衍 :‘前刺史无发明,公当止。’ 衍 不听,復奏…… 德宗 公其言,为詔度支减赋。”
(10).揭示,使知晓。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初,父之死也, 小娥 梦父谓曰:‘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又数日,復梦其夫谓曰:‘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小娥 不自解悟……余备详前事,发明隐义,暗与冥会,符於人心。”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韩仲良碑:“ 韩瑗 之父 仲良 之碑,唐书无传…… 许敬宗 等诬以不道,至於削爵籍家,子孙流窜。所以碑亦斲削其姓名。是不可不为之详考而发明之也。”
(11).犹发现。看到或找到别人不知道的事物和规律。三国志·魏志·和洽传“ 洽 同郡 许混 者, 许劭 子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劭 始发明 樊子昭 於鬻幘之肆,出 虞永贤 於牧竖,召 李叔才 乡閭之间,擢 郭子瑜 鞍马之吏,援 杨孝祖 ,举 和阳士 。”旧唐书·姚璹传:“ 则天 又令 洛州 长史 宋元爽 ,御史中丞 霍献可 等重加详覆,亦无所发明。” 孙中山 《建国方略之二·第一计划》:“然由人口众多之处,筑至人口稀少之处之铁路,其利尤大。此为铁路经济上之原则,而铁路家、资本家所未尝发明者也。”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现金应尽可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积五十年之经验所发明,盼望你也实行之。”
(12).放出光芒。 宋 梅尧臣 《挑灯杖》诗:“油灯方照夜,此物用能行。焦首终无悔,横身为发明。”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 韩退之 之文,得 欧公 而后发明。”《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时来顽铁皆光彩,运去良金不发明。”
(13).犹小序。扼要评述全书要旨的文字。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 柳仲涂 开 知 润州 , 胡旦 祕监为 淮 漕。二人者具喜以名騖於时。 旦 造《汉春秋编年》,立五始先经、后经、发明、凡例之类,切侔圣作。”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 刘昫 等因 韦述 旧史作唐书·经籍志,则以 毋煚 等所修之《古今书録》为本,而意主简略,删其小序发明,史官之论述由是不可见。”
(14).犹映衬;辉映。 宋 庞元英 《谈薮》卷三:“平湖当前,数十百顷。其外连山横陈,楼观森列,夕阳返照,丹碧紫翠,互相发明。”
(15).化育;培育。《西游记》第一回:“覆载羣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西游记》第九八回:“ 如来 对 唐僧 言曰:‘此经功德不可称量……盖此内有成仙了道之奥妙,有发明万化之奇方也。’”
(16).谓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不知某观察的这个提油新法,是那一国人、那一个发明的?”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三》:“查出了前人未知的事物叫发见,创出了前人未知的器具和方法才叫发明。”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要是我能发明一种像万金油似的药多好啊!”
(17).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如:这是一种新发明。
(18).传说中的神鸟名。后汉书·五行志二“为孽者四” 刘昭 注引《叶图徵》:“似凤有四,并为妖:一曰鷫鸘……二曰发明,乌喙,大颈,大翼,大脛。”
(19).古人所谓凤在早晨的鸣声。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天老曰:‘夫凤……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保长,飞鸣曰上翔,集鸣曰归昌。’”宋书·符瑞志中:“凤凰者,仁鸟也……晨鸣曰发明,昼鸣曰上朔,夕鸣曰归昌,昏鸣曰固常,夜鸣曰保长。”
《漢語大詞典》:表章
(1).同“ 表彰 ”。汉书·武帝纪赞:“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洛学:“时上方崇厉 苏氏 ,未遑表章 程氏 也。” 清 恽敬 《卓忠毅公遗稿书后》:“ 忠毅 授命於 建文 四年,其生平经济气节,前人已表章之,如日月之著矣。” 胡适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他( 金圣叹 )又极力表章那没有招安以后事的七十回本。”
(2).表明。释名·释首饰:“章甫, 殷 冠名也。甫,丈夫也,服之所以表章丈夫也。” 毕沅 疏证:“太平御览引作‘ 殷 以之表明丈夫也’。”
(3).奏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所以 魏 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则未足美矣。” 宋 欧阳修 《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墓志铭》:“时天子平 刘继元 ,露布至,守臣当上贺,命 吴 中文士作表章,更数人,皆不可意。” 许地山 《春桃》:“昨天你背回的那一篓,早晨我打开一看,里头有一包是 明朝 高丽王 上底表章,一分至少可卖五十块钱。”
(4).上奏章。 唐 康骈 剧谈录·凤翔府举兵讨贼:“唯 凤翔 信耗不通,贼议兴师致讨,有奔来者具述其事,於是监军与僚佐代为表章。”
《漢語大詞典》:国体(國體)
(1).大臣辅佐国君,犹人之有股肱,故称之为国体。《穀梁传·昭公十五年》:“大夫,国体也。” 范宁 注:“君之卿佐,是谓股肱,故曰国体。”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 伊尹 、 吕望 是也。”
(2).国家的典章制度;治国之法。汉书·成帝纪:“儒林之官,四海渊原,宜皆明於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 宋 陆游 《谢台谏启》:“望重朝纲,学通国体。” 清 姚莹 《与陆制军书》:“国体具存,纪纲不紊。”
(3).国家或朝廷的体统、体面。明史·徐溥传:“外国相侵,有司檄諭之足矣,无劳遣使。万一抗令,则亏损国体。”《平山冷燕》第一回:“今恐叨饮过量,醉后失仪,有伤国体。”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 载垣 端华 均著加恩,赐令自尽……此为国体起见,非朕之有私於 载垣 端华 也。”
(4).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
《漢語大詞典》:在于(在於)
亦作“ 在于 ”。
(1).在。多表示处所、时间等。孟子·滕文公下:“子谓 薛居州 ,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长幼卑尊,皆 薛居州 也,王谁与为不善?”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报的妳妳得知,有 温嶠 在于门首。”
(2).取决于;决定于。表明事物的关键所在。 汉 晁错 《论贵粟疏》:“欲民务农,在於贵粟;贵粟之道,在於使民以粟为赏罚。”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成败之机,在於今日。”
(3).犹对;对于。表示所说的情况与后面的对象密切相关。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尚看 王生 抱此怀,在於 甫 也何由羡。”
(4).指出事物的本质内容或目的等。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於名实。”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天下所以畏宦官者,不能见天子也。故今日之患,在於朝廷之礼过尊。”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见“ 在於 ”。
《漢語大詞典》:未申
(1).未能展现,未能表明。宋书·鲁爽传:“方当束骸北闕,待戮司寇,懦节未申,伏心边表。”旧唐书·玄宗纪上:“逆贼 竇怀贞 等并以庸妄,权齿朝廷,毫髮之效未申,丘山之衅仍积。” 前蜀 杜光庭 《洋州令公生日拜章词》:“将坛相印,未申报国之劳;洁己澄心,每切修生之愿。”
(2).古代阴阳五行家以十二支定方位。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未申在西南方。《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鉤。”
《漢語大詞典》:声明(聲明)
(1).左传·桓公二年:“鍚鸞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原谓声音与光彩,后以喻声教文明。 南朝 齐 谢朓 《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文物共葳蕤,声明且葱蒨。” 五代 李宏皋 《溪州铜柱记》:“天人降止,备物在庭,方振声明,又当昭泰。”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伏愿蛮夷戎狄尽归神化之炉锤,礼乐文章益广声明之衣被。” 清 魏源 《白岳东岩》诗:“声明走百灵,结构黥幽谷。”
(2).犹言呈明。旧时以下对上之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客窜》:“因此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咸丰三年三月初五六七日》:“初六日,补具声明,呈请将正项银一千二百八十两先行付库兑收。”
(3).声张而明晓之。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至 琦善 身膺重寄,不能声明大义,拒絶要求,竟甘受其欺侮,已出情理之外。”
(4).公开说明或表态。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我声明,不要把我算在里面,你们房子卖不卖,我从来没有想过。”
(5).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等为公开表明对某些问题或事件的立场和主张而发表的正式文体。 吴晗 《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我们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 美国 政府的侮辱,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
(6).佛教语。五明之一。古 印度 的文法、声韵之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詁训字,詮目疏别。” 清 龚自珍 《〈蒙古像教志〉序》:“故撰《像教志》,专以推尊因明门中声明一门,而非讚嘆夫食肉衣黄,堕邪师见也。”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八讲:“对其他的学说,例如唯识、中观以及小乘各部的毗昙、因明、声明等等,他( 玄奘 )也勤加学习。”
《漢語大詞典》:明志
表明心志。 清 姚鼐 《〈礼笺〉序》:“夫其所服膺者,真见其善而后信也;其所疑者,必核之以尽其真也,岂非通人之用心、烈士之明志也哉!” 姜妙香 《追怀往事》:“抗 日 战争时期, 兰芳 先后隐居 香港 和 上海 ,息歌息舞,蓄髭明志。”
《漢語大詞典》:表微
(1).谓表明微细的事。《礼记·檀弓下》:“君子表微。” 郑玄 注:“表,犹明也。” 孔颖达 疏:“若失礼微细,唯君子乃能表明之。” 清 侯方域 《书练贞吉日记后》:“以此二謔语观之,是 鉅公 碑传之所不尽者,而赖以表微也。”
(2).谓阐扬衰微之学。汉书·礼乐志:“衰微之学,兴废在人。宜领属雅乐,以继絶表微。” 颜师古 注:“表,显也。”
《漢語大詞典》:宣明
(1).公开表明,毫无隐瞒。荀子·正论:“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 杨倞 注:“宣,露。辨,别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主以宣明,不以道胜而不招;臣务对敭,不以时艰而不进。”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蒋介石 先生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上宣称:‘应宣明中央对于共产党并无其他任何要求。’”
(2).明显,毫无遮蔽。《汉书·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日华燿以宣明。”
(3).谓使显明。 唐 李德裕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行右领军卫上将军马公神道碑铭》:“帝欲具饰车旗,宣明衣服。公於是典其僚寀,重立规模。”
(4).宣扬,显扬。汉书·元帝纪:“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后汉书·袁安传:“陛下奉承洪业,大开疆宇,大将军远师讨伐,席卷北庭,此诚宣明祖宗,崇立弘勛者也。” 宋 曾巩 《襄州谢到任表》:“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故令优佚,俯及孤蒙,敢不拊慰此民,宣明上德。”
(5).宫殿名。 西汉 时 宣明殿 在 长安 未央宫 东,见三辅黄图卷三。 东汉 时 洛阳 亦建有 宣明殿 。后汉书·桓郁传:“帝自制《五家要説章句》,令 郁 校定於 宣明殿 。” 李贤 注:“ 宣明殿 在 德阳殿 后。”
(6).里名。 梁章鉅 《文选旁证》卷十二引三辅黄图:“ 长安 閭里一百六十,室居櫛比,门巷脩直,有 宣明 、 建阳 、 昌阴 、 尚冠 、 脩成 、 黄棘 、 北焕 、 南平 等里。”
《漢語大詞典》:开诚(開誠)
推诚相待;表明诚意。 明 唐顺之 《与陈后冈参议书》:“ 李泌 、 陆贄 之徒,则其於道虽未醇,而本其天资之所暗合,亦往往开诚而不欺,恬淡而少欲。” 清 戴名世 《孑遗录》:“贼既去,自春徂夏不雨,民大饥。土寇四起,自称将军,掠良善。 张利民 开诚劝导之。”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布政使衔直隶按察使赠太常寺卿丁公墓表》:“公开诚示众,消释羣疑,扶良詰姦,远人宾顺,属郡无事。”
《漢語大詞典》:昭雪
(1).洗清冤屈。旧唐书·朱敬则传:“ 敬则 尚衔寃泉壤,未蒙昭雪。”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因 甘露 事, 王涯 等皆罹其祸,竟未昭雪。” 艾青 《在浪尖上》诗:“一切政策必须落实,一切冤案必须昭雪。”
(2).犹表明。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四:“知 承节 之文,乃兼取 谢承 诸史,非 蔚宗 一家之学,其补正 范 书,昭雪古贤心迹,非浅也。”
《漢語大詞典》:白心
(1).表明心愿。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明白其心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顾蒙幗面而不能白心,则神气恶浊,每感人而令之病。”
(2).纯洁的胸怀。 唐 张九龄 《酬宋使君见贻》诗:“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但愿白心在,终然湼不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