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手足  拼音:shǒu zú
1.手和脚。汉。王褒〈四子讲德论〉:「百姓征彸,无所措其手足。」《三国演义》第三○回:「袁绍收得乌巢败残军马归寨,见淳于琼耳鼻皆无,手足尽落。」
2.语本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手如足。」比喻同胞兄弟。《红楼梦》第六○回:「他们是手足,都是一样的主子,那里有你小看他的!」后亦泛指兄弟姊妹。如:「他们姊弟三人虽然各有自己的事业,但手足之间感情深厚,只要有困难,就互相帮助。」
3.党羽、爪牙。元。杨讷《西游记》第三折:「不争你一时气死,谁报你父母的冤仇,则就今日与你收拾盘缠,便索登程。只是一件,那厮在彼处十八年,广有手足。」
《國語辭典》:枝条(枝條)  拼音:zhī tiáo
1.树木的细小枝干。如:「枝条畅茂」。《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树本就好做屋柱,枝条大者,就好做梁,细者就好做椽,却不省了匠人工作。」
2.比喻学术支派。《隋书。卷七六。文学列传。潘徽》:「自世属坑焚,时移汉魏,叔孙通之硕解,高堂隆之博识,专门者雾集,制作者风驰,节文颇备,枝条互起。」
《國語辭典》:支分  拼音:zhī fēn
1.分割。《战国策。秦策三》:「秦乌能齐县衡韩魏,支分方城膏腴之地以薄郑?」唐。白居易〈花前感怀兼呈崔相公刘郎中〉诗:「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苦夜长。」
2.古代割裂肢体的一种酷刑。
3.处置、应付。《喻世明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尼姑支分完了,来陪夫人小姐前后行走,观看了一回,才回到轩中吃斋。」
4.支付、付钱。《西湖二集》卷一一:「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
5.分派差遣。明。汤显祖《南柯记》第二一出:「支分各色人,远远去迎接。」
《國語辭典》:支流  拼音:zhī liú
1.由主流分出来的小河流。如:「汉水是长江的支流。」也称为「支川」、「枝水」。
2.分支、支系。《齐书。卷三七。魏收传》:「往因中原丧乱,人士谱牒,遗逸略尽,是以具书其支流。」宋。朱熹〈大学章句序〉:「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馀裔。」
《國語辭典》:流别(流別)  拼音:liú bié
流派、支别。《陈书。卷一九。列传。马枢》:「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自是之后,不能辨其流别,但记书名而已。」《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列传三。魏源》:「源兀傲有大略,熟于朝章国故。论古今成败利病,学术流别,驰骋往复,四座皆屈。」
《漢語大詞典》:枝派
(1).分支;流派。晋书·桓温传:“况辰极既迴,众星斯仰,本源既运,枝派自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
(2).派生;衍变。 唐 白居易 《苏州南禅院〈白氏文集记〉》:“其间根源五常,枝派六义,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则多矣。” 宋 无名氏 《〈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经,枝派於百氏。”
(3).指支族,后裔。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 豆卢革 、 韦説 尝问之曰:‘ 汾阳王 本 太原 人,徙 华阴 ,公世家 鴈门 ,岂其枝派邪?’”
《漢語大詞典》:支别
分支;歧出。后汉书·冯鲂传:“ 冯魴 字 孝孙 , 南阳 湖阳 人也。其先 魏 之支别,食菜 冯城 ,因以氏焉。”《素问·五藏生成》“是以头痛巔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唐 王冰 注:“巨阳,膀胱脉。膀胱之脉者,起於目内眦,上额交巔上;其支别者,从巔至耳上角。” 清 章学诚 校雠通义·汉志诸子:“命物之名,其源实本於尔雅,后世经解家言辩名正物,盖亦名家之支别也。”
分類:分支歧出
《漢語大詞典》:别干(别幹)
分支。 晋 左思 《魏都赋》:“本枝别干,蕃屏皇家。勇若 任城 ,才若 东阿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陈政言事,既奏之异条;让爵谢恩,亦表之别干。”
分類:分支
《漢語大詞典》:演派
分支;分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今世全真道人所谓‘龙门法派’者,皆本之 邱长春 …… 邱长春 曾主其席,演派至今徧天下也。”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发端》:“兹学始盛於 欧洲 ,仅一百五十年以来,今则磅礴燁烁,如日中天,支流纵横,若水演派。”
分類:分支分流
《漢語大詞典》:傍支
分支。 徐迟 《祁连山下》二:“他总觉得这只是绘画艺术的一支傍支。”
分類:分支
《漢語大詞典》:支骈(支駢)
派生;分支。 清 恽敬 《〈大云山房二集〉序》:“道家、阴阳家支駢於,法家、名家疏源於春秋。”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一:“其后,及门更多支駢,互相矛盾。”
分類:派生分支
《漢語大詞典》:余裔(餘裔)
分支;末流。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餘裔。”
分類:分支末流
《國語辭典》:锦江(錦江)  拼音:jǐn jiāng
河川名:(1)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发源于郫县,为岷江的支流,东流至华阳县,与郫江会合。四川人以此水洗锦则颜色鲜明,故称为「锦江」。位于华阳城内的部分,也称为「内江」。(2)韩国的大河,发源于全罗北道东部的芦岭山脉,向北流至忠清北道西南部与报青川汇流,再向西南流入忠清南道,注入黄海,全长四○一公里。两岸农业发达,为韩国的宝库。
《國語辭典》:分流  拼音:fēn liú
1.支流、自本流分出之流。
2.分开而行。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汉。班固〈幽通赋〉:「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
《國語辭典》:派别(派別)  拼音:pài bié
1.江河的流派。晋。左思〈吴都赋〉:「百川派别,归海而会。」
2.宗教、政党、学术等人事团体内部实质或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系派或小团体。如:「这两个不同派别,长期以来都能和平相处。」